天天看点

巴菲特投资罗克福德银行,取得了好收益,头5年半分红就收回本金

1931年,一个名叫尤金·阿贝格的年轻人,以25万美元为起步资本,在伊利诺伊州的罗克福德创建了一家银行。

他将其命名为伊利诺伊国民银行信托公司,但很多当地人称之为罗克福德银行。它有40万美元的存款金额,从那时起,它再也没有从股东手里筹集过任何新增资本。

通过阿贝格一点一滴的打拼,到了1969年,这家银行的净资产达到了1700万美元,存款金额达到1亿美元,每年利润约200万美元,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回报。

巴菲特投资罗克福德银行,取得了好收益,头5年半分红就收回本金

如果以存款或总资产来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裁肯·蔡斯将这样的盈利情况描述为“近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顶级水平”。盈利数字是1亿美元存款的2%,或以1700万美元的股东资本取得盈利200万元(200万美元/1700万美元=11.8%),无论如何,以资产/负债回报率而言,该银行的回报相当高。

不仅如此,该银行的运营也很稳健,它的资本结构、流动性和放贷政策所承受的风险都很低,却取得了较高的回报率。

罗克福德银行很少从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拆借资金,并且它制定的政策是将流动性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意味着它有足够的在短时间内可以变现的储备资产,而不是将大量资产放在长期贷款项目上。此外,它还具有从市场中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能力。

罗克福德银行的放贷业务同样也是很谨慎保守的,所以它的贷款坏账明显低于同行。而且,它的存款中超过一半是定期存款,这样就具有了更大的客户黏性。但这样的低风险,也降低了利润水平,因为必须支付较高的利率给定期存款。

考虑到它在方方面面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这家银行所创造的如此之高的资本回报率令人惊叹。巴菲特将其归功于杰出的管理。

在巴菲特到来之前,拥有罗克福德银行25%股权的阿贝格已经与其他人就出售股权事宜进行过谈判。但那个前来谈判的潜在买家开始指手画脚,批评指责,并要求进行审计查账。这令阿贝格非常不快,于是他打算终止与这个家伙的交易。

这时,巴菲特出现了,他愿意出价,但他的出价比其他买家低100万美元。阿贝格已经厌倦了其他竞价者,他对股东施加压力,让他们接受巴菲特的出价,并威胁如若不然,他将辞职。

196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购买了罗克福德银行97.7%的股份。据一位消息灵通的观察者罗伯特·P.迈尔斯称,买价为1550万美元。如果这个数字准确的话,巴菲特为这个城市中最大的银行支付的价格仅仅为盈利的7倍,而这家银行持续地证明了自己可以取得高资本回报率。甚至,更不可思议的是,尤金·阿贝格的卖价低于账面价值(净资产值)。

巴菲特投资罗克福德银行,取得了好收益,头5年半分红就收回本金

巴菲特决定贷款1000万美元作为此项收购的部分资金来源,这非常罕见。他后来说:“在接下来的30年中,我们几乎没向银行借过一分钱。”

巴菲特喜欢留住优秀的管理层来运营他的公司。他早就注意到了阿贝格的杰出之处,他管理这家银行已达39年之久,他知道哪里能创造回报,以及如何为股东保持低风险。

尽管阿贝格已经71岁,巴菲特还是决定请他留任——这对于阿贝格而言也并不是难事,他也想继续工作。一旦留住了阿贝格,巴菲特就一如既往地采用了放权管理模式,让阿贝格独自管理企业的运营。

在完成这次收购之后的五年半时间里,这家银行支付给伯克希尔的分红达到了2000万美元之多,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初的收购价。此外,隐含在这家银行中的特许经营权价值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增加。

1971年,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税后利润达到了平均存款额的2%。阿贝格并没有停下来,他继续在加速提升效益,这个数字在1972年达到了2.2%。同时,这家银行还在快速扩张,到1972年它给客户提供的贷款增长了38%。接下来的一年又创下了另一项记录,平均存款规模上升到1.3亿美元,税后营业利润再次稳居行业高水平之列,相当于平均存款额的2.1%。

在1975年写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着重指出这家银行令人惊叹的低坏账率:“很难找到一个形容词去描述CEO尤金·阿贝格的杰出表现,在平均6500万美元的贷款金额中,净坏账仅有24000美元,或者说0.04%。”

甚至,这个已经非常优秀的指标在接下来的年度中变得更为优秀。1976年该银行的贷款坏账损失仅为发放贷款的0.02%,这个指标相比银行业平均比率而言简直是微乎其微。

虽然这期间的利润、存款(自1969年以来增加了6000万美元)和贷款增加了,但该银行的雇员人数却没有增加,依然保持在1969年收购时的水平。银行以同样的员工队伍积极向信托、旅游和数据处理方向进军。

巴菲特投资罗克福德银行,取得了好收益,头5年半分红就收回本金

到了1977年,该银行利润达到了360万美元,就资产回报率而言,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大多数大型银行3倍的水平。

这时,阿贝格已经80岁了,他问巴菲特能不能找个帮手。没多久,彼得·杰弗里出任银行总裁和CEO,他曾经是奥马哈美国国民银行的前总裁和CEO。随后,他们继续加足马力,到1978年,取得的业绩达到资产回报率2.1%,这对于公司股东而言,是税后净利润426万美元。

在为期十年的时间里,银行客户的定期存款增加到4倍、银行净利润增加到3倍、信托部门的利润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公司成本却被置于牢牢的控制之下。

巴菲特的这次投资案例让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1.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于优秀的企业。

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我们就会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种盈利能力会持续下去,那么,这家企业就值得以合理的价格购买。

2.更加锦上添花的是,如果你能以低价买到这样一家企业,你会得到一个十分满意的结果。

伊利诺伊银行在十年中,年度利润提升了150%,达到500万美元,使得该银行价值大约增值到4倍。

3.对于伟大的企业,你应该多买一些股权,最好大比例持有。

每当巴菲特发现类似的好公司,他都尽可能地多买股份,多多益善。

4.如果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在出售公司时,非常关心买主是谁,而不是只想以最高价出售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巴菲特明白,如果一个经理人关心的只是出售的高价,而不是买家的经营理念,将来二者磨合的代价会较大。

巴菲特得到的经理人,如尤金·阿贝格,或联合零售商店的本·罗斯纳,他们“会为伯克希尔尽心尽力地管理公司,就好像他们100%拥有这些公司一样。”这些优秀经理人的品质应该是“深植于性格之中”的。

5.那些坚持低成本、重视低风险、关注持续成长的银行,与那些复杂的银行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前景。

巴菲特投资罗克福德银行,取得了好收益,头5年半分红就收回本金

那些“复杂”的银行会参与各种复杂金融衍生品、市场借贷,具有投资银行家塑造的企业文化。

6.持续寻求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的经理人,是值得大力支持的。因为这些行动能持续加深、拓宽公司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