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记 伊尹放太甲

作者:3D音乐完整版
史记 伊尹放太甲

伊尹,名阿衡。相传,伊尹生在伊水流域的有莘国,父母都是奴隶。尽管出身卑微,但伊尹自幼聪慧,勤学上进,还烧得一手好菜。长大后,伊尹在有莘国王宫里做了一名厨师。因为他深谙尧舜之道,所以那些贵族都把自己的子弟交给他,让他代为管教。

汤早就听说过伊尹的大名,他曾经三番两次派人带着礼品去聘请伊尹为自己效力,却均遭到有莘国国王的拒绝。汤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汤派人带了重礼去向有莘国国王求亲,请他把女儿嫁给自己为妃,有莘国国王欣然同意。就这样,伊尹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了商族,受到了汤的重用。

汤临死前,将国政托付给伊尹。按规定,王位应该由汤的长子继承,可长子太丁已经先于汤死去。 于是,伊尹便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王。不久,外丙病死,伊尹只好又立他的弟弟中王为王。可惜,中王不久也去世了,王位便落在了汤的长孙太甲头上。当时,太甲年纪尚轻,为了教导他汲取夏桀灭亡的教训、弘扬汤的功德,伊尹先后写了《伊训》《肆命》等文章,督促太甲遵守先王的法度,治理好国家。

刚开始,太甲还比较勤恳,可不久就懈怠了,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伊尹屡次劝诫无效,只好把太甲软禁起来,流放到桐宫,让他闭门思过,自己代为执政。桐宫是商朝王陵的所在地,汤就葬在这里。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他见祖父汤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非常简陋,而自己奢侈无度,不禁心生愧意。后来,太甲又从守墓人那里了解到汤创业的艰辛和勤政节俭的品德,这使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悔恨。于是,太甲一改往日作风,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关心他人,与人为善。伊尹听说后,立即率人前往桐宫,将太甲迎回国都,把国政大权交还给他。

桐宫

商朝时桐地的宫室,旧址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相传为商汤的墓葬地。后来常用于指遭受贬谪的帝王或软禁帝王的地方。

商都

商朝建立时,定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北)。此后,商朝都城曾多次变迁。据史料记载,仲丁将都城自毫迁于嚣(今河南郑州西北、荥阳东北),河甲将都城自嚣迁于相(今河南濮阳北) 祖一收规她占相迁于邢(今河北耿台), 自邢迁于耿(今山西河津),后又自耿迁于庇(今山东郅城北、梁山西南),南庚将都城自庇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将都城自奄迁于殷(今河南安阳西)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