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五代十国是我国充满狼烟烽火与诗意的一段历史,李璟和李煜父子是当时的见证者。各大势力征战与诗词发展成为当时的时代特点;其中又以西蜀和南唐的词人较多、水平较高,西蜀有韦庄等人,南唐有冯延巳、李璟父子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后来被收入《南唐二主词》,这也使得南唐除了是五代十国最大的政权之外,还是这一时期最具文艺范的“国家”;特别是亡国后,李煜从花间派的风格转变为语言生动、情感真挚的格调,打破了晚唐以来专写风花雪月的局限,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立国之初,南唐沿袭杨吴旧地,保大三年(945)取闽之镡州、建州等地,后来又灭闽或和南楚,使南唐最强盛时达到三十六个州,成为当时范围最大的政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放在中主李璟身上也很合适,他让南唐领土得到扩张,但却没能很好地守住。
保大十三年(955)十一月,后周开始南征,两国交锋中南唐逐渐处于下风,这也成为南唐由盛转衰的标志,后周显德五年(958),后周取走南唐位于江北的扬州、雄州、海州、楚州、和州、滁州、泗州、濠州、寿州、庐州、泰州、舒州、蕲州、黄州、光州等十五州、共计六十多个县;此后基本上与后周隔长江而治。
采用两都制的南唐,建立后把金陵府为改为江宁府,是为西都,仍以扬州为东都。此次失地后,南唐都城中的东都扬州陷于北周,西都金陵(南京)也因偏于一隅而不利于统治和防守。据说周世宗曾派人对李璟说:我与江南大义已定,但顾虑后世不能容纳你,可以在我在世时修造城隍、整治要害为子孙计。
或许因此李璟动了迁都的心思,这成为迁都的直接原因,但当时迁都也是一波三折,受到群臣反对,只有枢密使唐镐赞同,毕竟当时洪州远没有金陵繁华。后周显德六年(959),洪州治所南昌升为南昌府,成为南唐之南都。建隆二年(961)留太子从嘉(李煜)在金陵监国,李璟迁往南都,事实也是洪州宫府营廨,群臣日夜思念回去,李璟也是后悔不已。
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南昌为都城的历史政权,至北宋开宝八年(975)南唐国破,以南昌为作为都城的时间不过十来年,与洛阳、西安、南京等其他古都的浩瀚辉煌相比这段经历也相对暗淡,但这也成为南昌不可缺少的经历,更充分说明了它在历史上并延续至今的区位优势。
或许以此说南昌是古都有些勉强,但毕竟也有做过都城的事实,其实自西汉得名并成为郡治开始,南昌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至今更是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拥有美好的未来。
都城是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出现的;夏朝是我国都城出现的开端,据不完全统计史上我国有217个都城(含地方政权),其中有很多地方是意料之外的,比如南昌;传统史学按照建都时间的长短来说,只有西安、南京、洛阳、北京这中国四大古都,后来古都这个概念不断得到扩充。
上世纪20年代学术界纳入开封,出现中国五大古都之说;30年代将杭州列为六大古都,未被大众接受;1983年陈桥驿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将杭州列入,六大古都之说获得认可。1988年在谭其骧先生提议下,安阳被认定为古都,有了七大古都之说。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将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形成八大古都之说。2016年10月, 中国古都学研究高峰论坛正式将成都列为中国大古都,全国便有了十大古都。
从中国四大古都到十大古都,古都这个概念不断改变;随着社会认识的发展,古都的阵容再次扩大也不一定,以后某一天,曾做过都城的南昌被定义为古都也是有可能的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