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年,我获得很多荣誉,“云南中烟优秀党员”、“红塔集团劳动模范”、“楚雄卷烟厂十佳班组长”、“制造力之星”等等,它们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我的责任。
自1993年,我来到楚雄卷烟厂工作,我就暗暗地下了决心——当好楚雄卷烟厂复烤车间设备的“华佗”。
28年来,我每天和设备摸滚爬打,不仅摸清了各种机器的“脾气秉性”,而且还能熟练地驾驭它们。
大家都说我是复烤车间最难找的人。为什么大家都在找我?因为大家觉得找到我,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这得从我的工作经历说起,进场以来,我先后干过修理工、生产作业长、机修作业长,无论是生产、工艺、质量、设备、安全等方方面面,我都了如指掌;设备上的每一颗螺栓、每一个参数我都如数家珍。
可我又是那个最难找的人,因为我总是不在工位上,不是在车间看设备,就是在调整设备,如果都不是,那就是在巡查设备的路上;我经常出入车间那些噪音大、粉尘大的地方,位置都比较偏,并且电话听不见响。
大家还说我拼得苦得。记得2016年3月的一个晚上,我组织9个修理工对喂料机断轴进行抢修,维修工作从晚上8点一直持续到次日清晨6点。我让9个修理工回家休息,因为担心新轴受力不平衡,去食堂吃了早餐后,我就返回车间,继续观察喂料机的工作状态,从6:40过料到10点,经过3个批次的生产,轴运行得很平稳,我才放下心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为了抢修我已经连续27个小时没合眼,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累,看着连续稳定运转的喂料机,心是安的。
27个小时之间,我从对喂料机是否能坚持到生产结束的担心,到维修是否能如期完成的焦虑,到维修过程中的争分夺秒,再到维修后的牵挂和设备运行顺畅后的喜悦。所有的努力和坚持,只为了最后突破困难的酣畅淋漓。
在我们楚雄卷烟厂,有很多这样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都在拼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正是有了众多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党员模范感染着我,让我更有干劲。正是有了众多这样不计得失战斗在一线的党员先锋,才推动着企业向前远航。
统筹:谭晶纯
云报全媒体记者:党晓培 浦美玲 贾云巍 整理
普建彬 陈飞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