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对着手机屏幕不停哽咽,泪水夺眶而出。不是悲伤,也不是难过,只因为,在视频那头是失散十三年的母亲。男子多年前意外受伤失忆,忘记了故乡,寻不到父母。一人在外无依无靠的漂泊。
失忆男子漂泊十年
民警助寻亲人
2020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午,绍兴越城区公安分局城南派出所接处警大厅走进来一个特殊的人,表情迷茫又带着些许无奈,值班副所长蔡建忠很快注意到了他。
“我失忆了,我没有身份证,我想知道我是谁。”面对民警的问询。男子自称姓章,零八年来到绍兴打工,十多年前因为头部重伤记忆力减退,来到绍兴之前的记忆就像被封存一样,现存的记忆也只是在绍兴打工的经历。
“我只记得家乡有一条长河,我小时候放过羊......”在蔡建忠耐心地询问下,小章仅能回忆起一条模糊的线索,这给确定男子身份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在和小章的沟通中,蔡建忠还了解到,自零八年以来,小章为谋生,一直在绍兴打一些零工,但是没有身份的日子,总有些举步维艰。不敢交女朋友,晚上不敢出去,每逢佳节看到别人一家团聚,自己孤身一人就格外难过。
多年来,小章从未放弃寻找亲人故乡,去过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希望一些景象可以勾起自己的回忆,但最终都无功而返。“别急,我们派出所再帮你想想办法。”蔡建忠听闻到小章的处境,感同身受出声安慰。
民警巧思“突破口”
千难万难只等闲
“想要获得线索,还是得从他周围的人开始着手。”蔡建忠决定从走访中找“突破口”。根据小章提及过的几个工作过的地方,蔡建忠和社区民警“老傅”傅旺特一一走访调查,希望能找到知情人士。虽然大多数走访换来的答案都是“不知道”,但是蔡建忠和傅旺特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一次走访中,两人从小章邻居口中了解到,小章平常说话的口音应该是安徽地区的,细心的民警也发现,小章平常的生活习惯也与安徽地区的非常相似。得到这一重要线索,也就意味着搜索范围大大减小了。事不宜迟,蔡建忠立即向分局进行报告,与安徽区域的信息进行比对。几天后,终于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有消息了,这个人可能就是你。”根据信息比对结果,一个贾姓失踪男子进入了民警视线,蔡建忠第一时间通知了小章。“真的吗?那太好了!”小章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多年的寻亲梦终于有了希望。通知完小章这个消息后,蔡建忠又经过多方努力,联系上了小章老家当地派出所,又通过派出所获取了当地村部的联系方式,但是过程并不顺利。
“你好,我们这边是绍兴公安,你们这里十多年前是否有一个小伙子出去后就没回来过……”蔡建忠表明缘由,但是联系了几次都被对方误认为是诈骗电话挂断。蔡建忠不放弃,又打电话、又发短信,几经波折,终于联系上了可能是小章舅舅的贾某。
得知这个消失了十多年还尚在人间的外甥的消息时,贾某也惊喜交加。在沟通中蔡建忠了解到,小章是家中独子,小章的父亲很久前已经过世,现在家里只剩下小章母亲贾大妈一人。为了让这对十多年没见过面的母子能见上面,蔡建忠安排了一次“网上认亲”。
多年未见难相识
民警出招来相认
2021年1月21日,蔡建忠在小章期待的目光下打开了微信的视频通话,但是贾大妈的一句“不确定”浇了大伙一盆冷水。虽然两人没有当场相认,但是双方对找回亲人的渴望早已溢于言表。“都十多年了,人的相貌肯定也会有所改变,你妈妈不敢确定也情有可原。”看到小章有些失落,蔡建忠轻声安慰道。为了把这个“不确定”的问号抹去,蔡建忠最终决定帮助他们做一个亲子鉴定。考虑到对方不会操作“血卡”,蔡建忠便录制了教学视频,一步步在微信聊天过程中进行演示,直到对方学会如何采集血液样本。
1月24日,蔡建忠收到了从淮南寿县炎刘镇寄回的“血卡”,并第一时间送到市公安局进行鉴定。
很快,结果就出来了。“从鉴定结果上来看,她就是你的母亲。”听到蔡建忠宣读完鉴定结果,小章喜极而泣,眼泪止不住的流下“这么多年了,我终于知道我是谁了。”小章紧紧握着蔡建忠的手久久不肯放下,言语间充满了感激。
“能确定你的身份、找到你的亲人,我们也为你感到高兴。”蔡建忠给小章递去纸巾安慰小章。虽然母子离别十多年,光阴荏苒,但最终还是能重逢。这让蔡建忠也感动不已。“妈,我终于找到你了。”为了让小章的母亲也感受到这份喜悦,蔡建忠马上视频连线上了贾大妈。听完鉴定结果,贾大妈热泪盈眶。母子两在视频两头抹着眼泪,互诉衷肠。“儿子,你受苦了,回来和妈好好过日子。”听闻儿子讲述十多年的遭遇,贾大妈很是心疼。“过几天,我就回来,好好陪陪您。”小章答应母亲年前一定回家里过年,好好孝顺她老人家。
“阿姨,您放心,过几天我们就把你儿子送过来。”蔡建忠见到此情此景,也是五味杂陈,想着一定要在年前让这对母子团聚,好好过一个年。“小贾,以后我就叫你小贾了,后天我们早点出发。”在确认小章姓贾后,蔡建忠和小贾订好了出发的日子。听到民警叫自己“小贾”,小贾心头一震。看得出来,小贾为自己能够重获身份而感到高兴。
失散多年终相聚
民警助力母子重逢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沈亭亭、绍兴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