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运动改变大脑?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策略

作者:FITCAN动能

现代小学生体能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一些娱乐文化的出现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兴起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时也让青少年忽略了身体素质的锻炼。

久坐时间拉长缺乏运动容易产生压抑情绪,导致整个的身体素质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因此小学体育课堂在这个大背景下就要扮演更多和更重的角色。

就在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

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现如今国家也在强制要求大力发展。

久坐不动的现代生活方式破坏了我们的本性,而且成为我们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我们的文化把思想和肉体一分为二,而我却想把他们重新联系在一起。 ——《运动改造大脑》

一本风靡全球的革命性读物《运动改造大脑》也提到运动不只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让你更聪明、更快乐、更幸福!运动能刺激脑干,提供能量、热情和动机,还能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既定的自我概念,稳定情绪,增进学习力。

这是源自哈佛医学院超过20年的潜心研究,透过美国高中的体育改革计划、真实的案例与亲身经历、上百项科学研究证实。

运动改变大脑?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

书中案例研究表明:运动给身体提供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2007年,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除了学生变得更聪明、成绩更好之外,学生们还在体育课上收获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具备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风险能力,可见运动的重要性。

那在学校又如何开展培养这些习惯呢?

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策略

(一)以兴趣为主,加强引导

体育课堂上要讲究兴趣而不能按教材照办,训练项目多样而不能单一,比如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等,这样小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项目进行锻炼,以这种兴趣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在体能训练中感到更多的快乐这样体能训练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二)营造良好的体能训练氛围

体能训练不同于其他的体育课,体能训练讲究更多的技巧相比其他的体育课来讲也比较枯燥,因此很多学生对体能训练课兴趣是比较低的.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体能训练氛围,呈现出一种快乐和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体能训练课。

(三)构建游戏性课堂

在进行体能训练课堂时一定要注意运用游戏带入感,利用小学生本身爱玩特点将体能训练变成一堂游戏课能够帮助学生接受体能训练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相应的体能知识。

对于—些学生从小体弱,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能教学中要进行更多的指导,要给与特别的关照,单独找出适合这些学生所做的游戏,并告诉学生在课下应如何提高自身的体能。

将体能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体育课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此体育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需进行改进,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而且对激发小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和热情有积极作用。

(二)体能训练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能训练一方面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具备多运动的意识、另一方面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般不能够进行较洲烈地动。体育教师在这个讨程中应该对他们更多的鼓励,同时让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帮助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形成互相帮助和互助互爱的环境,有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将体能训练拓展于课外生活领域

体能训练不仅仅体现在体育课堂当中,体育教师可以教一些比较适合体能训练的运动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外活动中更好地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体能训练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条件。

体育运动

随着计算机对青少年最响的不断增加,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认识到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逐渐的下降,因此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学校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也更加重视体能训练,通过—系列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汤如才 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

【2】王华.在游戏的愉悦中增强体魄—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游戏化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13.(33),(作者简介∶马麟,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