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国元证券成立20周年,中国证券期货行业摄影协会、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摄影报社、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深圳市新视野证券摄影协会、手击影像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国元证券杯“盛世中华 大美河山”全国摄影大展。
大展历时6个月圆满结束,得到证券行业内摄影人和广大社会摄影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7.7万多幅,最终经过初评和专家终审评选,评选出80幅质量上乘的优秀入展作品。
国元证券杯“盛世中华 大美河山”全国摄影大展
入展作品选登
■ 评委推荐

盛世中华 余华强 摄
火树银花铺满天,盛世中华璀璨夜。作者通过合理的快门控制,定格下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以及地面上人群“整齐”地举着手机拍照的场景。整幅画面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氛围。同时,礼花与人群又寓意双关,既象征着盛世景象,又象征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观后让人不由欢欣鼓舞、精神振奋。——胡甲(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电商+直播扶贫助农到田间 杨建峰 摄
盛典 谢剑飞 摄
水上光伏 姚王度 摄
荒漠藏能源 周修建 摄
大国工匠 樊豹声 摄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伍尚星 摄
采菱曲 杨秋红 摄
大山的希望 张朝阳 摄
家园 陈广程 摄
高空作业 陈世丰 摄
八卦城 姚冰 摄
晒纱 郑国恒 摄
云端城市 陶华 摄
彝乡扶贫发校服 李结义 摄
飞越 张敏瑜 摄
车流如织 晏音 摄
暴雨前方的东方巨龙 何卫东 摄
璀璨侗寨 黄建军 摄
大地血脉 滕洪亮 摄
大桥建设者的集体婚礼 李荣伟 摄
北大荒,中国粮 林进春 摄
东达山间的西藏电力大通道 金沙江 摄
城市建筑 石三壮 摄
侗族大歌传承 华亭 摄
对弈 杨洁 摄
风雪枢纽 王福贤 摄
歌唱祖国 张齐 摄
古宅喜事 陈秀玉 摄
光伏让松溪变成了金山 林文强 摄
海天码头 李华琨 摄
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夜景 吴伯锋 摄
黑龙江牡丹江梦幻雪乡夜景 李玮 摄
火龙闹元宵 吴赐欣 摄
吉庆丰年 张煜 摄
加油 刘晓冀 摄
建党100周年 陈章博 摄
金婚 周立春 摄
金龙盘古道 董艳茹 摄
金龙抬头 赵远平 摄
金色的渔港 姜青芳 摄
金色五角星双湖互通 林少涵 摄
科技之光 王爱忠 摄
龙背 蓝美珠 摄
绿色新能源 于传利 摄
梅里圣域 万贲 摄
魅力滨城 王晓阳 摄
南浦牌蚊香 戴应震 摄
宁国暮秋 吴俞晨 摄
鹏城平流雾 郭悦挺 摄
飘然若仙 黄高潮 摄
悄悄话 黎鸣 摄
亲水纳凉时光 朱海华 摄
日照金山 冯荣禧 摄
晒盐 曾美 摄
山路十八弯 史远 摄
山间皮影 张志栋 摄
山下的家园 陈兴华 摄
山雨欲来 刘强 摄
上海百年造船工业 凌立人 摄
设施农业 陈振海 摄
水墨黄山 吴亮 摄
水中花 曹申星 摄
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交 张永林 摄
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发射 于磊 摄
天空之镜 李民 摄
突围 磨桂宾 摄
外滩合影 陈勋 摄
喂,请爱护花草 孙万清 摄
新能源汽车制造 孙琦 摄
幸福海口 林拓 摄
蓄势待发 刘捷凯 摄
雪山脚下 金麟 摄
雪域精灵 程琳 摄
雪长龙 王龙财(中国台湾) 摄
移民新村 祁学斌 摄
义举 廖智辉 摄
渔家多喜事 何兆华 摄
云端线路工 唐顺富 摄
中华国粹 林之江 摄
■ 闲话大展
紧跟网络时代 提升影像价值
▣ 咸小晔
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照片的拍摄与传播都是须臾之间的事。拍摄、编辑、呈现、传播的迅捷及形式的丰富,看似将摄影变得越来越方便,实则对摄影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摄影人应紧抓网络时代传播的特点,重视摄影中的每一个环节,让照片的主题和内涵得以充分发挥,诠释摄影的价值与意义。
拍摄:画面与主题融合
摄影并不是简单的取景、构图、按下快门,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蕴藏着摄影人的情感、思考乃至阅历。将画面和主题巧妙融合,准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关联,能够体现出摄影人的构思能力,从而升华主题。比如,挖掘古村落中潜藏的美好细节,深化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题;记录田园风光和现代景物,传递乡村振兴、和谐共生等思想;通过色相、明度、饱和度的对比,拍摄春日的新绿、夏日的繁花、秋日的落叶、冬日的雪景,表达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将精妙的画面与鲜明的主题有机结合,有望达到见微知著、情景交融的境界。
编辑:手段与方式多样
网络时代,人们被各式各样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挟,而读图是最直观、易于辨识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拍摄完成之后,摄影人首先应根据意图,对海量的照片进行选择与编辑。除了要筛选能够清晰反映主题或事件、代表“决定性瞬间”、具有美感的画面进行构图、色彩、对比度等方面的调整,还要根据受众、传播平台、用途等方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编辑方式。如新闻、纪实题材摄影要以真实性为原则,重点突出被摄主体,不可更改画面内容。而艺术、创意类摄影则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用拼贴、嫁接、填充等方式进行编辑呈现。
传播:内容与形式统一
摄影本身即具有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如何达到和谐统一,使观者能够接收到画面传达的信息,需要摄影人准确把握。比如,拍摄一位饱经风霜的人物形象,可以将人物布满皱纹的手进行局部特写,通过简化画面,使得图像语言更易于解析。若要反映体育赛事的激烈,可以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表现。在传播的载体和方式上,网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平台,无论是生活中常用的社交软件,还是专业摄影网站都是可用的载体。比如,发布在社交软件上的照片,往往需要经过压缩,损失一部分像素,但可以提升摄影人与读者的互动。参加专业展览、评选所用的照片,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则需要尽可能放大细节,使其更具视觉吸引力。对于较为复杂的题材,摄影人也可利用组照的形式丰富人物形象及事件表达……发挥摄影传播的正面价值,在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营造多元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一幅照片公之于众的过程中,拍摄、编辑、传播三个环节不仅缺一不可,而且相辅相成。对于摄影人而言,需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取最适切的形式和手段,同时提高自身素养、丰富拍摄经验、积淀生活阅历,让自身的摄影具有更深层次的价值与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