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平在家休养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将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因此,造血干细胞又被称为“生命的种子”。近日,国网安岳县供电公司职工张建平就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千里之外的一名白血病患者。
配对成功能救人,他自认“很幸运”
10月29日,记者在张建平家中见到了他。对于前段时间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他显得很平淡。“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好比去献了一次血而已,我觉得这个事情再普通不过了,真的。”
张建平回忆,2019年12月,他在医院体检时无意中看见了一则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公益广告,出于善心,他主动加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1年6月24日晚上,张建平第一次接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广西的白血病患者配成功,并询问他否愿意进行捐献?对此,张建平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他说,当时只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这么多人中被选中,有机会救人。
对此,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刘英也表示,“这种匹配的概率是几百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概率还是很小的。”
据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捐献造血干细胞已经和普通的献血没有太大差别,并不会产生疼痛。为了让家人放心,张建平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后,他的家人也都放下心来,并表示支持。
“他无论做什么,只要是对的,我都支持他。”妻子赵欢欢告诉记者,匹配成功给了对方希望,同时也能挽救一个家庭,她愿意支持丈夫的决定。
每天坚持锻炼,只为提供最好的造血干细胞
在准备捐献的近4个月里,张建平的生活变得非常自律,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并通过跑步、打篮球等方式加强锻炼,希望为患者捐献最富活力、最健康的造血干细胞。
由于是第一次捐献,他的内心其实也很害怕,不知道采集期间会有什么困难或疼痛。
2021年10月21日,就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头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受捐者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在这个萧瑟的季节,我躺在病榻上,丝毫没感觉到秋的落寞,心中却看到了春的希望。因为有您,生命之光重新照进我的至暗生活。”“是您为我捐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大爱善举,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使我坚信人间有温情,更给我平添了战胜病魔的坚定信心和无穷力量。”
受捐者的文字给了张建平力量,也彻底消除了他内心的恐惧。
被捐赠患者寄来的感谢信
2021年10月22日上午,张建平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一袋凝聚着爱和期待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第一时间送往广西某医院为患者开展治疗。
张建平说,从此这世上就多了一个和他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虽然两人素不相识,甚至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真心希望这位千里之外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坚强地活下去。
张建平在省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按照义捐相关规定,张建平还可以继续在家休养一周,但闲不下来的他已经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而他的故事也在单位传开,激励着更多人为有困难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他的精神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国网安岳县供电公司职工杨兵说,在张建平的身上,他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全媒体记者 陈维 于一波
责任编辑:刘梦娜
审核:王斌
【来源:资阳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