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庞艺影
京杭大运河嘉兴段历史文化遗存
嘉兴岳王祠

人杰地灵,因为有了大运河。
1983年11月,嘉兴博物馆王兆明先生在建设公社(今属秀州区王店镇)长春村大队旧岳头自然村发现岳加贤家藏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岳氏宗谱》和《金陀祠事录》。
明朝萬曆年間,岳氏後裔岳元声、岳骏声、岳和声一门三进士,在京杭大运河嘉兴三塔塘建岳飞“精忠祠”,又称嘉兴岳王祠。
岳飞之孙岳珂在嘉兴的遗物,旧时有祀岳王的铜爵,洗鹤石池和岳珂亲手种植的鸭脚树等三件宝。
后铜爵曾几次失而复得。到了期間,这尊镌有岳珂亲书“精忠报国”“ 岳珂建造”的铜爵从此在岳王祠消失,不知去向。 “洗鹤石池”道光间归入嘉兴府庙,现放置在烟雨楼宝梅亭西侧。手植鸭脚树原在城南金陀坊岳氏故居。岳氏故居在清代先后归属曹溶“倦圃”、周闲“范湖草堂”。嘉庆年间,二十五世孙岳廷传作歌以志,当时已历七百年。今不详。
祀岳王的铜爵的故事
岳王祠铜爵,口内镌“精忠报国”字,旁镌“岳珂建造”,盖宋阜陵赐恤岳忠武陵所制祠中祭器也。铜爵高约八寸,上镌岳珂书“精忠报国”“ 岳珂建造”八字。说起这尊铜爵,民间还流传 着一段颇为动人的故事。
相传明朝嘉靖年間,岳珂後裔岳维在此一边攻读诗书,一边守护家祠。某日深夜,岳维在睡梦中被一阵人声吵醒,起来一看,只见远处火光冲天,一股海盗正从嘉兴城外沿路抢掠而来。见此情景,他跳起来就往家祠跑,一心只想保住世传的铜爵。可是到了家祠一看,铜爵已经不知去向,这时有个和尚回报他,铜爵是被一个全身武行打扮的女子拿走了。
几经周折,岳维终于找到了她。原来这位女子名李步娇,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乃朝廷名将,也是岳家远亲。那天李步娇带兵去嘉兴一带剿灭海盗,经过嘉兴城西三塔边,特地下马到岳氏家祠拜祀。不想家祠内空无一人,和尚因胆小怕事,都被海盗吓得四处躲藏,那只铜爵竟被弃而不管。李步娇为了不让铜爵落入海盗之手,便带去杭州供奉于岳庙中。
后经杭州府台王大人的协调,那只铜爵又重归嘉兴岳王祠。常言说,天下好事成双,不久在岳维的伯父岳九德的媒介下,李步娇嫁到嘉兴与岳维结为夫妻。岳珂后辈为保护铜爵的这段故事和姻缘,成了传世佳话。
据《岳氏宗谱》记载,岳珂任嘉兴知府时,某日觉察到谯楼更鼓连宵不闻,就向司更者查问。回报说是每夜有五人在此饮酒作乐,自称是岳老爷姻亲,所以不敢打更。岳珂命令如今夜再来立即报告。
当晚,岳珂坐镇清香楼,命提振官二人携府印,二千名兵士持械待命。至时五人果然来到,岳珂即派官兵们前去传唤,让五人来见。五人急忙丢下器物逃窜,从此不敢妄为,百姓得知此事,拍手称快。
岳珂为秀水岳氏始祖,其后裔旧时大都聚居于嘉兴旧岳头村及濮院镇(今属浙江桐乡市)。1983年11月,嘉兴博物馆王兆明先生在建设公社(今属秀州区王店镇)长春村大队旧岳头自然村发现岳加贤家藏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岳氏宗谱》和《金陀祠事录》。经与物主商洽,岳加贤同意捐赠给嘉兴博物馆。
2000年5月,中央电视四频道“天涯共此时”栏目播出“嘉兴濮院岳氏源流”专题片时,对嘉兴博物馆发现和收藏《岳氏宗谱》和《金陀祠事录》也作了详实报道。
附《话说嘉兴大运河》目录:
嘉兴大运河风光(老照片)
申遗 (图文)
漕运(图文)
1嘉兴陡门大桥
2苏东坡三过堂
3项元汴之墓
4嘉兴岳王祠
5嘉兴三塔
6嘉兴三塔护塔纤石
7嘉兴血印寺
8嘉兴茶禅寺
9苏嘉公路一号桥
10嘉兴严家弄
11嘉兴严助墓
12嘉兴月河
13嘉兴唐兰故居
14嘉兴双魁巷
15嘉兴北丽桥
16嘉兴分水墩
17嘉兴中国银行堆栈
18嘉兴端平桥
19嘉兴杉青闸、落帆亭
20嘉兴文生修道院
21嘉兴杉青闸遗址
22嘉兴长虹桥
23嘉兴一宿庵
24嘉兴运河风光
25嘉兴运河寺庙
26嘉兴大运河水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