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蒙古帝国的东方亚述教会—13世纪末至14世纪早期世界旅行者之见证

作者:酥油盆

12世纪末,凶猛的蒙古骑兵奔腾而过中亚贫瘠的荒原,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幅员辽阔的帝国——强武的蒙古帝国。可怕的成吉思汗大军震撼了世界。蒙古游牧部落野蛮屠杀和惊人残暴的事迹遍布欧亚和中东,任何反对蒙古人的军队都被迅速粉碎。很多蒙古人的部落和勇士自称基督徒,不少部落皈依基督教已经几个世纪。蒙古基督徒属于东方亚述教派,又称聂斯脱里教会(景教)或东方叙利亚教会。这些东方教会主要集中在中东,尤其是今天的伊朗和伊拉克地区。在基督教早期,亚述传教士已将耶稣基督的福音传遍了整个印度、中国和蒙古。 ——亚述教会在远东的崛起—— 由于中东亚述基督徒的传教工事,早在俄罗斯民族皈依基督教之前300多年,基督教会已经在中国建立,与此同时北欧的大部分地区还在信仰异教。

蒙古帝国的东方亚述教会—13世纪末至14世纪早期世界旅行者之见证

17世纪耶稣会传教士们在中国西安发现的一个公元781年立下的石碑为此提供了证据。其上用叙利亚语和中文陈述了一位名叫阿罗本的基督教圣者于公元625年抵达,宣讲耶稣及其“光明教旨”。碑上并附有扼要的基督教基本教义。据此铭柱记载,阿罗本受到了皇上[译者注: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他的学说被认可并钦令在整个大唐帝国推广。阿罗本为皇家图书馆将圣经翻译成汉语,并建立了钦赐教堂和修道院1。 阿罗本属于聂斯脱里派(景教)古代东方亚述教会。该教会发源并主要流行于现今伊朗和伊拉克地区说叙利亚语的人民之间。东方教会本身起源于耶稣70门徒里的宗徒圣多马、圣马理、圣亚戴(德丢)的传福音部[译者注:圣马理不在70门徒之列]。2 实际上,亚述教会和东仪(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有许多共同点。“聂斯脱里派”的定义是指其在基督论的教理上,强调其人性现实因而与其神性相区分。该教派的名字是出自于提出基督神人二性二位论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约381-451年) 3,他主张“区分”基督的神人二性。这导致其对手诬蔑其信仰基督具有二个位格。其对于“天主之母玛丽亚”的说法的反对立场也引发了论战。这个词在希腊语里是Theotokos,意为“神的生养者”,聂斯脱里认为这个表达是不合适的,因为玛丽亚是基督的人性和肉体、而不是其神性的母亲。聂斯脱里教导说,玛丽亚应该被称为“基督之母”或“天主之母、基督之母”,但不能单说是“天主之母”。埃及宗主教区利罗指责聂斯脱里为异端。聂斯脱里因异端邪说而被放逐到安提阿附近的一个修道院,从那儿又被流放到撒哈拉沙漠里的大绿洲。论战风暴平息下来后,拜占庭皇帝马吉安决定赦免并释放他,但当大赦消息抵达时聂斯脱里已经临终。说叙利亚语的很多基督徒被聂斯脱里及其教士塔尔索的狄奧多若、摩普绥提亚的提奧多若的教导所吸引。东方教会就尊狄奧多若、提奧多若、聂斯脱里为其教旨之权威。摩普绥提亚的提奧多若是目前公认的教会史上最伟大的圣经学者之一。

蒙古帝国的东方亚述教会—13世纪末至14世纪早期世界旅行者之见证

今天,很多亚述基督徒不愿意被称为聂斯脱里派(景教徒)。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东方教会不是聂斯脱里建立的,而且“聂斯脱里派”这一名词有时被指向一个从未被聂斯脱里或者东方教会主张过的异端邪说,即所谓信仰基督的神人二性为基督内两个“分离”的位格。不管怎么说,最近亚述人还是认同了聂斯脱里派这个称呼。同样的,并非所有的景教徒都是亚述人。事实上,他们很多是印度、蒙古、中国人,只是使用叙利亚语作为一个教仪语言。被西方教会指责为异端倒是对景教会有益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之前,许多基督徒跑到了罗马的老对头、波斯的帕提亚帝国(安息)去避难。等到康斯坦丁皇帝结束了对基督徒的迫害、并且自己也皈依了基督教,波斯就开始怀疑其基督教臣民的忠诚度了。当亚述基督徒证明西方教会谴责其为异端,波斯人就又对东方叙利亚教会发了善心。东方叙利亚教会就这样以波斯为大本营传遍了丝绸之路和整个远东地区。 西方叙利亚教会是叙利亚语教会的另一支。这个教会又称雅各派、叙利亚正教会。雅各派信徒继承叙利亚教会的传统,他们不接受聂斯脱里的教诲。他们认为耶稣基督的人性是微不足道的、被其压倒一切的神性所吸收。他们被称作一性论派。雅各派这个名称是来源于雅各•巴拉德乌斯(卒于578年)。东方叙利亚教会在东方占主导地位,但是聂斯脱里派(景教)发展到哪儿,他们就爱跟到哪儿。现在他们是以叙利亚正教会的名义存世。 阿罗本生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阿罗本这样的叙利亚基督徒讲的是叙利亚语,阿拉姆语的一种。阿拉姆语是圣经的原始语言,也是耶稣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东、西方叙利亚教会都使用叙利亚语。叙利亚语是一个闪族语言,与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和某些埃塞俄比亚语言密切相关。阿拉姆语对古代文明和宗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语言,也是早期教会和一世纪犹太教的语言。早期教会的不少神父,如以法莲和他提安,写下了大量叙利亚语文献。在中亚和远东,叙利亚语是亚述商人的语言和景教基督徒的礼拜用语。它也被用于外交,以及纪念碑、墓碑和其他纪念物的铭记,比如西安的那个大秦景教石碑上写的就是中文和叙利亚文双语。欧洲致蒙古统治者的书信多是用叙利亚文书写的。例如方济各会教士鲁不鲁乞的威廉,他曾携着欧洲君主们致蒙古统治者们的叙利亚文书信游历到亚洲各地。4 丝绸之路贸易导致了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混杂。各种宗教在丝路沿线并存。其中有景教、摩尼教、祆教、佛教、犹太教、儒教、道教和草原游牧民族的萨满教。阿罗本就是沿着丝绸之路宣传着耶稣基督的福音直到中国。几个世纪以来,勇敢的亚述基督徒横跨了丝路南北,传播着希望和耶稣基督的救世信息。许多传教士用双足从丝绸之路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将福音传送到了中国和蒙古。5 公元1000年左右,蒙古部落克烈皈依了基督教。该部落的人数超过20万人。他们皈依的故事见于雅各派教士把•赫卜烈思的记录、亚述教会编年史,以及劳伦斯•E•布朗的《基督教在亚洲的陨灭》。6 话说克烈的首领有一次外出狩猎在荒野中迷失方向,走投无路悲观失望之时忽见一个灵异人物出现在面前,自我介绍为圣谢尔盖,承诺为其指明回家之路,如果他愿意信仰耶稣。就这样该头领奇迹般的又回归了营地。他马上找来了熟知的一些亚述商人、皈依了基督教并请他们作了宗教指导。这一事件表明,亚述商贾在沿丝绸之路做买卖的途中也帮着传播基督教。 基督教在中国兴旺了好几个世纪。在远东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以及蒙古帝国的腹地发现了大量基督教背景的文物古迹:十字架、基督徒的墓碑、中文和叙利亚文的基督教书籍文本。有些古物的年代被确定在7到9世纪。还发现了一些教堂遗址及基督教绘画。

蒙古帝国的东方亚述教会—13世纪末至14世纪早期世界旅行者之见证

7 马可波罗(游记)曾提到,1271年到1295年间他在蒙古帝国各地的旅行中,访问了数百个教堂,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亚述教会在蒙古帝国时期达到了巅峰,差一点没成为帝国的主导宗教。不幸由于回教和罗马天主教的对抗、也因其内部的弱点尤其是唯名论而逐渐失了势。一些军阀,包括恶名远扬的帖木儿,纷纷皈依了回教。帖木儿向远东的基督徒们发起了一场伊斯兰圣战吉哈德,几乎摧毁了整个中亚的基督教。 在公元600年之前,亚述人向整个远东地区派遣了传教士,建立了基督教社区。从现在的伊拉克北部开始,他们传遍了伊朗、整个中亚地区,最后进入了中国。他们还向埃塞俄比亚和印度派遣了传教士。8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里写道: “公元6世纪,根据一个景教旅游者(亚历山大的科斯马斯•印第科普莱特斯)的报告,9基督教已经成功的传播到了大夏、匈奴、波斯、印度、大亚美尼亚、玛代、埃兰:这些蛮族的教堂从波斯湾到里海多的数不胜数;这些新晋教会因涌现了大量圣洁的僧侣及殉道者而令人瞩目。马拉巴尔胡椒海岸以及印度洋岛屿、索科特拉和锡兰,在这些与世隔绝的地区基督徒人口、以及由天主教巴比伦宗主教会任命派遣的主教和神牧人员(亚述教会的大公牧首)日益增多。”10 到公元800年为止,基督教已经传遍了远东以及蒙古部族乃蛮、克烈、汪古的主要部分[译者注:这些指的是蒙古大漠上的古代部族,和成吉思汗之后的蒙古民族有区别],回鹘和西辽(黑契丹)也有了很大数量的亚述基督徒。

蒙古帝国的东方亚述教会—13世纪末至14世纪早期世界旅行者之见证

11中国人修建长城也就是为了抵御这些部落和其它蒙古部族侵犯其领土。 那时候蒙古部族相互拼杀,还不足以对外部世界造成任何威胁。直到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领袖将他们统一并锻造成一个难以战胜的军事力量。1206年,铁木真(1167-1227)在征服了早期曾庇护过他的克烈部之后,更名为成吉思汗,意思是“世界(或‘四海’)的统治者”。成吉思汗是整个基督纪元的第二个千年世界历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他的军队创造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他的扩张导致了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并使欧洲人发现了远东。成吉思汗是个野蛮人。据信他曾经说过:“一个男人能拥有的最大喜悦就是胜利:征服敌人的军队、追逐他们、抢光他们的财产、把他们全家老小杀的鬼哭狼嚎、骑他们的好马、干他们的老婆女儿。”12 《蒙古秘史》是有关成吉思汗生平的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记录,13该书对铁木真的崛起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印第安纳大学的拉里摩西教授在对《秘史》第16章节里所引用的圣经典故研究后认为,其作者“可能是一位景教基督徒”。虽然其作者几乎可以肯定是景教基督徒,《秘史》却完全不是一部基督教的宗教书籍。只有一处模糊的提到,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统治者、也曾是他的盟友的王汗所实践的基督教仪式。摩西教授提到圣经典故是将铁木真比作「撒母耳记上」里的大卫、他结义兄弟扎木合比作约拿单,而当时的景教徒蒙古汗王汗(脱斡邻,扎木合之父),则被比作了扫罗王。随便哪位圣经学习者读到《秘史》都会发现这个相似之处。 成吉思汗笃信宗教。他崇拜“蒙哥可可腾格里”即蒙语的“长生天、苍天”,信仰万物有灵。14万物有灵论,就是相信“所有自然现象和事物,不论有、无生命,都始终具有一种天生的灵魂。”15他们所崇拜的神灵居住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风中、在火中、在水里,无不到处受到景仰。16蒙古宗教领袖是萨满巫师(“萨满”一词源于蒙语)。萨满是个巫医或者药师。人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祛魔、治病,还“常常能通过梦境或者跳大神与精神世界直接接触”。17有些蒙古人信佛教,这和基督教和回教一样,是个外传来的宗教。在蒙古帝国早期,蒙古各部基督徒数量多于穆斯林。 在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之前,他们基本上是宽容不同宗教的。蒙哥汗对鲁不鲁乞的威廉形容不同宗教信仰为“一个手上的各个手指”。蒙哥汗告诉他,“上帝给了你「圣经」。。。他给了我们[萨满],我们遵照他们的指示就能太平无事。18据彼得杰克逊和大卫摩根认为: “在他们看来,很可能任何宗教都是对的:那最好就是每个宗教和教派的“宗教阶层”的都给他们念经祈福,那么不管怎么样上天都会保佑王朝了。基督教僧侣和祭司、佛教的喇嘛和回教律法师、法官和宗教基金会被免于劳役和赋税。然而重要的是,蒙古的统治机关,不能和某个特定宗教派别太接近。。。不论某个蒙古王公或统帅个人对哪个宗教特别感兴趣,他的主要义务就是维持和扩张蒙古帝国。”19 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统领王汗,以及其他蒙古各部的景教首领的故事传到了欧洲,由此而产生了“祭司王若望”的传奇。20 欧洲人传说在“印度”,意思也就是在远东,有一个强大的祭司王在统治着。他们相信在远东的某个地方,有个伟大的印度王叫若望,人称印度的“祭司王若望”。他长生不老、富得流油,也巴不得与欧洲联手对穆斯林来一场十字军东征。“祭司王若望”的传奇有三个历史来源:基督教传教到印度的圣多马教派、埃塞俄比亚的科普特教派的基督教帝国,还有就是蒙古和中亚的景教徒。当南亚、东非和中亚的基督徒的故事传到了欧洲,就被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到最后就传成了“祭司王若望”的传奇。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当时的欧洲还没有掌握世界地理的确切知识。很多世纪以来,欧洲人把印度、非洲和中国混为一谈都统称为“印度”。该传奇的最初来源是信景教的中亚统治者君主王公们。马可波罗、把•赫卜烈思和鲁不鲁乞的威廉都曾试图把“祭司王若望”锁定为王汗。孟高维诺的若望则认定,由他在亚述教会施洗皈依的某乔治国王就是“祭司王若望”的后裔。 在蒙古部落里,景教徒从人数到影响力都非同小可。据吉本说:“景教教会的散布从中国一直到耶路撒冷和塞浦路斯;他们的数量,连同雅各派在内,超过了希腊和拉丁教会。21在帝国大事上,来自于克烈部落的几位景教妇女有相当的影响。塞缪尔休墨菲在《亚洲基督教史》里提到了一些这样的关键女性: “成吉思汗的儿媳、信景教的。。。Sorkaktanibeki唆鲁禾帖尼别吉。。。公主,就是蒙古帝国历史上起到令人瞩目的作用的基督教三姐妹之一。长姐Ibaka-beki亦巴合别吉嫁给了成吉思汗;二姐Bektutmish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大妻。嫁与第四子拖雷的唆鲁禾帖尼别吉则注定是要干更重要的事。她成了三个蒙古皇子、一个蒙古大汗和中国皇帝(忽必烈)、以及一个波斯皇帝(伊尔汗)的基督徒母亲。”22 詹姆斯蒙哥马利描述了这些景教徒皇后的重要性: “旭烈兀及其俩个兄长蒙哥汗和忽必烈汗,另外一个是阿里不哥,他们有一个基督徒母亲(Sorkaktani唆鲁禾帖尼),一位强有力和坚韧的女人。旭烈兀有一个基督徒妻子,Dakuz Kathon托古思可敦。。。,她在倾向基督徒对付穆斯林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她影响下旭烈兀在其营帐边还搞了个基督教堂。。。她和丈夫死于同年,据[把•赫卜烈思]记载,“整个基督教世界为失去这两个基督宗教的明灯和勇士而悲痛。”。。。这些基督徒皇后在宗教政治方面发挥了她们的作用。。。阿巴哈的儿子,阿鲁浑汗(1258-1291年)有个基督徒妻子,教皇尼古拉四曾给她发过正式信函。”23 福尔克马尔刚卓恩将Sorkaktani唆鲁禾帖尼描述为“一个影响广泛却至今未被后人重视的基督徒”。24他形容其权威巨大: “她的特别功劳一方面是在亚洲传播了景教信仰,一方面是在大汗的反穆斯林情绪上。。。她作为「第一夫人」对其他妇女和儿童的影响,只在原始材料中有所间接反映。她于1265年去世之后,其侄女延续了姑姑的使命,直至1294年忽必烈汗去世。” 之后,蒙古的重要领导者们开始转向回教。25 蒙古人摧毁俄国和匈牙利之后不久,到处传言他们即将入侵欧洲。马修巴黎在他的史书里记载了蒙古人的故事以及当时的人心惶惶。26 教皇和世俗领袖们都大为震惊,向蒙古派出了大使和传教士,想了解他们对基督教世界的威胁会有多严重。许多圣方济各会的修士和僧侣被派遣穿越亚洲前往蒙古帝国的心脏。十字军国王路易九世,就是后来被封圣的圣路易,派遣鲁不鲁乞的威廉神父及其他教士前往拜访蒙哥汗。马可波罗也是在这个时代走遍了蒙古帝国。这些游客中有许多人记录下了他们的旅行,并频繁提及他们所遇到的景教徒。景教僧侣也作为蒙古的使者访问了欧洲。景教僧侣方面的文本只有拉班(叙利亚语即僧侣、修士)把•扫马的旅行笔记存世。通过这些主要资料来源,我们可以对蒙古帝国的景教教会的优缺点有一个生动的了解。 就在波登隆埃的鄂多立克修士承接圣职后不久,他作为一个世界旅行家、或许还有传教士出发去了远东。他出发时大约是在1316到1318年间,于1330年春季之前回到欧洲,1331年去世。27据说他施洗了2万余人。《波希米亚人鄂多立克东游录》里详细记叙了他的故事。他形容景教徒为“卑鄙恶劣的异端”、以及“分裂分子和异教徒”。28他提及看到了“景教徒的房屋”、好几间景教堂以及服事于大汗帐下的景教徒。29他还去印度拜访了圣多马派的景教基督徒们。 比萨的鲁斯蒂谦写了一本题为《马可波罗游记》的书,书中记叙了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给他讲述的故事。马可波罗跟随其父和叔叔从1271至1292年游遍了整个亚洲地区从事贸易。波罗父子们在他们的旅程中也想要传播天主教。马可波罗声称其深受忽必烈欢心,被封为官员和使臣、为皇室效力。《马可波罗游记》里到处提到景教徒。马可波罗告诉我们他在哪些地方见到了景教教堂、某某重要的景教徒是什么人,以及在哪些城市有众多景教徒。他认为远东的基督徒都是异端,因为他们不属于罗马天主教会。他首先描述他们说: “有些人遵守基督的律法,但是没有遵照罗马教会的礼仪,因为有好些地方都做得不对。他们被称为景教和雅各派。他们的牧首被称为宗主教。这位牧首册封大主教、主教及各级院长住持,然后派到各地,印度、中国、巴格达,就好像罗马教宗一样。你明白吗我说在所有这些国家遇到的基督徒都是景教徒和雅各派。”30 马可波罗还提到了索科特拉岛的景教教会,还有南印度的圣多马的景教基督徒,他还提到了忽必烈汗对景教的庇护。 弗朗西丝伍德在《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里,说到马可波罗(或其消息来源者)发现有摩尼教的信徒、并把他们误认为基督徒的事件。31这是由于摩尼教使用圣经、及对耶稣基督的特殊崇敬。摩尼教起始于公元241年、信奉祆教32的安息帝国,当时一个名叫摩尼的青年人在开始了一门新宗教的教诲。摩尼宣扬任何宗教都是真理,祆教的琐罗亚斯德、佛陀和耶稣都是伟大的先知,他本人则超越了前人而成为最伟大的先知。摩尼的宗教背景就是亚述基督教派,受亚述教会的影响极大。摩尼教的成功是拜早期亚述派传教士奠定的福音基础所赐。摩尼教文献中频繁提及耶稣并给他以崇高的荣誉,证明了当时亚述教会在中亚的强盛。摩尼的信徒们试图追随亚述传教士的脚步,诱惑亚述基督徒转而拥抱他们以假乱真的摩尼教。摩尼教最终完全消失了,不再有任何人信仰。33 许多景教教士曾为蒙古人担任大使。西蒙修士、阿答修士[译者注:疑为同一人]会见了欧洲特使安德•龙如美修士,向教皇英诺森第四递交了一封书信,要求他宽容景教基督徒,并敦促其与腓特烈二世(神圣罗马皇帝)议和。这封书信至今保存在梵蒂冈档案里。34 1248年12月14日,景教徒Elijigidei额勒只吉歹将军向法王路易九世派遣了二名景教教士,达味和玛尔谷。额勒只吉歹祝路易九世对抗穆斯林的战事胜利,并要求他“避免拉丁文和非拉丁语的基督徒之间的相互歧视,因为蒙古统治下各教派都是平等的”。35 1255年左右,两名回鹘蒙古僧侣从汗八里(即现在的北京)出发,徒步去耶路撒冷朝圣。他们是玛尔谷修士和把•扫马修士。因为战事发生他们无法抵达耶路撒冷,只好在巴格达停留。在那里,玛尔谷修士被提名为旧东方教会的新一任宗主教。他改名为马(尊者)•约伯耶和华三世,执掌东方教会从1281直至1318年他去世。他是史上唯一的蒙古教长。1287年,亲基督教的波斯伊尔汗的阿鲁浑汗,派把•扫马修士出使西欧,鼓动他们支持来一场新的十字军东征。阿鲁浑汗希望他的景教军队和基督教欧洲联手来一个两面袭击,将穆斯林驱逐出圣地。在欧洲,把•扫马会见了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帕里奥洛格斯、法王腓力四世以及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这些人则都纠结于欧洲内部事务,对十字军东征没啥兴趣。把•扫马还会见了教皇尼古拉四世。36罗马天主教会的高层询问了把•扫马以确认他是否异端。后者申辩说: “多马尊者、亚戴尊者和马理尊者将福音传授给我们,我们遵照他们教给我们的礼仪至今。。。我们很多神父去到蒙古、突厥、中国之地教化他们,今天有很多蒙古人信教。事实上,有些王子公主也都领了洗并承认基督。他们在军营内部都有教会,他们对基督徒相当尊敬,军队里也有很多信徒。汗王本人也因为对基督教非常有好感,并渴望征服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所以他想您帮手拿下耶路撒冷。”37 把•扫马的著作被收录在《景教教长约伯耶和华三世及其代理把•扫马史记》一书里。 格里哥里•若望•阿布•法剌兹•把•希伯来主教,人称把•赫卜烈思(1225-1286年),是一位雅各派教士、叙利亚文和阿拉伯文的多产作家。他著写了《圣教编年史》,一部从创世直到他的时代的世界史。在他的史书里,把•赫卜烈思提到了蒙古统治者对雅各派及景教基督徒的恩宠。乔治雷恩在「格里哥里•把•赫卜烈思•阿布•法剌兹及其与波斯蒙古人关系的记事」一文里指出,把•赫卜烈思对其蒙古恩主的赞誉是恰如其分、并无夸大的。毫无疑问当时叙利亚正教会蓬勃发展,并在旭烈兀和阿巴哈的治下有一段稳定的时期。把•赫卜烈思写道,“(在蒙古统治早期),教会发展稳定,所到之处都受到庇护。”38 1253至1255年间,鲁不鲁乞的威廉神父受法王路易九世派遣前往蒙古大汗蒙哥的朝廷。他是一个勇敢、有胆识和真诚的人。他的作品因其文化和历史的洞察力成为那个时期最重要的一部记载。他此番之行不仅仅是作为欧洲使节,也是为了耶稣基督。鲁不鲁乞的威廉神父为法王路易九世详细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和马可波罗一样,他的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景教的事。蒂姆塞韦林在《寻找成吉思汗》一书中,概括了威廉神父对景教的观点: “鲁不鲁乞非常失望,因为他遇到的这些基督教代言人都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他抱怨说,景教教士连他们自己叙利亚文的经书都看不懂。此外,他们还放高利贷、还搞一夫多妻、买卖圣职,靠圣事赚钱、还嗜酒呢。在这个偏远的地方,由于他们的主教大约50年才能跑的到一回,鲁不鲁乞说这主教竟然自说自话的搞出了个荒唐的制度,就是四处游历给所有孩子哪怕是最年幼的小孩涂油,以确保将来有足够的人能有资格担当司铎之职。”39 威廉神父对景教徒的态度与同时代其它天主教徒的基本一致。然而,当大汗组织各宗教进行大辩论时,威廉神父注意到了参加辩论的景教徒们对圣经相当精通。他记录景教徒在辩论中把佛教徒、穆斯林和萨满们辩的哑口无言而最终胜出。40 不过,辩论会之后竟没有一个观众皈依基督教,这让威廉神父很是失望。之后“不同信仰的神职人员坐下来一醉方休,结束了这一天的日程。”41 1295年,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孟高维诺的若望修士前往大汗国。后来,克雷芒五世任命他为汗八里大主教。天主教开始在远东发展信徒,主要是从景教徒中皈依过来。若望修士提到他施洗了一位从景教皈依的蒙古王叫乔治: “本地某位王爷,名叫乔治,原属景教基督教会。。。到我这里来皈依,归属了大公信仰的真理,他的很多臣民也因此皈依了正信的大公宗教。”42 在他笔下,还时有抱怨景教徒的对立姿态。景教徒们明白天主教徒是来分裂削弱远东原先的基督教社会的。天主教徒是在把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的信众挖走去信一个众人眼里的洋教。天主教士们继续和景教徒们对着干了几个世纪。到后来,圣方济•沙勿略(1506-1552年)还是继续从景教徒中皈依信徒。1550年代,葡萄牙人迫使圣多马派的景教徒全部皈依了天主教。他们把叙利亚教会的神父都抓起来送往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后来葡萄牙人一滚蛋,圣多马教会马上就宣布退出天主教会,而加入了东方雅各教会。43貴由汗曾致信教皇英诺森第四,对应欧洲人对其它种族和宗教的蔑视。他说, “你们西方人认为你们才算基督徒,就鄙视他人。那你们怎么就知道上天将垂顾和施恩于谁呢?我们敬拜神,并已经借其神力摧毁了从东到西的整个大陆。”44 ——亚述教会在远东的衰落—— 关于亚述教会在远东的消亡,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将其归咎于鼠疫: “在中亚。。。有所谓的「Seirech’e坟场」,在大城市Nawakath附近发现了4个:西面Fruze附近2个。。。在这些地点发现有带十字架和叙利亚文铭文的墓碑,年代从858到1345年不等——后一年份可能就是这些居民点的人民最终被鼠疫全部消灭的年份。”45 黑死病可能是一种因素;然而它不是主要的原因。塞缪尔休墨菲认为景教教会是因为其“孤立、迷信、融合”而弱化导致最后消亡的。”46景教教会内部的弱点使其遭致了所面临的对手天主教会、以及更为严重的伊斯兰教的破坏。忽必烈汗去世之后,许多蒙古人开始皈依回教。雅各派史学家把•赫卜烈思描述了这个变化: “早期由于蒙古人发现了基督徒的真挚和仁爱,他们对其治下的基督教会表现出了极高的敬意。但是,后来他们的好感转变为怨仇;很多蒙古人转向穆斯林信仰而不再认同基督教。”47 这一终结的开头是1295年伊尔汗国的合赞汗(1271到1304年)皈依回教。亚述教会失去了这一皇家恩宠和庇护。蒙古人开始带着一个新的目的征战,为传播伊斯兰而进行的吉哈德圣战。最臭名昭著的蒙古穆斯林战士要数帖木儿,人称瘸子帖木儿,生卒年代为1336至1405年。他征服了亚洲的一大片土地,覆盖了现代土耳其、中亚和印度。他延用了成吉思汗的残暴手段。他的铁蹄连儿童都不放过,他的军队砍掉的敌人脑袋堆积成山。他将战俘们活砌在他新建的城墙下面,余下活埋。48 帖木儿对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进行了的种族灭绝性攻击。爱德华•P•索科尔提到这些事情: “帖木儿对沿途遇到的基督徒也大肆屠杀。在美索不达米亚,自那以后景教和雅各派只剩下昔日教会的苍白影子。他对在印度、伊朗遇到的印度教徒和祆教徒也心狠手辣.。”49 1403年,(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国王亨利三世派出使臣罗•哥泽来滋•克拉维约拜会帖木儿。克拉维约写下了他出使帖木儿汗国的经历,在许多方面与其他游客关于蒙古帝国的描写相似,其主要区别就是缺了那些有关景教的描写。他提及信景教的“中国基督徒”要求觐见帖木儿。50还有一处是关于被帖木儿俘虏的景教徒。他说: “现在撒马尔罕集中了他们从各国掳过来的民族,我看到除了那些人民[印度人]之外,还有突厥、阿拉伯、各种不同的摩尔人、希腊和亚美尼亚基督徒、天主教徒、雅各派和景教徒。所有族裔的人连他们的家小男女老幼全数加起来,据说多达15万人。”51 帖木儿像迫害基督徒一样迫害穆斯林,并希望与欧洲结成同盟以加强他的帝国。然而,他和其他蒙古人接过伊斯兰之剑之后的行动还是给景教带来了灭顶之灾。根据《中世纪词典》,帖木儿的胜利导致景教学习中心被毁,并致使景教群体最终减少至逃难到伊拉克北部及波斯山区的少量人口。52 尽管经过几世纪的宣教工作,有过成千上万甚至可能达到过上百万的皈依信徒,蒙古的景教教会最终还是消失了。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也许是因为鲁不鲁乞的威廉神父说的,教会的领导阶层的腐败。不过这类破事在欧洲也不少,而且蒙古的亚述教会也曾强大到足够产生像王罕、唆鲁禾帖尼别吉、马•约伯耶和华三世、拉班•把•扫马。。。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也许许多人只是名义上的基督徒——很难想象虔诚的基督徒会参与如蒙古人所犯下的暴行,不过话说回来欧洲十字军也不是什么好鸟。鲁不鲁乞的威廉神父参见基督徒蒙古首领撒里答那会儿,撒里答的代表、景教徒Cioac曾对他说,“你可不能对我们王爷(撒里答)说他是个基督徒。他不是基督徒而是蒙古人。”53撒里答像基督徒一样做礼拜,身边有亚述教士随从,但是他认为他蒙古人的身份比基督教信仰更重要。也许这种文化偶像崇拜(民族身份)也削弱了蒙古人中的亚述教会。教会内部的分歧也使其虚弱。景教徒与雅各派的相争、继而罗马天主教会又来插一杠子参与进去内斗。伊斯兰教也因派系斗争而困扰,但穆斯林能统一战线致力铲除亚洲的基督教。远东的景教教会不是史上唯一彻底消失的教会。北非大部也曾是基督教的天下,产生过特土良和圣奥古斯丁这样的伟人。北非的教会(埃及科普特教会除外)已经灭亡了。他们也是内部不少毛病,但是北非教会和蒙古和中国的景教教会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消亡,即他们同是回教征服的受害者,是因为帖木儿这样的人物崛起及其用刀剑传播伊斯兰。景教的错误在过于依赖贵族政要对他们的喜好。他们一心盘算如何保住受宠的地位,如担任大使、或者在基督教皇后面前争宠,而不是致力于传播信仰和加强凝聚力。教会领导层从来没有想过一朝失宠会怎么样。这对他们就是个致命的打击了。失去了荣耀的地位再加上伊斯兰圣战的打击,教会失去了和他们教团的联系。分散的蒙古教会被孤立,失去了同中东的母教会的接触,又遭受了瘟疫、战火和迫害。教会开始萎缩,然后慢慢的逐渐消亡了。很多人无法忍受歧视就转信了伊斯兰教权当它是一种类似的宗教。在蒙古教会消亡的同时,中东的教会也蒙受了灾难,但后者克服了种种存活至今。 尽管远东的景教会消亡了,但是它还是给给我们留下了其踪迹。若望·柏郎嘉宾(1180到1252年)于1240年代前往蒙古首都。他是第一位来到蒙古的教皇特使。他回来后写下了《鞑靼蒙古史》,在书中他描绘了蒙古人的文化、民族性和历史。他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其旅行途中所采访的俄罗斯和土耳其景教基督徒。他提到回鹘人据他说是“景教教派的基督徒。”他说,“蒙古人接受了他们的字母,因为他们自己没有书面文字;然而现在,他们称之为蒙古字母。”54 回鹘字母和蒙古字母同是叙利亚字母的转体。这些改自亚述文字的字母现在在蒙古国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仍在使用。阿齐兹•S•阿提亚在他的《东方基督教史》一书中,注意到了景教实践对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即达赖喇嘛的佛教教派的影响。他说, “景教在亚洲的心脏的一个遗产,据说就是其祭仪被模仿使用在西藏喇嘛教里(这仪式包括在聚餐会上用饼和酒祝福)而残存下来。喇嘛教与之的惊人相似处,如修道主义、圣水的使用、焚香以及与景教做法风格类似的法衣、还得追溯到中世纪早期景教传教时期。”55 早有摩尼教的例子在先,喇嘛教士们也觉得有必要把亚述教会的基督教做法加入到他们自己的仪式里去,从而争取更多的信众。在《基督教遇到佛教》一书里,海因里希杜摩兰提到许多学者一直在争议的景教或许还影响到了净土宗和密宗的“真言”。佛教净土宗,“因为其在精神上与基督教惊人的相似,时常被猜想其受到(景教)基督教的直接影响。”56净土宗相信能仅通过信仰,以佛的名义而得救。福尔克马尔刚卓恩在《基督教的东方地毯》一书中,追踪研究了在聂斯脱里景教徒和亚美尼亚教徒的东方地毯里常见的十字架的设计。57 ——结论 虽然基督教修道院曾在中国成立过一段时间,聂斯脱里景教会在蒙古部落间却比在中国要成功的多。昔日蒙古的许多领地现在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然而内、外蒙古却成为了信仰西藏喇嘛教的民族,尽管萨满教还是在他们之间幸存着。今天在蒙古只有极少的基督徒,其中没有一个是景教徒。古老的亚述教会现在只在中东和东南印度尚有存活。目前大约有40万亚述人是属于东方旧亚述教会。17世纪,许多亚述人从景教转信了从属于罗马天主教会的加勒底礼教派。居住在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的许多亚述人纷纷移民美国,这使得他们在自己母国的微小人数更加稀少,美国出生的亚述人的迅速同化到美国文化中去又致使其进一步损失。目前亚述教会的牧首正在寻求与罗马天主教会的联盟。印度的圣多马基督徒现在属于叙利亚正教派。他们的数量占到印度喀拉拉邦的五分之一人口。如果没有他们以奉献精神和辛勤工作来保存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昔日曾一度辉煌的东方亚述教会的历史可能很快会划上句号。亚述人正濒临从人类历史上消失的危险,正如早已在蒙古大地上消失的他们的教会。 ------------------------------------------ 1 James Legge, The Nestorian Monument of Hsi-an Fu in Shen-Hsi China relating to the Diffus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Seventh and Eighth Centuries中国陕西西安府关于公元7-8世纪基督教传播的景教碑 (London: Truber & Co. 1888), 2-31. 2 Eusebius, Ecclesiastical History教会历史(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Book House, 1989), 44-47. And William Barnstone The Other Bible圣经另传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4), 464-479. 3 Nestorius, The Bazaar of Heraclides荷勒克拉斯的市集, Frank N. Magill Masterpieces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in Summary Form基督教文学代表作摘要(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3), 162-165. 4 Nigel Cameron, Barbarians and Mandarins: Thirteen Centuries of Western Travelers in China野蛮人和官老爷:十三世纪西方游客在中国 (New York & Tokyo: Walker/Hill, 1970), 42. 5 Information on the Silk Road was gleaned from: Aghaghia Rahimzadeh, The Silk Trade 丝绸贸易http://sorrel.humbolt.edu/~geog309;ideas/aghsilk.html and Jewels of the Silk Road 丝绸之路的珍宝http://pheonix.groucher.edu/`mnash and The Silk Road Parts I & II 丝绸之路(一、二)Central Park Media and UNESCO available from PBS Home Video. Produced by the UN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 Laurence E. Browne, The Eclipse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From the Time of Mohammed until the Fourteenth Century基督教在亚洲的陨灭:从穆罕默德时代直到十四世纪(New York: Howard Fertig, 1967), 101-103. 7 Nestorian paintings are featured in the following book. Mario Bussagli, Treasures of Asia:Central Asian Painting亚洲的宝藏:中亚绘画 (New York: Skira, Rizzoli, 1979). 8 Chris Prouty and Eugene Rosenfil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thiopian and Eritrea 2nd Edition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历史辞典第二版(Metuchen, New Jersey: Scarecrow Press), 295 9 Cosmas Indicopleustes, TheFourth Book of the Christian Topography of Cosmas Indicopleustes亚历山大的科斯马斯•印第科普莱特斯著「基督教世界风土志」第四册http://ccat.sas.upenn.edu/awiesner/cosmas.html. 10 Edward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罗马帝国衰亡史, vol. iv (New York: Peter Fenelen Collier, 1899), 564-565. 11 Volkmar Gantzhorn, The Christian Oriental Carpet基督教的东方地毯(Tubijan, Germany: Eberhard-Karl-Universitat, 1991), 152. 12 The Mongolian Conquests: Time Frame1200-1300 AD 蒙古的征服:公元1200-1300年间 (Alexandria, Virginia: Time Life Books, 1989), 13. 13 Three versions of The Secret History are available, an easy to read paraphrase by R. P. Spuler, an Elizabeth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Francis Woodman Cleaves and a contemporary English translation by Paul Kahn. 蒙古秘史有三个版本:R. P. Spuler的简易版、Francis Woodman Cleaves的伊丽莎白时期的英语译本、以及Paul Kahn的现代英语译本。 14 Michael Hoang, 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New Amsterdam, New York: 1988),157-159. 15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美国传统字典, 2nd College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lin Co. 1991). 16 Paul Ratchnevsky, Gengis Khan: His Life and Legacy成吉思汗:他的生平及遗产(Oxford: Blackwell, 1991), 155-157. 17 World Book Encyclopedia世界百科全书, (Chicago: World Book, 1994). 18 Peter Jackson and David Morgan,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鲁不鲁乞的威廉修士的使命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90), 195. 19 Ibid., 同24. 20 The story of Prester John is dealt with in the following sources: Robert Silverberg, The Ream of Prester John祭祀王若望的国度(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1972). Meir Bar-Ilan, Prester John: Fiction and History祭祀王若望:小说和历史 http://students.biu.ac.il/~barilm?prejohn.html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Prester John” 天主教百科全书:「祭祀王若望」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12400b.html Medieval Sourcebook:Otto of Freising: The Legend of Prester John 祭祀王若望的传说 http://www.fordham.edu/halsall/source/otto-prester.html 21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罗马帝国衰亡史, vol. iv, 564-565. 22 Samuel Hugh Moffet, A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Asia亚洲教会史(San Francisco: Harper,1992), 402. 23 .James A. Montgomery, The History of Yaballaha III and of his Vicar Bar Sauma景教教长约伯耶和华三世及其代理把•扫马史记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66), 6. 24 Gantzhorn, The Christian Oriental Carpet基督教的东方地毯, 152. 25 Ibid.同上 26 Jackson and Morgan,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鲁不鲁乞的威廉的使命, 195. 27 Encyclopedia Britanica, Micropedia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 Vol. 9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ica, 1992), 877. 28 Odoric of Pordenone,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 Described鄂多立克东游录; Henry Yule, China and the Way Thither中国及来去之路, vol. 11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67), 264. 29 Odoric of Pordenone,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 Describedd鄂多立克东游录, 186. 30 Ronald Lathom, The Travels of Marco马可波罗游记(London: Penguin Books, 1958), 51. 31 Frances Wood, Did Marco Polo Go To China?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London: Secker& Warburg, 1995). 32 Zoroastrianism is the ancient religion of Persia. It is dualistic, which means it holds two gods, a god of good and a god of evil. Zoroastrians worship Ahura Mazda, the good god, whom they believe will ultimately triumph.祆教是波斯古代宗教。信仰二元论,意即有两个神,一个善神和一个恶神。祆教徒崇拜好神阿胡拉马自达,相信其最终会战胜邪恶。 33 Manicheanism is dealt with extensively in the following two works关于摩尼教详见以下两个作品: Hans-Joachin Klimkeit, Gnosis on the Silk Road: Gnostic Texts form Central Asia丝绸之路上的灵智:中亚诺斯替主义文本(San Francisco: Harper, 1993). Part of the UNESCO study of the Silk Roads:Roads of Dialogue Projec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研究的一部分:对话之路项目. Rudolph, Kurt, Gnosis: the Nature and History of Gnosticism灵知:诺斯替主义的性质和历史(Harper San Francisco1987). 34 Jackson and Morgan,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鲁不鲁乞的威廉的使命, 30. 35 Ibid.同, 33-34. 36 Encyclopedia Britanica, Micropedia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Vol. 8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ica, 1992), 682-683. 37 Montgomery, The History of Yaballaha III and of his Vicar Bar Sauma景教教长约伯耶和华三世及其代理把•扫马史记, 56-57. 38 George Lane, “An Account of Gregory Bar Hebraeus Abu al-Faraj and His Relations with the Mongols of Persia,”格里哥里•把•赫卜烈思•阿布•法剌兹及其与波斯蒙古人关系的记录Hugoye: Journal of Syriac Studies http://syrcom.cua.edu/Hugoye/vol2no2/HV2N2GLane.html Budge, E.A.W. The Chronology of Gregory Abu’l Faraj, the Son of Aaron. The Hebrew Physician Commonly Known as Bar Hebraeus Being the First Part of His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World亚伦的子孙,格里哥里•阿布•法剌兹年表。通常人称把•赫卜烈思的犹太医生作为其世界政治史的第一部分(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2). 39 Severin, In Search of Genghis Khan寻找成吉思汗(New York; Atheneum, 1992), 152-153. 40 Christopher Dawson, The Mongol Mission蒙古传教记(London: Sheed and Ward, 1950), 194. 41 Severin, In Search of Genghis Khan寻找成吉思汗, 230. 42 Alfred J. Andrea and James H. Overfield, The Human Record: Sources of Global History Volume I: to 1700 人类的记载:全球通史资源卷一:1700年前(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0), 347-349. 43 Stephen Neill,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基督教传教史(London: Penguin Books, 1964), 122-128. 44 Dawson, The Mongol Mission蒙古传教记, 83. 45 Encyclopedia of World Art世界艺术百科全书, vol. x (London: McGraw Hill, 1965), 570. 46 Samuel Hugh Moffet, A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Asia亚洲基督教史(San Francisco: Harper, 1992), 411. 47 Berntold Spuler, History of the Mongols Based on Eastern and Western Accounts of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基于东西方文献记载的13-14世纪蒙古历史(New York: Pourset Press, 1972), 40. 48 The Age of Calamity: Time Frame AD 1300-1400 AD 灾难的年代:公元1300到1400年时段 (Alexandria, Virginia: Time Life Books, 1989), 73-93. 49 Edward P. Sokol, Tamerlane 帖木儿 (Lawrence, Kansas: Coronado Press, 1977), 234. 50 Ruy Gonzales de Clavijo, Embassy to Tamerlane 出使帖木儿汗国 (London: Harper and Brothers, 1928), 235. 51 Ibid.同上, 288. 52 Joseph R. Strayer, The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中世纪词典(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and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6). 53 Cameron, Barbarians and Mandarins野蛮人和官老爷, 42. 54 Dawson, The Mongol Mission蒙古传教记, 21. 55 Aziz S. Atiya, History of Eastern Christianity东方基督教史(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56), 263. 56 Heinrick Dumoulin, Christianity Meets Buddhism基督教遇到佛教(La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1974), 63-65; 72-73. 57 Gantzhorn, The Christian Oriental Carpet基督教的东方地毯, 15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