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苛责救女童者手近隐私部位,如此角度清奇的诛心何其脏也,令人齿冷

苛责救女童者手近隐私部位,如此角度清奇的诛心何其脏也,令人齿冷

(IC photo/图)

“角度”通常是个好东西,因为它让我们看得更深刻,但“角度”一旦被滥用,就会出现闹剧。

据报道,8月20日,安徽省凤台县,一名女童不慎头部卡入小区铁门空隙中进退不得,热心市民高先生帮助女童从铁门中脱困。高先生将救人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却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他在救人中,手部靠近女童隐私部位,“救人是好事,手确实应该把双腿抱起或者下来一点都好,否则真的容易引起误会”。高先生感到很委屈但问心无愧,他说自己也有儿女,救人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如果心中有鬼, 就不会让人拍下这个过程,还发布到网上了。

这样的大实话,说得无奈而悲凉。但微博上,某些观感清奇者依然执著于自己的独特发现,大加论证和“提示”,希望人能够在危急关头精准地掌握被救者的可触碰部位,避免好心办坏事。

显然,他们故意忽略的是常人的力有不逮:身无长技的凡人救人时,由于外部条件和自身能力所限, 加之情况紧急, 无法把回避某些所谓的“雷区”放在最优先的考虑。因救人心切而“手忙脚乱”,才是凡人的正常表现。要求救人者面对命悬一线的对象,既要救得人命,还要救得“漂亮”“干净”,这是对“超人”的要求。而常识告诉我们,“超人”是不存在的。

好好的一条让人看了回肠荡气的救人视频,就这样被看出了性别问题、看出了道德问题、看出了风化问题。这得戴多歪的眼镜才能做到?这已经是诛心了。

某些人凭借着神“角度”硬是把热心市民的正常行为解构为手势不正确,这要是再往深处追的话,那简直就是思想不正确的典型案例了。真该祝贺一下这些一边敲着键盘一边用脑补的“三角尺”对着视频画面反反复复标注的人,你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找到了针对一个侠义之士的教训方式,这样更加显得你们与众不同。

应该说,这些人的“提示”很有技巧:在承认救人动机纯善的前提下,摆出一副道德判官的姿态来说三道四,以此博得他人的关注。

好在微博里的多数网友并不这么看。一位网友的怒斥很能说明多数人的正常反应:心是脏的,看什么都脏,妇科里面还有男医生呢,要不要拉出来声讨?

这个话题,我上小学的时候,还真的关切过。因为父亲在医院上班的缘故,我很早就意识到男医生在某些时候的“不便”。但无论是我的父亲还是他的同事,以及我后来接触过的一些医生,都从科学的意义上解释了男医生出现在某些场合的正当性。

一个小孩的无意识想法当然可以原谅。而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躺在部队医院的病床上,接受女军医的肠镜检查,这样的经历更让我明白,在救死扶伤的问题上,只有道义和责任,并无某些人想象的“不方便”“不适”。心干净了,看事物才干净。

这个话题并没有扯远。因为要求妇科绝对不能出现男医生这种事现实中是有的——本质上和要求救人者把手放放好,别误碰不该碰到的地方一样,都是对道义和责任的苛责,甚至是歪曲和污名化。

然而,要是事事、处处都要求绝对的“手势正确”“性别正确”,那最好搬到太空去生活,那样准能离开很多“不便”。可惜目前还做不到,就只能请这些人“落地”做一个想法比较纯粹的人咯。

由一些人的特殊“角度”问题想到“授受不亲”这个词。我们都能懂这个词的由来,以及它在历史长河里受到的尊崇和冲撞。幸亏我们和热心市民高先生活在当下,不是在古代,否则的话,我们这些支持高先生、妇科男医生的人,或许会被卫道士打肿屁股。

当然,有些人未必要做新卫道士。而是他们习惯了“反过来看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苛责凡人英雄在壮举中的道德表现,以至于非要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事,把一个高光时刻辨析出灰暗的一面不可,有时会成为一种“时尚”。

多年前,在广州,家住楼顶的一姑娘发帖转租房屋,不曾想“租房客”伤人劫财后,还意图强奸。劫匪关闭的一扇窗引起了近邻小黄的注意,遂让另一邻居报警,随后,警方抓获劫匪。事后,小黄被一些网友怀疑系长期偷窥该姑娘的人,并展开了一番“推理”。小黄深感委屈。诚然,某些“推理”确实很精彩,但把没有证据的事拿来评判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的人品,既不合乎规则,也不合乎常识。随意编排和“挖掘”,只能让凡人英雄冷了血寒了心。

可笑的是,某些人明明是常识的营养不良者或是常识的背叛者,还意图以此占据高人一等的位置,去证明别人的不堪,衬托自己的高明和“永远正确”。他们对英雄事迹和遇困者的遭遇本身并不共情,而只是对莫须有的“疑点”兴奋。

我们当然不必把侠义者捧上神坛,饰以“完美”。但比“有价值的发现”更有价值的是,人们更应该在公共评价中保持常识和敬畏感,而不是意气用事、信口开河。 这是呵护真相和体面的必要方式。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