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

济南,别称泉城,山东省省会,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为古水名,又称大清河,一八五五年被黄河改道夺据,成为黄河下游河道,如今故鲜为人知。
历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又改为历下邑。西汉时,改为济南郡,从此“济南”这个名字见诸史册。西汉文帝时又将济南改郡为国。
南北朝时期及以后的隋唐时期,又将济南改称齐州或齐郡。但从北宋开始,又设济南府,随后的南宋、元、明、清各朝历代均没有大的改变。
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省府,大约可以追溯到清初。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将济南府改为济南道,但这次改称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1928年,张学良将军率部在东北改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遂于1929年,将济南道改为济南市,现代意义上的济南市正式形成。
2.云门山劈山
久以前,有一个神话传说,玉皇大帝和杨二郎的母亲是同胞兄妹,因杨二郎的母亲不守天规,生下独生子杨戬,被玉皇大帝压在仰面大佛山底下,受尽苦难。
杨二郎长大成人以后,听说此事后向玉皇大帝要母亲,玉皇大帝说:“你娘犯了天规,被压在仰面大佛山底下,受到惩罚是应该的;但是,你是个孝子,寻母也是应该的,你若能把两座大山搬走,就能救出你母亲。”杨二郎为了救母,想尽办法,用一根长长的扁担,一头挑着云门山,一头挑着仰面大佛山,向前行走,途中突然间听到“嘭”的一声巨响,就在仰面大佛山的山顶端,豁开一道十几米深的劈缝,两山“扑通”一声落在青州地面,这就是云门山和劈山。
劈山也叫仰面大佛山。扁担寨蹦到地上,取名为寨子村。
3.鞭指巷
传说清乾隆皇帝某年一黄道吉日,驾临济南,济南城黄土铺地,闲杂人等一律回避。他高跨御马,旗锣伞扇,文武官员前呼后拥。他游了趵突泉,看了西门城外水景。
进得西门,看到城门内一片繁荣景象,心里非常高兴。骑马来到鞭子巷南口停住,见巷子里挤满卖马鞭、牛鞭等车马挽具的店铺,便马鞭一指,问身后随行的大臣刘墉,这街巷何名,刘墉聪明灵敏,以书法和善断公案闻名。听到皇帝问话,灵机一动答到:“禀报万岁,这街正如御鞭所指,实为恩幸,可名之为鞭指巷”。
皇帝大悦,为此奖赏刘墉。那些见风使舵的济南高官,巡抚、布政使即传谕济南知府和历城知县:“皇帝恩允赐街名,乃千古未有之幸事,实乃济南全城之恩荣,速即改称”。
从此鞭指巷的名字就在济南叫开了。
4.大明湖
传说很久以前,济南北城曾是陆地,只是河沟叉子多些罢了。城北有个大明寺,住持是个贪淫好色之徒,在庙内设有陷井机关,坑骗糟蹋妇女,庙内常发生烧香妇女失踪的事。勾结官府无人敢招惹。
济南东南山区有个姓程的人家,一个老妈妈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儿子程玉和忠厚老实,女儿程玉莲模样俊美心地善良。老妈妈忽得重病,卧床不起,一连三个多月。兄妹俩为求母病愈,到大明寺求神许愿。
大明寺的和尚趁二人闭目祈祷之机,将玉莲陷入地下密室。程玉和祈祷完毕,睁眼不见了妹妹,和尚却佯说玉莲已走,将玉和推出寺外。玉和回到家中,老妈妈听说玉莲丢失,又急又气就咽了气。玉和又跑到大明寺去找妹妹,和尚不让进门,玉和就去衙门告状。衙门的人听说是告大明寺,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推了出来,急得玉和在大明寺外哭喊着,渐渐昏了过去。
玉和的哭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耳中,玉皇大帝问下界出了什么冤枉事,千里眼向下一看,忙向玉帝禀明此事,玉皇大怒,命真武水神下界惩戒恶人。真武大帝得令,就会同雷公、电母、雨师、风婆下了界。
大明寺的和尚在密室里,正在用尽办法逼迫玉莲,忽见电光一闪,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把恶和尚劈死在地,这时天昏地暗,雨暴风狂,整个大明寺陷进了地底,大水从地下漫了过来,大半个北城变成了一个湖。
玉莲被雷震昏,当她苏醒时,身子已在北岸,见到哥哥也在身边。她叫醒哥哥,两人悲喜地诉说着经过,当她听说妈妈为她丢失而着急死去时,痛苦极了。她痴呆呆地站了半天,纵身跳进湖水里,湖中长出了一朵白莲花。
这个湖就是现在的大明湖,而玉莲则变成了大明湖里的白莲花。
5.大明湖里蛙不鸣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济南,就住在大明湖边的巡抚衙门里。晚上,大明湖的青蛙聒噪盈耳,吵得这位万岁爷睡不着觉。
于是他便把随侍的大臣刘墉(即刘罗锅)叫来,让刘墉传他的圣旨,不准大明湖的青蛙再叫了。刘墉只得遵命,来到高高的北极阁上,大声向着湖中的青蛙宣布了乾隆皇帝的圣旨。毕竟皇帝是金口玉牙,连青蛙也不敢违旨。
从此,大明湖的青蛙就再也不叫了。
6.马跑泉
据说北宁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得此名。相传,关胜是梁山的农民起义将领,是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人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力抗金。
一次激战中,败走麦城,口渴无水,十分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7.龙洞山
传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历山脚下是一片汪洋。水底有条恶龙作怪,禹将济、泺二水疏通,洪水排尽,孽龙无处藏身,跃身向东窜去。
大禹紧追不舍,恶龙钻进城东山上的石洞,禹上前擒捉,那龙长啸一声,破山而出。大禹追至山涧(即今日回龙洞,在浆水泉风景区),终于制服孽龙。那龙穿越时出现的洞,后人便称为龙洞。
那座山也因此得名龙洞山,又叫禹登山。山下那条幽深的涧沟,被称为“藏龙涧”。
8.历山铁锁
历山,今又称千佛山。传说很久以前,山上有把古铁锁,粗如人臂,绕其峰两周。为什么呢?
原来历山原本是一座海上仙山,在山上居住的仙人生性好动,总是带着这山东游西逛,惹得海神大为不悦,暗用铁锁将山锁住。谁料一日铁锁被挣断,那座山便飞落此处,但一把断锁却依然系于峰上。
9.金牛山
古时候,济南华山脚下有个给财主放牛的苦孩子。财主心黑,每天只给孩子带一个饼子去放牛。这天,苦孩子正想吃饭,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向他要饼子吃。孩子见老人可怜,就把饼子全给了老人,自己却忍饥挨饿。
老人要报答小孩,便把他领进一座山洞中,只见一头金牛拉着金磨在轧金豆子,老人捧了一把金豆子给孩子。这事被财主知道后,便拿着袋子去山洞装金豆,还想把金牛和金磨弄回家。不料,金牛怒吼一声跑出山洞,洞口坍塌,财主葬身洞中。
那牛跑至泺水边饮水,鸡叫了,金牛化成山,人称金牛山。华山脚下有个山洞,那就是传说中的金牛洞。
10.趵突泉
很久以前,济南城里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天天手不离斧砍柴,仍养活不了年迈的双亲。双亲突然得了重病,没钱请医生,鲍全只好眼看着父母相继去世。
从此他向一和尚学医,几年中救活了许多老百姓。那时济南没有泉水,遇上旱年,连煎药的水也没有,鲍全每天早起去担水,为那些买不起水的穷人煎药。一天,鲍全在担水的路上救了一位老者,并拜这位长者为干爹。干爹看鲍全一天到晚为穷人治病,忙得连饭也没空吃,就说:“泰山上有个黑龙潭,潭里的水,专治瘟疫,你要能挑一担潭水回来,每个病人只要滴到鼻里一滴,就能消除百病。”鲍全拿着干爹给的拐杖,历尽艰辛,来到泰山黑龙潭,却发现这里原来是龙宫,干爹是龙王的哥哥。
鲍全挑了一件龙王的礼物白玉壶,里面的水永远也喝不完。鲍全回到泉城后,为很多病人治好了病,州官听说后派人来抢夺,鲍全把壶埋在了院子里。公差在院中挖到了白玉壶,却怎么也搬不动,他们一起用力,只听“咕咚”一声,突然从平地下“呼”地窜出一股大水,溅起的水花撒满全城,水珠落在哪里,哪里便出现一眼泉水,从此济南变成了有名的泉城。
人们为了纪念鲍全,把这泉叫宝泉,年深日久,人们根据泉水咕嘟咕嘟向外冒的样子,又把它叫成“趵突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