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起来,听到窗外一阵阵低闷的滚雷之声,缓步临窗眺望秋雨已淅淅沥沥地下着,看着随风洒落的梧叶,觉得有一种逝去繁华的沉静。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轩窗之下禅乐音里我反复吟咏,在叶落梧桐里品味孤独、品味孤独…
本来还想晨起出去周边走一走看一看,只耐风雨阻隔看来今日只能蜗居休息了,不过也好,“山一程水一程”已觉有些倦怠。“安心须先安身”,坐下来煮一壶清水喝一杯清茶听一曲清音,不妨慢下来坐下来息息心,让丢失的灵魂跟上来。
北方的秋天也许最像秋天,或者也许秋天就是说的北方的秋天。北方的秋天放眼望来,是金黄的也是光秃的,是万紫千红的也是萧瑟摇落的,是风情万种的也是肃杀苍然的,是慷慨悲歌的也是敛然兀坐的,是觥筹交错的也是寂寞无味的……北方的秋天是如此地像大自然赋予的秋天一样,变幻多姿又如此地沉雄安然……
风,凉凉的略微有些冷裹着秋雨湿湿的味道,丝丝品来,有说不尽的滋味,恰好、尚好!望着窗外雨中,偶尔不舍地辞别树桠飘落的一片、一片、又一片梧叶,一句“一声梧叶一声秋”的秋之情愫似乎一下子融化了全身的血脉,难以自己。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反复吟咏,喟然而叹:“前人不知道为何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写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如此地扣人心弦激起涟漪,不似惊涛骇浪却久久使人难以平静?使人不得不随着羁縻旅途者的一咏一叹一俯一仰而一上一下一远一近地漂浮着,同喜共悲。”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全曲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情感却一笔一划真挚动人。徐再思,字德可,元代散曲作家,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已不可考,曾任嘉兴路吏,也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小吏。清·褚人获《坚瓠集·丁集》说他“旅寄江湖,十年不归”,也就是说他居无定所漂泊无定,多年不曾回到故土,思来使人不禁感慨。不过世间的事好亦坏坏亦好,如果徐再思一生春风得意顺风顺水,恐怕也难有如此感触笔触写出如此既愁结麻缠又旷远舒达既百转千回洗练不染的绝妙好辞了。
徐再思这首散曲的妙就妙在善用数字入词,而且用的恰到好处妙不可言,仅就开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三句而言,仅就我的文学修养而言,不过会写“天冷了,刮风了,叶落了”哪里会“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如此缠绵回环欲罢不能呢?一咏三叹一波三折错落和谐实在耐人寻味意又难尽。秋雨绵绵,桐叶声声,雨打芭蕉,愁滴心头,羁旅路遥,思乡情长,无限惆怅,无限感慨,仅此一声、一点、三更将道不尽的秋风秋雨长路漫漫愁丝恨缕一言道尽又丝丝绵绵。
有一次休息,好友见我在看书,随口问我:“老炎,你孤独吗?”我沉默了好久,轻轻地答道:“孤独……”
虚空之间,除了虚空,万事万物都是孤独的,星球是一个一个的、尘埃是一粒一粒的、水是一滴一滴的、树木是一棵一棵的、路是一条一条的、人是一生一生……,都是单着的,都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