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甘露之变·

作者:热爱历史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七篇 隋唐五代

第十七章 甘露之变

唐朝后期,政权已经岌岌可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宦官专政,甚至废立皇帝,终于爆发了唐朝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

宦官(网络配图)

《宦官专权》

有个叫王守澄的宦官因为拥立唐穆桂宗有功,独断专行。穆宗病死后,他的儿子敬宗只做了一年皇帝就被宦官了,王守澄等人又迎立李昂为帝,即唐文宗。

文宗继位后,王守澄因拥戴有功,由枢密使升为骠骑大军。表面上,文宗对宦官加以恩宠,但内心却非常恨他们。别是看到宦官权力大到可以随意杀戮、拥立皇帝,文宗觉得无可忍。

831年,文宗与宰相宋申锡密谋,想除掉这些威胁朝廷宦官。谁知这样天大的秘密,竟然被人泄露了,宋申锡因此贬,计划也失败了。但文宗不甘心,仍在悄悄地物色能帮自除去宦官的人。两年后,文宗患病,说不出话来。王守澄推手下的官员郑注给文宗看病。文宗服了郑注的药,很见效,于是郑注得到了文宗的宠信。

文宗向来憎恨宦官,但经过上一次的失败,他又不敢向朝中大臣明说这件事。郑注深知文宗的心思,常秘密地为文宗献计。

有个叫李训的人,原是个很不得志的小官,听说朋友郑注受到皇上重用,就投靠了郑注。而郑注这时正想找个好帮手,他就请王守澄把李训推荐给文宗。文宗见李训仪表堂堂,有勇有谋,对他越来越信任,后来提升他做了宰相。

过了一段日子,文宗觉得时机成熟,就把要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诉给李训和郑注。

李训和郑注也早有打算,他们决定采取分化瓦解、以毒攻毒的方法除掉宦官。当初拥戴文宗的宦官中,除了王守澄,还有一个叫仇士良的人。仇士良一直受王守澄的压制,没能做上大官。李训任命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试图分掉王守澄的部分权力,也让王守澄和仇士良关系紧张起来。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

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网络配图)

《计谋失败》

没有兵权的王守澄就容易摆布多了,唐文宗用一杯毒就把这个眼中钉给解决了。王守澄死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士良。

李训原来和郑注约定,在王守澄下葬时,由文宗下令,官中尉以下的全去送葬,到时候由郑注率兵将这些宦官全部杀。可是李训求胜心切,又想独占剪除宦官的功劳,因此决提前采取行动。

这天,文宗在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次站定后,禁卫将军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面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树昨天夜里降了甘露。在古代,天降甘露被认为是祥和的好头。李训带领百官向文宗祝贺,并请文宗亲自到禁卫军的后去观看。

文宗命令宰相李训先去察看。李训装模作样到院子里去了一转回来说:“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皇派人复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带领宦官去观看。仇士良等人来到卫军大厅,却见韩约神色紧张,态度反常,心中很是疑惑。偏这时天公不作美,正巧刮来一阵风,吹动了厅内的帷幕,士良发现幕布后站着不少手拿兵器的士兵。

仇士良大吃一惊,连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里。李训看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卫士赶上去诛杀仇士良。哪知仇士良和宦官们已经把文宗抢在手里,把他拉进软轿,抬起就走。

李训赶上去,拉住文宗的轿子不放,一个宦官抢前一步,把李训打倒在地。仇士良乘机扶着文宗的软轿,进内宫去了。

预谋难以成功,李训只好换上便衣逃走,但最后还是被抓住杀了。事后,郑注也没能逃脱仇士良的魔掌,被秘密杀死。这个失败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作“甘露之变”。这样,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失败了。之后,唐文宗的日子更不好过了,5年后就得病死去。仇士良拥立文宗的兄弟李炎继位,就是唐武宗,这时的唐朝已走向没落。

《历史档案馆》

唐代法门寺地宫

甘露之变·

法门寺地宫(网络配图)

1987年4月,法门寺明代砖塔倒塌,在清理残塔塔基时,发现了距离地表约1米的唐代塔下地宫。法门寺地宫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塔下地宫。唐代多次迎送的4枚佛指舍利和皇室为供奉舍利而敬献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琉璃器、珠玉珍宝、漆木器、石刻、杂器、货币和大批相互叠压的丝织品都原封不动地置于地宫。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的佛指舍利是以重重密套的金、银、水晶、玉石、珠宝和檀香木等贵重材料制成的宝函盛置,可见唐朝皇室对佛祖的极度尊崇和对舍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