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系列报道(四)】
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继续实行企业上市全过程奖励,让创新资源要素充分涌动,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
要提前谋划,着力打造“三湖四河”经济观光带(“三湖”就是佛耳湖、增福湖、幸福湖;“四河”就是清潩河、双洎河、小洪河、石梁河);
加快推进增福湖、高铁北站、大周、佛耳湖、产业新城等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长社路提升、铁路物流港等项目建设;
……

2月27日,市委书记尹俊营主持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他强调,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紧抓实抓细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我市要抓好哪些“重点”?
突出智造引领,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把创新能力建设摆在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继续实行企业上市全过程奖励,让创新资源要素充分涌动,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
要把智能化改造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三大改造”项目建设,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要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基础性工程,坚持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两手抓”,围绕“332”产业体系,精准谋划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打造“十百千”产业集群。
要把集约节约用地作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百园增效”行动,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提高亩均效益。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举措,抓住豫沪、豫京合作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北京、上海、深圳3个招商联络处作用,进一步营造全员招商、全年招商的浓厚氛围;要深化对德合作,加快百菲萨铝灰、铝盐渣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引进更多对德合作新项目。
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因素,加快建设素质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县(市)。
持续做靓城镇,以高品质城市建设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品质城市建设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
要把百城提质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立足郑许一体核心区定位,抓住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三年行动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增福湖、高铁北站、大周、佛耳湖、产业新城等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长社路提升、铁路物流港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要把“精美长葛”建设作为重要载体,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以打造“精美长葛”为抓手,坚持品质为上、细节为王,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今年,要重点抓好国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示范县(市)、省生态县(市)、省双拥模范城市、省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要把社区治理作为重要基础,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和完善社区硬软件建设,加快打造15分钟养老圈、健身圈、阅读圈等生活服务圈,夯实城市基层治理根基。今年,四镇四办都要打造1到2个“精美社区”示范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要把双洎河两岸双向贯通工作作为突破口,各镇要加快制订规划方案,谋划实施好沿线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年底要初见成效、形成看点。同时,要提前谋划,着力打造“三湖四河”经济观光带(“三湖”就是佛耳湖、增福湖、幸福湖;“四河”就是清潩河、双洎河、小洪河、石梁河)。
要把“三变改革”作为重要途径,各镇(办事处)要拿出计划方案,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解放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要加快组建三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今年8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要力争突破10万元。
要把乡村建设行动作为有力抓手,坚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统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厕所革命、果树进村等工作,着力做美乡村。
要把强镇扩权作为动力活力,按照“应放尽放、按需下放”原则,把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经济发达镇,切实激发“镇能量”。
强化人才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要着力引进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聚焦“产业链”构筑“人才链”,积极搭建引才平台,持续引进一批企业亟需的高新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团队),提高引进人才与我市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人才作用发挥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双赢”。
要着力引进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要鼓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将他们的理念、智慧和经验带给基层群众,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要加大力度培育本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加快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充分发挥鼎诺种植专业合作社人才(团队)优势,加强学习培训,实现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振兴。
要着力引进和用好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盘活存量,抓好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政策,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确保留得住、用得好。
长葛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丨刘蒙蒙
校对丨铭初 美编丨王锐
值班总编丨赵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