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始人,曾被一代伟人毛泽东称为“人中麟凤”。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就是在他的唱和下发表并轰动重庆各界的。

柳亚子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或注意到,1929年春,柳亚子曾写过一首《悼毛泽东》的诗:“神烈峰头墓台青,湘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
并特别加注:“两列宁”是指孙中山先生、毛润之同志。
1929年春,毛泽东正朱德一起率领红四军主力反围剿,人活得好好的,柳亚子却为何写了这首《悼毛泽东》诗呢?
很显然,这里面有故事。
1929年4月初,红四军前委在瑞金收到了中共中央指令分散红军的“二月来信”。来信是根据共产国际书记布哈林的指示写的。布哈林只有十月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经验,根本不了解中国红军是同农民运动相结合,实行“工农武装割 据”,它不仅能够存在,而且能够发展的情况。在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为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围剿”而撤出井冈山遭到强敌尾追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却认为布哈林对中国农村苏维埃运动的分析是符合中国情况的,于是不顾红四军前委给中央报告提出的建议,再次作出红四军分散的指示及部署:“中央依着六次大会的指示,早就告诉你们应有计划地有关联地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小部队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进行和深入土地革命”,“这次战争中你们所取得的战术仍然是集团的行动”,你们必须“坚决地执行有组织地分编计划”;“中央依据于目前的形势决定朱毛两同志有离开部队来中央的需要。”
为了确保中央决心的贯彻,一方面派中央军事部罗寿南带分编计划具体方案到赣南寻找红四军,以贯彻中央分散红军、朱毛离开部队的决定。
另一方面,致信广东省委说,你们派得力人去找到红四军,贯彻中央分散红军、朱毛来中央的指示,为确保安全通过国统区,转移敌人视线,“现在即设法,由公开的通讯社或报纸向[国内发]消息,说朱毛已经打死,或说朱毛已经[出国]的地方如南洋或安南。”
正是基于中央的这个安排,这个时候,上海《申报》便登出了南昌通讯:“顷据第七师司令部消息,吉潭一战,匪徒被枪及死者五百余人,朱毛或死或逃,正侦查中。”
著名诗人柳亚子,当时从报上得到了毛泽东“已死”的消息,信以为真,大为震惊,仰头向天发问后。于是,便有了开头所说的《悼毛泽东》一诗。
依据史料:《中国共产党重大史实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