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帅旅游局长”刘洪:我当“网红”是为家乡圈粉

作者:廉政瞭望
“最帅旅游局长”刘洪:我当“网红”是为家乡圈粉

5月19日下午,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在康定见到刘洪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他左臂缠着绷带,身上的黑色皮夹克半穿半披着。伤痛给他的行动造成些许不便,但丝毫不能掩盖他从眼神、谈吐、举止间流露出的工作热情。

作为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下称“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在今年3月凭借他“周润发+靳东+费翔”的外形意外走红,成为继丁真之后,又一个凭颜值出圈的康巴汉子。

两个多月来,针对刘洪的采访邀约纷至沓来。为了抓住宣传甘孜的机会,刘洪也忙得不亦乐乎。他坦言,这次的伤是几天前在采访间隙找洗手间时意外造成的,不过采访并未就此终止,他强忍疼痛接受完当天的采访,没有人知道他左手骨折了。之后去医院包扎完,他又立马投入了工作。

“局长,糟了,你已经红了”

49岁的刘洪的走红可以说是“一夜之间”。

今年3月,为感谢广东省对甘孜州的7年对口援建,甘孜州党政代表团带着当地民族歌舞团到广东送上惠民演出,刘洪作为团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丁真也一同前往。

3月21日晚,在东莞的第一场演出结束后,丁真需要休息,但几百号粉丝还在剧院门口等候与丁真互动。刘洪得知剧院安保人员不够,便和歌舞团的男演员们手拉手围成“人墙”掩护丁真离场。在丁真离开后,刘洪吸引了“火力”。

粉丝将刘洪围住,询问甘孜和丁真的情况。“局长你好帅啊!”粉丝中不知是谁说了这句话,大家便把注意力落在刘洪身上。很多粉丝向他提出合影的请求,有的将原本要送给丁真的鲜花献给刘洪。

跟粉丝一一合影后,刘洪很晚才回到酒店。第二天早上7点多,参与此次行程的甘孜文旅局办公室干部丁云飞起床后,在抖音刷到了大量刘洪与粉丝互动的视频和照片,赶紧找到刘洪:“局长,糟了,你已经红了。”

此后几天,带有“甘孜文旅局长”的微博铺天盖地。其中,“甘孜文旅局长称自己颜值太普通”热搜达到1.6亿阅读量。

“爆红”之后,刘洪倒是很从容。事实上,去年12月,自己也因为丁真走红过一次。当时,丁真与理塘县文旅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成为理塘县旅游大使。消息公布后,有粉丝对丁真的文化基础表示担忧,刘洪也很替丁真操心。

为了让丁真“走得更远”,刘洪时常告诉丁真,“你还年轻,要多学习,甘孜州18个县市的地理、文化、自然、民俗都要去了解。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你的路会走得很长。”

为此,刘洪还专门在甘孜州民族博物馆给丁真上了一堂课,相关视频在抖音发布后,很快就获得超过500万的点击量。不少网友留言:“快把你们局长交出来!”当时,刘洪的第一反应是害怕,“我这种身份到底能不能做网红?”考虑到自己是干部,未经组织批准,刘洪不敢“轻举妄动”。当然,他还担心别人说自己在炒作。

今年再度走红后,刘洪依然心里没底,向上级说明情况后,时任甘孜州委主要领导给他吃了“定心丸”。“他告诉我,文旅局和商务局的局长都应该成为网红,你们代表官方形象,这对甘孜的宣传来说是好事。”

成名对刘洪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压力。甘孜州纪委监委驻文旅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谢国庆向记者透露,刘洪走红后不久,州纪委还收到一封针对刘洪的举报信,反映他为个人名利,雇佣“水军”炒作。

“这种情况只能按规定办理。”谢国庆说,好在州纪委监委很快核实,为他澄清正名了。

坐大篷车的“胆大局长”

刘洪的家乡是雅江县康巴汉子村(原杰珠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甘孜州读书的人不多。刘洪回忆,当时村里的小学一个班就七八个人。上中学时,每逢放假结束,他都要到60公里外的县城上学,天没亮就要沿着公路旁边的电线杆走,兜里揣着石头一般硬的馒头。

参加工作后,刘洪先是在雅江县宗教事务局工作了7年,2002年调任雅江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刚上任的时候,刘洪对文旅行业了解甚少,当地群众更是压根不知道旅游是什么,他迫切地想为当地旅游事业找到出路。

“当时什么也不懂,就到处乱撞嘛。”刘洪说,当时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经费也有限,自己只能采取“又土又笨”的方法做推广。一有空,他就拿着自己的傻瓜相机到处拍摄家乡的风景,把照片做成影集后就坐车到成都,挨家跑旅行社找客源。

跑了上百家旅行社,刘洪吃了许多“闭门羹”,也打动了一些旅行社经理,“他们说,像你这样的局长我没见过,你放心,我们一定带游客去。”

那几年,刘洪跟着旅行社的经理和导游学到了不少,包括游客到了村上怎么住、怎么吃,如何解决洗澡、上卫生间等这些实际问题。

改造民居、回收垃圾、开设骑马项目、准备歌舞表演……刘洪从杰珠村开始干起。当时,他请媒体到村里拍摄,村民们不愿收取食宿费。刘洪用藏语耐心地跟大家解释旅游的含义,最终村民才同意收费。

甘孜州文旅局文物科科长刘玉兵跟刘洪是老相识,他回忆,2004年,在打造康巴汉子村的时候,乡间道路狭窄,汽车没法从318国道上开下来,刘洪就带着村里的“马帮”牵马把游客接到村上。当时游客都觉得很稀奇:“一个局长为什么要来亲自牵马?”

“其他村民汉语说不好,我要负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沟通,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刘洪说。

据雅江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不完全统计,刘洪在任雅江县文旅局局长的6年时间里,至少为2万名游客牵过马。刘洪知道藏族马夫说不好汉语,就让他们照着拼音背下来,“你吃饭了吗?我们这条件好吗?你还有什么需要服务的吗?”

刘洪还号召800多名群众修好了郭岗顶9公里的旅游公路。刘洪坦言,在早期探索阶段,自己干事很多时候靠的是“胆子”。早在2002年,刘洪就抢先注册了“康巴汉子”的商标。当年,甘孜18个县的文旅局局长集中在康定参加培训,刘洪在培训会上了解到“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听了老师讲云南香格里拉的案例,受到启发的刘洪立马跟在座的领导请假,下午就赶回了雅江县。

“最帅旅游局长”刘洪:我当“网红”是为家乡圈粉

4月21日,刘洪代表甘孜文旅局与某直播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二天,刘洪就以雅江县文旅局的名义注册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紧接着,刘洪回到康定,到了甘孜州工商局才了解到,商标一共分为40多个大类,每个类别都是独立注册独立保护的,注册一类商标需要2000元。当时,刘洪不仅打算注册“康巴汉子”,还想把“木雅”“黑石城”“郭岗顶”等5个商标一并注册,可是哪来那么多钱?即使每个商标只注册旅游和文化两大类,6个商标也需要近2万元。

“当时我们单位一年的经费才3万多元。”刘洪说,自己只好去找做生意的叔叔借钱,“我叔叔当时眼睛都瞪大了,以为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需要填窟窿。”

后来这些商标都注册成功了,但刘洪仍感到遗憾,“我当时还想注册‘茶马古道’,但是真的没钱了。”

3年后,刘洪获得了一笔15万元的政府拨款,这在当时本是用来购买单位用车的,但刘洪觉得拿这笔钱去注册商标更重要。他知道这么做有风险,但觉得“只要是出于公心,我内心坦荡”。

因为这事,雅江县文旅局成为全县唯一没有配车的单位。“你知道放电影的那种大篷车吗?他当时就坐大篷车去开会。”刘洪当年的一名同事说,刘局长经常被人调侃,“你看那个坐大篷车的局长来了。”

“不近人情”的局长

在工作上,刘洪对下属的要求也很严格。甘孜文旅局副局长李玉刚记得刘洪说过:“我以前工作骑过马、也坐过拖拉机和农用车,现在工作条件这么好,大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我们要对得起纳税人的钱。”

甘孜州文旅局是在2019年机构改革时成立的,刘洪上任之初,面临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李玉刚告诉记者,由于以前这些单位存在大量临聘人员,合并之后给文旅局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这些临聘人员或多或少有点“关系”,一般领导不敢轻易辞退。“但刘局长不怕得罪人”,在逐一了解清楚情况后,刘洪把该辞退的员工果断辞退。

甘孜州纪委监委派驻文旅局纪检监察组向记者透露,有天晚上刘洪接到举报,单位公务用车停在温泉洗浴场所门口,他立即将举报的照片发给纪检监察组。当晚纪检监察组和局办公室就进行了调查核实,对涉事司机停职反省三个月,并在单位公务用车加装GPS定位实时监控车辆使用情况。

不过,州文旅局的职工普遍认为,刘洪并非那么不近人情。“几个单位合并后,如何把机构理顺、将人员团结起来是关键。”刘玉兵说,为了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刘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单位的食堂办起来。

“食堂这块地是刘局长向州机关事务局争取来的。”刘玉兵说,刚开始,原旅游系统和原文化系统的职工明显是分开坐的,开会的时候也是。但时间长了,大家便不分你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会一起聊聊工作和家常。

对于如何做文旅,刘洪有自己的理解。他每天保持阅读半小时以上,对藏地历史、考古等领域均有涉猎,“旅游不仅是山水树木,而是有故事和内涵的,这与人类学、宗教民俗甚至地质学等方方面面密不可分。”

2016年,藏族青年多吉计划入驻康定新都桥镇做民宿。当时,刘洪经常到景区走动,和从业人员交流经验。看到新都桥的民宿修建得千篇一律,和城市里的钢筋水泥别无二致,刘洪很担忧。后来,当地民宿大到装修、小到装饰,都逐渐注入了当地的木雅文化特色。

不仅如此,面对同质化的餐饮现象,刘洪提出做特色餐饮。于是多吉专门从拉萨请了厨师,把西餐和藏餐相结合,“藏餐西吃”很受游客欢迎。

除了硬件的改造,刘洪还不断强调服务细节。多吉将民宿的五楼设为茶室,每晚专门安排员工分享木雅地区的历史文化,邀请房客自愿参加,收效不错。接下来,刘洪想培养更多像多吉一样懂旅游、懂藏文化的本地人才,让他们成为甘孜旅游未来的接班人。

“最帅旅游局长”刘洪:我当“网红”是为家乡圈粉

刘洪在“圣洁甘孜·走进重庆”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现场与主持人互动。

对于甘孜的旅游推广,刘洪直言自己有职业敏感。去年11月,丁真在网络走红后,刘洪第一时间飞到北京找公司洽谈,以丁真为主角拍摄甘孜文旅宣传片。果然,《丁真的世界》正式上线后,视频话题阅读传播量快速超60亿次,甘孜旅游的关注度呈爆发式增长,成为全国旅游最热点地区之一。

现在,刘洪并不避讳说自己是“网红局长”,反而觉得这是宣传甘孜的良机。他估算,自己今年接受几百家媒体的采访和直播,至少为甘孜节省了600万元的宣传经费。今年,刘洪已经启动了“三个100”计划,其中包括推出100个甘孜网红打卡点,刘洪出镜解说。

“做旅游其实是一门艺术,我想要把它做到极致。”刘洪说,做甘孜旅游工作的18年来,自己一直对这个行业、这片地域充满无限想象。在雅江的时候,他就想过带着100多名康巴汉子去广东,给国内外各类越野车做广告,“我们剽悍的康巴汉子站在那,多能体现那种速度、力量和野性啊。”

他还想在郭岗顶搞“雪山音乐节”,让大家通过艺术认识藏文化。可惜,当时山上没通电,舞台成本又太高,计划无奈“流产”,“现在条件有了,我以后肯定还要去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