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的跑步随笔集。若干年前,马拉松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时尚,这本书风靡一时,我也是在那个时间段读过。最近,被青联的跑友再次推荐了这本书,翻看之后,突然就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熟悉村上的人,似乎更了解《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海边的卡夫卡》《1Q84》等作品给人带来的那种淡漠平静和无可莫名的忧伤。正如有评论说,村上的小说,是寂寞的人写给寂寞的人看的。《跑步》作为一本随笔,没了这样的情绪,但文字依然一贯地干净,从不拖泥带水,还有足够的幽默,总能不动声色地击中你。

据村上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能这么高产的写作,都要拜长跑的训练所赐。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到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每天至少10公里地一直在奔跑。2005年夏天,村上在夏威夷的考爱岛租了间公寓,趁着早晨凉快的天气,写下了关于跑步的文章,他要为他这个坚持了23年的运动,留下记录。2009年,书正式出版,细腻的笔触、纪实的方式记录了村上跑步的心理活动以及如何把对跑步的态度延伸到对人生的思考。因为真实和共情,读起来顺畅轻松,像是与一位老朋友在某个初夏的清晨,面对面地聊了很久。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惟有读书和跑步不可辜负。那今天,就让我们以这本书为媒介,谈一谈跑步吧。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人为什么要跑步?就像一百个人心目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想,虽然开始跑步的动机五花八门,但跑步带给人的好处却是大致相同的。

跑步让我更健康、更快乐、更自信。1981年,村上决定放弃店铺生意,成为一个全职小说家。伊始,他每天抽60支烟以维持体力,结果全身烟味、手指熏黄、身体长肉。村上在书中说,促使他跑步的,是每天6小时伏案工作后的健康和精力每况愈下,冀望通过跑步来保持体重、唤醒身体。我跑步始于2013年。那时的我在井冈山“创业”,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环境,加上“创业”之初无法言说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使我怀疑自己多多少少有了点轻度抑郁,身材也因为水土不服极度地变形。在听说了很多牛人跑步的事迹后,我也开始了龟速般的慢跑。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清澈如水的月光下,从绕操场三、四圈到可以跑十几圈,不仅体重降下来了、身材紧致了,而且多巴胺分泌多了、人的情绪也明显变好了。在一次次地突破自我的运动中,人会变得享受挑战,热爱生活。

跑步让我懂得制定目标对于人生的意义。相信每一个刚刚跑步的人,都曾在心里恶狠狠地想,我跑完x公里坚决不跑了!但每次完成了出门前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后那种快乐也是跑步带给人的巨大满足。对于人生也是如此,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不管结果如何,努力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村上在书中也记录了自己在跑步时的心态: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过,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远为满意。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地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

跑步让我知道敬畏。村上说,在跑超级马拉松时,哪怕已经很累很累了,也不愿边走边休息,时刻提醒自己,马拉松是跑的比赛,而不是走的比赛,假若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比赛就难上加难了。这是敬畏规则。他还写道,即便练习量有所下降,也不可中断练习两天以上,这是积累奔跑量时的基本规则。肌肉很像记忆力良好的动物,只要注意分阶段地增加负荷量,它就能自然地适应与承受。肯花时间,循序渐进,它就毫无怨言,只会偶尔苦着脸,顽强而顺从地不断提升强韧度。我们的肌肉非常循规蹈矩。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手续,它就无怨无恨。这是敬畏科学。巴菲特说过一句话:“要想夺得马拉松赛的第一名,首先你要做到的是,坚持跑完全程”。我们必须学会让自己不受伤、跑得更长久,而不是逞一时之能。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科学、敬畏自己的身体,就像人生,勇于向前并懂得适时停留。

跑步让我对坚持、自律这些特质理解得更加深刻。村上引用了毛姆的一句话:“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跑步》一书就是为了抒发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是当你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油然而生。”跑步还倒逼你更高效的安排时间。我们经常听有的人说,我很想运动但是苦于没有时间啊!其实我们想,一个人坚持每周足够的频率跑步,要么养成早起习惯,要么拒绝不必要的应酬,要么做好碎片化的时间管理。时间像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坚持、不放弃的态度,必然也会帮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跑步让我学会与痛苦相处、与自己和解。“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村上说,每当长跑时,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积极地选择磨难,就是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伤痛、腿像灌了铅,每个人跑步都会遇到这些痛苦,当你认识到这是跑步必经的一个过程时,就会不再和自己较劲,不迷失于比赛,不强求于配速、距离。村上在书中还讲了一件事:他本人属于易胖体质,而妻子却恰恰相反,怎么吃都不会变胖。他抱怨道:上帝真是不公平呀,有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需努力便唾手可得。后来才恍然大悟地想到倘若不是这样的话,他也不会选择数十年如一日的跑步,从而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了提升。什么是真正的公平?目光终究要看远一些。总有一天,“不公平”也许会悄悄转化为“公平”。

跑步沿途所遇到的风景、人和事,都是满满的收获,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很多人说,跑步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也有人说,跑步就是为了学会和自己和孤独相处。这些话我无比认可,但看到《跑步》中描述的一段,我也忍不住会心一笑。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村上在东京每天早晨健身跑时,常常与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交臂而过。一连几年如此,自然而然地就熟识了,相遇时便互相微笑致意,然而因为腼腆,始终不曾交谈过,连对方的名字也一无所知。但他说:“不过每天早上和她相遇,却是当时的我小小的喜悦之一。连这么一点小小的喜悦都没有,要每天坚持跑下来,可不容易。”相信每一个跑者都会经历突如其来的厌跑期、倦怠期,激励和陪伴对一个初跑者是否选择坚持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全国青联换届之后我们对全国青联委员开展了全员培训,第一个培训班选在了浙江嘉兴。报到后的第一天,我和往常出差时一样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出门路跑,电梯里居然就碰到了陈尚云、徐瑞泽、马铁民、叶烽、叶培隆等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随后,均达、洪涛、少华、迎春、李波等省级青联主席和一些省的青联秘书长的加入带动了更多委员。从此,跑团从嘉兴7人初始团队不断扩容,发展到目前的120多人。跑步作为一个交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委员以“跑”会友,互相鼓励,共同成长。对于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来说,委员们的情况也从原来纸面上没有温度的经历、荣誉、特长变得更加丰富、立体、鲜活,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搭建更多的平台发挥委员们的作用,从而让组织发挥更大的效能。

我看到了国家需要时的担当。全青跑团日常交流的工具是微信群,每人跑完了打卡、记录、接龙。有的委员一段时间不规律打卡了,管理员都会问问是什么情况。由此,我们认识了肩负澳门疫情防控工作重任、顶着巨大压力多次协调全员核酸检测并始终冲在第一线的罗奕龙主席;武汉疫情期间选择义无反顾逆行、回到北京后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哪里不分周末不分昼夜执行任务的90后护士刘聚源;不管是疫情还是灾情都第一时间慷慨解囊采购救灾、生活、医疗等物资的陈翀;疫情期间表示留在驻在地、不给祖国添麻烦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当地留学生、华人华侨抗疫的郭磊、钟磊、詹修宸……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我看到了本职岗位上的奉献。跑团里有几位优秀的医生,国内最顶尖的眼科医生林浩添的打卡时间永远是深夜,而作为当地最好的综合医院急诊科负责人的张正良永远是清晨。谈到原因,林医生说,每天的看诊量实在太大了,从医生的角度说希望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特别是那些千里迢迢赶来的农村地区患者,拖一天就是一天在大城市的费用啊!我们辛苦一点不要紧。张医生则说,在急诊科工作需要足够好的体力,我跑步的原因就是要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不掉链子!

我看到了勇于突破下的坚韧。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吴立群不仅喜欢跑步,也喜欢读书,他说这是他最大的两个爱好。当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选择读了中专的他,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给自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而学习的成果也帮助他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创业。还有“创二代”王小雨,作为当地有影响力的零售型企业负责人,并没有躺在父辈创造的“舒适圈”里,而是主动求变、把握商机,在电商领域率先布局,这也成了疫情期间可以一骑红尘的重要先手棋。

我看到了举手投足中的真情。2020年的杭州马拉松,一路上都有幼小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给幼儿园园长周向鹏打气加油,他们打出的横幅是“周爸爸你真棒”“周爸爸加油”,我们坚信这是园长始终把学生当亲人、把教育当挚爱的生动体现。跑团中也都会流传“托举哥”电焊工周冲的故事,他在到广州找工作途中,看到一个小女孩被悬挂在四楼阳台上摇摇欲坠,他第一反应冲上前面托举着孩子一直等到救援团队到达。大家经常会笑问,每天的跑步是不是帮助你在那么长的时间克服了手臂完全麻木的问题?

当然,我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帅哥靓女。很多委员加入跑团后减重十几斤,甚至有减掉三十斤的,有人坦言“三高”不高了、脂肪肝没了、“油腻感”大叔形象一去不复返了、“颜值”提高了。

正是看到有这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还努力,才让我们选择继续奋力前行。正如村上在《跑步》后记中说到的:“献给在世界各地的路上与我交臂而过的所有跑者。如果没有你们,我一定不会如此坚持跑步”。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

跑团作为全国青联委员中一个自发形成的社群,黏性强、有张力,是全国青联致力打造的风清气正的组织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组织文化的构建拓展、巩固提升,需要每个组织成员的共同参与。希望全国青联呈现的积极向上、平等互助、带动青年、影响社会的组织文化,给你、我、我们带来满满正能量,让每一个人在其中终身受益并且发扬光大、造福社会。

村上说:跑步有好几个长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看,你们比他幸运多了,身边还有一群热爱跑步的小伙伴。还等什么呢?开始跑步吧,让我们一起遇上更美好的青春!

刘爱平

2021年10月写于全青跑团成立一周年之际

青联读书社·委员分享丨刘爱平:去跑步吧,遇见更美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