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雅玲 何植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其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为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治理要求,必须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滋养初心,淬炼品格,才能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落到实处。
把握红色基因内涵,弘扬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和力量源泉,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精神财富。回望历史,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在无数次困难和挑战面前,支撑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和灵魂的红色革命精神。
初心如一、使命必达是红色基因的信仰底色。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1921年,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船扬帆起航。此后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建立了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奇迹,书写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篇章。今天,中国共产党仍然矢志不渝,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继续前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率先控制了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在全球经济下行的2020年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惊叹的中国答卷。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红色基因的政治本色。扎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的命运面临悲惨黯淡的前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解放舍身赴死、顽强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是我们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
勇于拼搏、不断创新是红色基因的发展亮色。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是我国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自我革命和净化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勇往直前。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
汲取红色基因精神力量,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发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而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撬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支点,承载民生、凝聚民心。推进社区治理的创新发展,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红色基因为引领,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创新、奋斗和奉献的力量,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以“红船精神”开创社区治理新格局。“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当前,我国的城乡社区治理仍然存在社区治理参与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需以“红船精神”打破思维定式,推进社区治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一是要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中要牢牢把握政治引领这个核心,实现党群一条心。抓住组织引领这个关键,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立“善治”一班人,打造一支肯干事、能干事的基层人才队伍。二是要积极推进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变“管理”为“治理”,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及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充分调动各方群众参与共治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三是要不断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创新。在充分掌握每个区域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
以“延安精神”创新社区治理新举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服务。两者无论是价值追求还是内在逻辑,都具有一致性。将延安精神融入社区治理,就要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时刻装在心里,将造福人民作为最大的使命,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要着力构建以社区(街道)党支部为责任主体,以“全科网格”和规范化建设为基础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基层站所力量下沉网格,提升社区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以解决基层群众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部门和服务事务,提高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增强信息开放度和透明度,提高基层治理者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心系于民,服务于民。
以“长征精神”打造社区文化新高地。社区文化建设和创新是完善社区治理的灵魂工程。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以勇往直前的精、气、神来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思路和改革基层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聚焦时政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挖掘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身边故事,在群众中树立正面典型,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让群众在深入了解、深刻感知、深切体悟“四史”的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此外,还应当充分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创新方式方法,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元素和表达方式来增强社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提升文化育人的成效与质量。
(作者单位:陈雅玲,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何植民,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