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中乡美文化</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6月5日</h1>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看海(散文)

文/王德明

看海去。想想,就很欢喜。

我的老家在小兴安岭的边缘,无海,无江,甚至连个湖也没有。涝年景,在村子南头的草甸子上积下点儿水,形成一个小泡子,不及人腰深。一旱天,泡子皆无,只剩下裸露的贝壳。我常常拿着筛子到水泡子去捞鱼,小泥鳅养起来很好玩。

海,第一次给我的印象是恐惧。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上小学时,学了一篇课文。一艘巴拿马的货轮在海上遇难,向一艘美国货轮求救,詹姆斯船长不予理睬,是中国轮船伸出了援手。事后,一个索马里船员向中国人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海,险些吞噬掉船员们的生命,这是我的第一感觉。但真正产生敬畏的,是因为村里的一个青年人,到一个叫乌裕尔河的地方拉沙子,在河里游泳时溺水,让我知道了水的可怕。

那一年,我上中学。学习了一篇课文叫《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篇散文诗。他描述的大海是“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参加工作后来到大连,我第一个行动就是去看海。然而,却是一个平静的世界,蓝得让人陶醉。波浪冲击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绽开了万朵浪花,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忽隐忽现,仿佛蔚蓝天空中的美丽焰火。

海滨漫步,平静,蔚蓝,辽阔,不仅仅是大海,还有漫步者的心。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无数愿意用双手创造财富的人一头扎进神秘莫测的“商海”,市场经济飞速发展。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已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已超过13亿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如期回归,林清玄《海上的消息》,总让人想起海的那面。

爱大海,从女儿远行读书开始。

澳洲和中国没有大陆相连,中间隔着一片大海。我第一次去看女儿,看着飞行图知道,自己正在大海之上。从飞机上向下看,穿行白云犹如大海。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后,见到女儿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海是连接我和女儿的一个载体,见到了大海就离女儿很近了,从此爱上大海并乐于海滨漫步,特别是看到飞机落在四周都是海的跑道上时,顿生惬意。

老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020年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但它却让澳洲政府给了我两年的签证,让我能在这里陪伴女儿。我是一个俗人,本来所求不多,凭海临风,这样一场平凡的相守和温暖,足矣。只要天气好,每天我都到海边漫步。就像母亲说的那样,牵着女儿的手,吹着淡淡的风,望着天际线上的点点白帆,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毕业后,我去大连。母亲大哭,从来没有见过海的母亲说,她爱大海。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审阅:韩田梅

简评:由恐惧大海到爱大海的情感变化中窥见作者的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散文形散神聚。

终审:严景新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作者简介:王德明,黑龙江省人。热爱生活,喜欢阅读,勤于思考,偶有感悟于笔端,常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散文「看海」/《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二季度有奖征文作品中乡美文化6月5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