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作者:中英文翻译

作 者 :谢 小 贝

编 审 :姜 新 生

所 在 地:

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一、姜鸿起烈士简介

姜鸿起,男,汉族,1920年6月21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12岁创办贫民小学,两间旧房作教室,一扇木门当黑板,学生垒砖为桌凳,树枝划地写字以代笔,凭一颗赤诚爱心和毅力教村上贫苦孩子识字明理。

姜鸿起家很穷,靠母亲乞讨为生,但在伯伯的资助下,他得以在扶沟县城求学。在校期间,姜鸿起受到学校进步老师的影响,开始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加入共青团并于1937年参加中共扶沟县抗日干部培训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经彭雪枫将军推荐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次年毕业被分配到被誉为彭雪枫治军“三件宝”之一的《拂晓报》,担任一版记者、编辑、校对、刻印等。在党组织和彭将军的关爱、呵护、培养下,姜鸿起成为一位出色的办报骨干。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新四军路东支队政治部拂晓报社全体工作人员留影,1939年12月于皖北涡阳新兴集。前排左起:姜鸿起、杜百根、王少庸(社长)、单斐、李发海。后排左一起:李波人、陈阵、庄方、刘秉衡、钱申夫。

拂晓报社除日常出报外,还出版《拂晓报每日电讯》《拂晓副刊》《拂晓汇刊》《拂晓丛刊》《拂晓专刊》《拂晓画报》《拂晓文化》《拂晓木刻》等刊物。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彭雪枫将军视新闻舆论工作为不可替代的特殊武器,称"一支笔胜过2000支毛瑟枪,《拂晓报》为党的一支铁军,其威力赛过千军万马”。1939年,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等分别为《拂晓报》题词。1940年,《拂晓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万国报刊博览会”上,姜鸿起的刻版艺术享誉世界。

姜鸿起在拂晓报社工作了6个年头,为中共的抗战事业呐喊助威,功不可没,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1945年,姜鸿起任豫皖苏三地委秘书,1946年至1948年,姜鸿起被豫皖苏军区派到扶(沟)太(康)西(华)城关区,任区委书记、政治委员,分别兼任中共黄泛区特工委指导员、白潭区和吕潭区区委书记,带领扶太西人民与当时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及残匪进行坚决斗争。

1947年6月至12月,国共两党战事在黄泛区形成“拉锯”状态。姜鸿起带领官兵在艰难险恶环境中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联合豫皖苏区独立旅参战,消灭了敌人的主力。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解放军报社原秘书长、图书收藏大家陈锡祥认真搜寻姜鸿起研读过的书。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北京云信总公司董彦韬、李云峰总经理,姜一平馆长与姜新生同志欣赏姜鸿起研读过的书。

1948年6月5日,姜鸿起和扶沟县城关区政府、区武装中队50多人在扶沟县城内剿匪后宿营于城南小何庄。太康县匪首郭馨坡部率匪徒300余人来扶沟县抢劫,于拂晓时向我偷袭,姜鸿起为掩护战友转移,临危不惧,选择“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鸣枪将敌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光着膀子,边打边走,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因弹尽援绝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姜鸿起烈士使用过的物品。

姜鸿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呕心拂晓、浴血中原”。为了保卫扶、太、西,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在敌人心脏里战斗了3个春秋,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最后一滴鲜血洒在了抗日、解放战争的疆场上,殷红了他无比眷恋的家乡故土。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姜鸿起是久经战火考验的优秀革命战士、共产党员、媒体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的伟大人格和卓越功勋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彭小枫上将(左后:姜新生)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领导成员合影留念。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姜新生、姜一平等应邀到团中央、青少年部李部长家汇报纪念馆工作。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团中央、青少部李部长莅临纪念馆指导工作。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2019年8月27日,周口市委常委、市军分区政委孙先振,扶沟县长张颖波陪同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将军一起来到纪念馆,对传承红色历史基因,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扶沟品牌”寄予深情厚望。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2019年9月26日,田仁德、孙南京、杨廷欣、孙临平4位将军参观和题词。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2019年11月14日,张颖波县长陪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宫武及市检察院机关干警一同前往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革命烈士砥砺奋进、英勇抗争的光辉历程。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2020年6月9日,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李鑫将军一行到扶沟县革命老区参观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河南省军区办公室参谋王根成,周口市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李杨,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闫忠玉陪同参观。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上图:2020年10月14日,县委书记张颖波、县长崔卫国,带领新到任的县委、县政府领导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

二、纪念馆建立情况和布展内容

1962年春,中共扶沟县委、扶沟县人民政府在“扶沟县烈士陵园”为姜鸿起烈士修墓、立碑;1997年中共扶沟县委宣传部在太康营村姜鸿起烈士墓前立碑;2014年姜鸿起烈士纪念馆落成,占地13亩,由“陵园”“展览馆”“百将敬书姜鸿起碑林”“百位将校军官社会知名人士为姜鸿起烈士作诗、题词碑廊”“国防教育园”“鸿起路”“樱花园”7个部分组成。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展馆约300平方米,馆内陈列有姜鸿起烈士生平事迹的图书、图片、遗物等数百件。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广场四周建立的巨型五彩石碑上镌刻着彭小枫上将2015年8月9日为姜鸿起烈士题写的“呕心拂晓浴血中原”八个金箔大字。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院中央座落着姜鸿起烈士汉白玉雕像。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整馆建设等耗资500多万元。

百位将军、知名人士为姜鸿起烈士题词、作诗、撰文:

上将 刘振华(革命烈士英名千古 向革命烈士姜鸿起同志致敬)、谷善庆(题书匾额:姜鸿起烈士纪念馆)、隋永举(丰碑长在 英魂永存)、张志坚(亦文亦武 爱民报国)、方祖岐(民族正气 浩然长存)、钱国梁(桃花红雨英雄血 碧海丹霞志士心)、刘永治(发扬长征精神 实现中华梦想)、彭小枫(呕心拂晓 浴血中原)。

中将 李宣化(豫东大地酒热血 烈士精神砾古今)、王洪福(民族正气 浩然长存)、王福义(烈士垂千古 精神育后人)、兰保景(继承英烈志 接力绘宏图)、郭锡章(文武兼备一代英才 功垂祖国泽被中原)、臧文清(碧血丹心照青史 壮歌洪气贯长虹)、赵太忠(发扬抗战精神 振兴中华民族)、潘瑞吉(拂晓报英烈 扶沟人楷模)、邱金凯(继承先烈遗志 弘扬革命精神)、徐承云(光辉齐日月 身影耀河山)、范印华(壮士英名昭日月 拂晓精神砺后人)、王登平(先烈为民族捐躯 祖国为英雄立碑;拂晓星辰永远闪耀;拂晓之歌;姜鸿起英雄中队;学习姜鸿起模范中队;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少将 彭勃(正气行天地 品行启后代)、胡奇坤(宁死不投降)、杨子才(祝贺姜新生同志编著的佳作《呕心拂晓浴血中原》出版:学习先烈,献身卫国,不忘初心,服务人民;作诗:《五岳垂泪祭英魂》)、沈怡炎(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志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民裂)、刘德明(英雄已逝 精神永续)、吕振林(光辉齐日月 身影耀河山)、于承海(厚德载物)、佟喜刚(倚天砺长剑 丹心照汗青)、戴玉富(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军人楷模民族光荣)、曹云中(壮志凌云 名垂千古)、李炳彦(不忘历史 开拓未来)、张晓剑(浩气千古长存 英名万代流芳)、王海棠(牢记初心使命 争做时代新人)、阚士英(凌云壮志)、田仁德(丹心照日月 风范励后人)、乔永立(忠诚彪千秋 英雄铸丰碑)、李文朝(厚德载物)、万忠林(鸿起精神 永放光芒 ; 铭记历史 警示未来)、戴云鹏(正气千秋)、孙临平(鸿鸣拂晓 大吕黄钟;诗《总觉得你还在》)、王文杰(光前端赖子孙贤 裕后全凭宗祖德)、李钟铮(继承先烈遗志 当好英雄传人)、孔令义(也不知哪年哪月哪天,我忽然发现自己这一辈子,怎么有幸与英雄相牵相伴。我庆幸,一生与英雄结缘;我自豪,一路与英雄相伴;为英雄讴歌,要为英雄礼赞,是我终生的心愿!)、郝湛秋(巍巍青山志 拂晓展鸿图 浩浩黄河水 起笔书人生)、刘来运(军魂•永远忠于党)、孙南京(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前言)、杨廷欣(鸿起骨风昭日月 扶沟沃土育英贤 “百将敬书姜鸿起碑林”前言)等。

社会知名人士题词……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三、有关部门对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命名情况

2018年前后,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少先队重点课题”(中国少工委命名的全国40个之一),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入选河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巜传承红色文化 争做红色传人》,“周口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扶沟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兵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扶沟县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红色教育研究基地”“扶沟县新四军研究会”“扶沟县爱心协会志愿者活动站”“姜鸿起书画馆”。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2018年3月经团市委和县教育局批准,扶沟县实验中学、扶沟县新村小学先后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姜鸿起中队”“姜鸿起中队教育活动基地”。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2019年11月9日,扶沟县宣传部、武装部携手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打造“扶沟县军史馆”。

解放军报社全媒体部主任姜新生同志编著的《呕心拂晓浴血中原》一书于2017年6月21日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隆重举行了首发仪式。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四、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步入“精雕细刻”阶段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截止目前,参观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的人数已达数万人,成功接待百余个团体。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将军,原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相关单位的田仁德、孙临平、孙南京、杨廷欣、李鑫将军,河南省军区、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等有关负责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启民等领导莅临参观指导,“百将敬书姜鸿起”等,成果超出预期。

著名军旅作家、诗人、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吴纪学和解放军报社全媒体部主任姜新生著《鸿飞霞起》(儿童文学,16000字)入选《红色英雄丛书》(20部之一),并于2019年8月5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媒中心“中国军网”发表。

开馆以来,通过公开征集“红色文物”等公益活动,纪念馆增加了姜鸿起办报使用过的数盏煤油灯、刻字笔、钢板、腊纸、印刷机,姜鸿起刻写的《拂晓报》一版,姜鸿起研读过的中外名著50余部(民国前后出版物),姜鸿起当年使用过的枪械、军刀、望远镜、照相机、马蹬、马鞍、军毯等。“手卷”式巨型汉白玉雕件上雕刻着著名书法家李旭书扬子才将军为姜鸿起烈士作诗“五岳垂泪祭英魂”,在“呕心拂晓浴血中原”五彩碑底座上镶嵌了汉白玉“战争故事画像”浮雕,“百将敬书姜鸿起碑林”,“致敬英模10位挂像 英模画像”矗立于广场两侧,王登平中将题书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两个巨型红色灯箱悬挂在纪念馆大门两侧,展厅“影璧墙”上轮换悬挂著名书画家们所书5位上将的题联,编撰《姜鸿起的故事》,工作人员着新四军服装上岗,“纪念姜鸿起烈士诞辰100周年活动”等,成为推动纪念馆建设迈向“工笔画”的重要里程碑。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为何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

进入“工笔画”阶段,纪念馆建设各方面工作将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

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繁如群星的馆藏,难以一言蔽之,让参观学习者不仅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物证,更是观看了一部中国人民抗战的微缩史。

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