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苛責救女童者手近隐私部位,如此角度清奇的誅心何其髒也,令人齒冷

作者:南方周末
苛責救女童者手近隐私部位,如此角度清奇的誅心何其髒也,令人齒冷

(IC photo/圖)

“角度”通常是個好東西,因為它讓我們看得更深刻,但“角度”一旦被濫用,就會出現鬧劇。

據報道,8月20日,安徽省鳳台縣,一名女童不慎頭部卡入小區鐵門空隙中進退不得,熱心市民高先生幫助女童從鐵門中脫困。高先生将救人視訊釋出到網上後卻引發争議。有人認為他在救人中,手部靠近女童隐私部位,“救人是好事,手确實應該把雙腿抱起或者下來一點都好,否則真的容易引起誤會”。高先生感到很委屈但問心無愧,他說自己也有兒女,救人的時候根本沒想那麼多,如果心中有鬼, 就不會讓人拍下這個過程,還釋出到網上了。

這樣的大實話,說得無奈而悲涼。但微網誌上,某些觀感清奇者依然執著于自己的獨特發現,大加論證和“提示”,希望人能夠在危急關頭精準地掌握被救者的可觸碰部位,避免好心辦壞事。

顯然,他們故意忽略的是常人的力有不逮:身無長技的凡人救人時,由于外部條件和自身能力所限, 加之情況緊急, 無法把回避某些所謂的“雷區”放在最優先的考慮。因救人心切而“手忙腳亂”,才是凡人的正常表現。要求救人者面對命懸一線的對象,既要救得人命,還要救得“漂亮”“幹淨”,這是對“超人”的要求。而常識告訴我們,“超人”是不存在的。

好好的一條讓人看了回腸蕩氣的救人視訊,就這樣被看出了性别問題、看出了道德問題、看出了風化問題。這得戴多歪的眼鏡才能做到?這已經是誅心了。

某些人憑借着神“角度”硬是把熱心市民的正常行為解構為手勢不正确,這要是再往深處追的話,那簡直就是思想不正确的典型案例了。真該祝賀一下這些一邊敲着鍵盤一邊用腦補的“三角尺”對着視訊畫面反反複複标注的人,你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且找到了針對一個俠義之士的教訓方式,這樣更加顯得你們與衆不同。

應該說,這些人的“提示”很有技巧:在承認救人動機純善的前提下,擺出一副道德判官的姿态來說三道四,以此博得他人的關注。

好在微網誌裡的多數網友并不這麼看。一位網友的怒斥很能說明多數人的正常反應:心是髒的,看什麼都髒,婦科裡面還有男醫生呢,要不要拉出來聲讨?

這個話題,我上國小的時候,還真的關切過。因為父親在醫院上班的緣故,我很早就意識到男醫生在某些時候的“不便”。但無論是我的父親還是他的同僚,以及我後來接觸過的一些醫生,都從科學的意義上解釋了男醫生出現在某些場合的正當性。

一個小孩的無意識想法當然可以原諒。而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經躺在部隊醫院的病床上,接受女軍醫的腸鏡檢查,這樣的經曆更讓我明白,在救死扶傷的問題上,隻有道義和責任,并無某些人想象的“不友善”“不适”。心幹淨了,看事物才幹淨。

這個話題并沒有扯遠。因為要求婦科絕對不能出現男醫生這種事現實中是有的——本質上和要求救人者把手放放好,别誤碰不該碰到的地方一樣,都是對道義和責任的苛責,甚至是歪曲和污名化。

然而,要是事事、處處都要求絕對的“手勢正确”“性别正确”,那最好搬到太空去生活,那樣準能離開很多“不便”。可惜目前還做不到,就隻能請這些人“落地”做一個想法比較純粹的人咯。

由一些人的特殊“角度”問題想到“授受不親”這個詞。我們都能懂這個詞的由來,以及它在曆史長河裡受到的尊崇和沖撞。幸虧我們和熱心市民高先生活在當下,不是在古代,否則的話,我們這些支援高先生、婦科男醫生的人,或許會被衛道士打腫屁股。

當然,有些人未必要做新衛道士。而是他們習慣了“反過來看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苛責凡人英雄在壯舉中的道德表現,以至于非要把一件事說成另一件事,把一個高光時刻辨析出灰暗的一面不可,有時會成為一種“時尚”。

多年前,在廣州,家住樓頂的一姑娘發帖轉租房屋,不曾想“租房客”傷人劫财後,還意圖強奸。劫匪關閉的一扇窗引起了近鄰小黃的注意,遂讓另一鄰居報警,随後,警方抓獲劫匪。事後,小黃被一些網友懷疑系長期偷窺該姑娘的人,并展開了一番“推理”。小黃深感委屈。誠然,某些“推理”确實很精彩,但把沒有證據的事拿來評判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者的人品,既不合乎規則,也不合乎常識。随意編排和“挖掘”,隻能讓凡人英雄冷了血寒了心。

可笑的是,某些人明明是常識的營養不良者或是常識的背叛者,還意圖以此占據高人一等的位置,去證明别人的不堪,襯托自己的高明和“永遠正确”。他們對英雄事迹和遇困者的遭遇本身并不共情,而隻是對莫須有的“疑點”興奮。

我們當然不必把俠義者捧上神壇,飾以“完美”。但比“有價值的發現”更有價值的是,人們更應該在公共評價中保持常識和敬畏感,而不是意氣用事、信口開河。 這是呵護真相和體面的必要方式。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伍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