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坊之岬海战: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型海战

1945年4月7日

坊之岬海战是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型海战。大和号战舰与护卫舰共9艘作为水上特攻部队,与美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机展开战斗。

最后包括大和号在内共6艘战舰被击沉。

背景

太平洋战争末期的1945年春,日本联合舰队已丧失了大部分主力舰艇。自大和舰以下,残存的舰只因为燃料不足的原因无法行动,皆滞留于广岛吴市军港。因为当时计划优先生产特攻兵器海龙(日语:海龍(潜水艇))和震洋,大型军舰的修理被迫推迟。针对这个方案,海军中将伊藤整提出了优先修理军舰的方针,从而和海军次官井上成美对立。最后,按照伊藤的要求,战舰“大和”和“榛名”在吴工厂、“长门”在横须贺进行修理。

3月末,美国和英国的舰队聚集在了冲绳本岛,联合军开始筹划冲绳诸岛的进攻计划,进行登陆日本的最后阶段。日军为阻止盟军登陆日本本土,发动冲绳防卫战天一号作战,作为菊水特攻作战的一部分,以大和为中心的舰队应向冲绳海进击。

3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命令包含战舰“大和”在内的第一游击部队进行出击准备,以配合航空攻击,并将这个作战命名为“天一号作战”。

作战计划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立案,大和号与其舰队向冲绳本岛突入,固定炮台成为海岸炮进行炮击,弹药用完后船员再转为陆战队(日语:海軍陸戦隊)与盟军作战,是一个完全不考虑成员生还可能的计划。计划原先预定投入大和号与长门号,但由于位置(长门当时停泊于横须贺)与燃料问题,最后只有大和号可用。当初预定只搭载单程燃料,但海军的补给部门把油罐底部的剩油(通常不计入存储量)搜刮起来,总算凑够了足够往返的燃料。

3月29日,大和号由吴出航往德山附近海域待机。日本人清楚由于美军已取得制空权,无航空机保护的水上部队进行特攻作战必然失败,第2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中将直至最后依然反对作战。4月5日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日语:草鹿能之介)中将坐水上飞机飞来,据说是以“希望(大和)能成为一亿总特攻的先锋(

请成为亿特攻之魁”这话说服了伊藤中将。

4月1日,盟军开始登陆冲绳。日军决定于4月6日发动菊水作战,冲绳的海军陆战队主张打持久战,而内地的大本营则倾向于

包括航空特攻和海上特攻在内的总攻击,双方的意见发生了分歧。第二水雷战队司令部在认定美军具有优势的前提下,制定了作战方针,让可以登陆的兵器弹药人员悉数登陆,作为陆上防卫兵力,余下的分配到水上炮台。

4月3日,第二水雷战队司令部将方针上报到连合舰队司令部,但未被伊藤中将所采纳。包括战舰“大和”在内的第二舰队,最终在司令长官豊田副武的指挥下被确立为水上特攻作战。军令部次长小泽治三郎在得知了这个计划后,以“积极作战是好事,但是现在这已经不能算是作战了”为由,劝联合舰队再做商榷,但最终没有成功。

战斗

出击

4月6日16时、战舰大和所属的第1游击部队于德山海域出击。包括铲鳄号的两艘美军潜水艇于丰后水道发现向南行驶的日本舰队,向美舰队发出通报。

4月7日破晓,日本舰队通过大隅半岛往冲绳行驶。日本舰队中央顺次为矢别、大和,周围1,500米由8只驱逐舰经成轮形阵式,以20节推进。其后驱逐舰朝霜由于引擎故障而脱队。美军的侦察机开始追踪日本舰队。10时、发现日本舰队向西方向前进,11时30分改为直向冲绳前进。

虽然美军握有日本近海的制空权与制海权。但实际上日本第5航空舰队(鹿屋基地)司令长官宇垣缠中将独自命令零战约20架于4月7日担当护卫至上午10时左右。

第1波攻击

察知大和号出击时,负责进攻冲绳的美第5舰队司令长官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上将原意是进行战舰决战,但由于日本舰队其后行踪不明,最终决定由米切尔中将的第58机动部队实行空中攻击。

10时前后,于冲绳以东位置的8艘空母出动数波共约400架的攻击队。攻击队由F6F战斗机、F4U战斗机、SB2C爆击机、TBF攻击机组成。其他支援舰艇则准备于空中攻击失败的时候阻止日本舰队前进。

美军攻击队约花了2小时由冲绳飞抵日本舰队对空攻击射程外集结包围与组织。

第1波攻击队于12时30分开始攻击。日本舰队开始以速度25节作回避行动与对空战斗。大和约有150座对空火器。美雷击机集中向大和左舷发起攻击。12时46分,矢知的轮机部分被鱼雷击中,无法航行。

其后矢知被至少6枚鱼雷与12发炸弹命中。欲救助矢知的矶风亦受到攻击,重创后无法航行。矢知于14时5分沉没。第1波攻击时大和被炸弹2发与鱼雷1枚命中,造成速度下降,舰尾发生火灾。凉月被重创而脱队、浜风沉没。而轮机故障的朝霜

在大和等被空袭之前已经被击沉。

第2波、第3波攻击

13时20分至14时15分间,第2波与第3波攻击队来袭。攻击集中于大和号,大和至少被8枚鱼雷与15发炸弹命中。炸弹造成的损害导至对空射击能力下降,鱼雷集中命中左舷。13时33分向右舷的轮机室与锅炉室注水维持平衡,很多船员不知情而被水浸死。右舷轮机丧失与大量浸水使速度降至10节,低速前进的大和成为鱼雷攻击机的极好目标,攻击集中于舵与船尾。

14时2分,伊藤中将下令弃船。14时5分,大和开始倾覆。伊藤中将与舰长有贺幸作大佐拒绝离舰。14时20分,大和开始沉没。14时23分,大和弹药库爆炸。

爆云于200公里外的鹿儿岛亦可目击到。

(3022N12804E)

30367°N

128067°E)

尾声

16时39分,第1游击部队指挥官下达救助乘员,返回佐世保的命令。在这海战中日本侧大和、轻巡矢知、驱逐舰浜风被击沉、霞与矶风无法航行而自沉。分离行动中的朝霜沉没(全员战死) 。凉月于损失舰首后返回佐世保。损伤较小的驱逐舰冬月、雪风、初霜救助了大和生存者280名、矢别生存者555名,矶风、滨风、霞生存者800名以上,载着生还者返回佐世保。约3,700人战死。

美军机有10架被对空炮火击落,战死者合计12名。有证言说美战斗机用机枪攻击日军海面生存者,但亦有证言说驱逐舰救助生存者期间美军机没有作出攻击。

此次海战期间,日本陆军于冲绳向美舰队发动攻击。4月7日有大约115架飞机向美军舰艇进行攻击,其中大部分为特攻机。

日军在攻击行动中损失飞机约100架。

影响

战舰大和的出击是日本海军最后的大型作战。作战失败等于宣布联合舰队的终结,亦是大舰巨炮时代的结局。残存的舰艇其后几乎没再参与战斗。

凉月只进行了一些应急修理。冬月虽然修理好了,但1945年8月20日于门司触水雷损坏。雪风几乎没有受伤直至战争结束。

初霜于1945年7月30日在舞鹤近海触雷沉没。这是太平洋战斗中第129只,亦是日本最后一只沉没的驱逐舰。而雪风号成为日本海军唯一幸存至战后三十年的战舰,后来于1947年移交中国海军,成为国军阳字号驱逐舰中的一艘舰船--“丹阳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