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中国人,

对柿子有着独特的喜爱。

爱其颜色如火,

爱其形状朴拙,

爱其甘糯甜腻,

可观、可食、可佐以香茗。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载,

柿有七绝:

"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

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

六嘉实,七落叶肥滑,可以临书"。

圆融一灯笼,

长在房前,长在屋后,

长在无数个山山岭岭,

也长在了我们,

怀有期许的心上。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十月中旬,柿子便陆陆续续开始成熟,从秋色浓郁,一直熟到初冬。

万物都萧瑟枯萎时,总会在某个瞬间,或瞥见或闯入一片柿子林,连片的火红,让人想忽略都难。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通常这时候,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只留下条条枝干,像水墨画般苍劲有力,自由伸展。一个个柿子,像一盏盏灯笼一样,点缀着枝干,也点缀着秋冬的肃杀。

此时,若以天空为背景拍照,怎样布局都是美图,因为热闹欢腾的红,永远不过时。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难怪,就连老舍先生住在北京的四合院里时,也不忘种上两棵柿子树,还给院子取名“丹柿小院”,夏天一地浓阴,秋天满株黄柿。

“柿”音同“事”,承载着美好的祝愿,让人每次看见,总要在心里默念一句:柿柿如意。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甜有很多种,如蛋糕的香甜、甘蔗的纯甜、巧克力的浓甜、茶汤的回甜,每一种,都有特定的热爱人群。

可有一种甜,却俘获了全国男女老少的心——柿子的清甜。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从耄耋老者到咿呀学语的孩童,从中年男士到刚工作不久的姑娘,每到秋冬,都要想着买上几个柿子,和家人一起尝尝。

胖胖的柿子,捧在手里冰冰凉凉,吃之前,要先咬破,然后对着猛吸一口,汁水混着脆籽一股脑的进到嘴里,嚼两下,满嘴清甜。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读到陈忠实写吃柿子的滋味,“食时一手捏把儿,一手轻轻捏破薄皮儿,一撕一揭,那薄皮儿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现出鲜红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却不流,吞到口里,无丝无核儿,有一缕蜂蜜的香味儿。”

就像是一种秋冬交接的仪式一样,吃上一口柿子,心里就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如果说,鲜柿子是晚秋初冬的味道,那柿饼就实打实的,是只属于冬天的味道了。

假如有缘去东北,三九寒天,道路两边全都摆满了冬货,很是壮观,其中最显眼的,就要属柿饼了。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柿饼外面通常有一层白霜,是因果肉干燥时,水分蒸发而渗出的果糖凝结物,也叫柿霜。暗红的柿皮,染着一层白,像一抹红色踏雪而来,刹那间,惊艳了时光。

柿饼可观赏、可佐茶,毫不掩饰的清甜,与茶的回甜相映成趣,茶能解柿腻,柿能助茶香。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总要吃上一口柿子,心里才承认:冬天,真的来了

如此雅物,

是冬日最合时宜的茶点,

三五好友,围炉而坐,

半壶热茶,一碟柿饼。

没有比这更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