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属于闽南地区,又叫“鹭岛”,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旅游城市。厦门分为岛内和岛外,岛外4个区,岛内两个区,一般我们去厦门旅游都是到岛内。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晚上在会展中心等海边可以看到金门的灯火。厦门充满了文艺气息,被尼克松称为“东方夏威夷”。

厦门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比较出名的景点有鼓浪屿、南普陀和厦门大学。记得以前在厦门,经常去厦大和南普陀玩,然后再到轮渡坐船去鼓浪屿走一圈。那时候去鼓浪屿只要花8元的回程船票。从鼓浪屿坐船回来后,就会跟朋友一起穿过轮渡的地下通道来到台湾街吃一遍各种美食。然后再穿过第八市场去坐BRT回穆厝。
一晃离开厦门已经好多个年头,朋友一直叫过去那边玩,我姐也还住在厦门,但是都没有时间过去,今天就盘点下在厦门时候我所了解的美食。
<h1>一、土笋冻</h1>
土笋冻我相信很多没去过厦门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土笋冻,起源于泉州,但是在厦门非常常见,以前经常会看到一些阿姨挑着保温壶卖土笋冻,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思明北路那里有一个老阿姨卖的土笋冻,经常卖到晚上十一二点,那时候在附近上班,经常下班了就会在那里买土笋冻吃。
土笋冻据说是郑成功发明的,它含有胶质。主要原料是海里面的一种蠕虫,好像就是沙虫,经过熬煮,沙虫体内的胶质溶于水中,之后冷却凝结成块状。做好的土笋冻需要放在冰箱里,防止融化。土笋冻食用的时候,配上一些酱油、陈醋和蒜蓉,撒上一点香菜和酸萝卜非常好吃。有口味比较重的,可以尝试多放一点芥末。
<h1>二、炸五香</h1>
炸春卷好多地方都有,但在厦门是叫炸五香。炸五香是福建的一种传统小吃,厦门很多早餐店都有做。以前在穆厝和江头后埔住的时候,我早餐经常会吃一碗稀饭,然后煎一个咸鸭蛋,点一点小菜,再来一根炸五香,想想那时候的早餐是真的丰盛,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炸五香采用炸氽法制作出来,油炸的时候,生坯要慢慢放入油锅内,油炸时候要不停翻动,让其受热均匀。炸好的五香,外观呈赤褐色,鲜香酥脆,非常可口。吃一小块五香,再来一口稀饭,美味啊!
<h1>三、海蛎煎</h1>
海蛎煎就是海蛎煎蛋,这是一道闽南地区、台湾地区以及潮汕地区经典的美食。潮汕一般称为蚵仔煎。食材主要以海蛎、鸡蛋、地瓜粉为主,制作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基本上看下网上的教程,在家也都可以做出来。味道非常的好,厦门除了海蛎煎,还有一个苦瓜煎,也是特别好吃。
这道菜具体起源哪里,我不大清楚,但是在厦门时候经常会吃到,我自己也很喜欢。以前在穆厝,和一起跑业务的朋友吃饭,那时候在吉家家世界做建材,跑业务没什么钱,三个人一起吃快餐,每个人点一个菜。经常就会点海蛎煎,好像是七块钱还是八块钱一盘,现在可能要十几块钱一盘了吧,真想回去再一起吃一次。
<h1>四、花生汤</h1>
花生汤说是厦门的特色小吃,其实也不尽然。它属于福建闽南地区的一道传统名点,制作的主要食材是花生、鸡蛋和白糖。其主要食材有花生、鸡蛋、白糖等。做法是先将花生米用开水浸泡后去膜,然后加水,放入砂锅内用小火熬煮,慢慢熬至花生烂透为止。食用的时候,可配一些甜咸点心。做好后的花生汤,花生仁酥烂入口即化,汤色乳白,清甜爽口。
话说厦门的黄则和花生汤比较出名,忘记那时候有没去吃过。我一直以来都是喜欢走街串巷吃一些小店的美食,十多年前,那时候也穷。印象很深的是,厦门随处可买的银鹭花生牛奶,刚开始去厦门的时候还吃不习惯,后来慢慢喜欢了那种味道,刚到广东,还挺怀念银鹭花生牛奶的味道。我爸吃不来,可能对里面的某种成分过敏。吃完了花生牛奶,还会把那个罐子用来当烟灰缸,非常方便。
<h1>五、面线糊</h1>
面线糊是在厦门吃得非常多的一种小吃,由细面线和番薯粉制作而成。那时候我爸住后坑,我过去他那边玩的时候,晚上他加班,我就会打包一份面线糊回去。好像在第八市场那边有一家很出名,早上去吃过一回,特别多的人,可以加各种配料,比如大肠、小肠、虾仁、卤蛋、香肠等。
厦门的面线糊味道有点像我们老家的油面,这也是我和我爸喜欢的原因。后坑那家不知道现在还有没在开,有回去厦门,一定要去看看。还有思明南路那里也有一家,晚上一二点都有在做,味道都差不多,可能就是配料有点不一样。在东莞这边,我也在潮汕人开的特产店里买过那种细的面线,可是没办法复制出来厦门吃的味道。
可能我说的这几种小吃,并不完全能代表厦门的小吃,还有沙茶面、同安封肉、姜母鸭、烧肉粽、鸭肉粥等等。但这几种小吃,在厦门非常的常见,也很容易吃到。还有路边的金包银、关东煮、麻糍,老奶奶卖的咸豆花,有去厦门旅行的朋友可以找机会尝尝。
厦门还有好多海鲜,味道好价格也便宜。穿街走巷那些不起眼的小店,总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在厦门,你可以放心地品尝各种各样的美食,不用担心被宰。
篇幅有限,对于厦门的小吃,今天暂时盘点这五种,有没讲到的,欢迎在评论里帮忙指出来。最近继续盘点各地的美食小吃,有喜欢的可以关注后面的更新,看看有没你家乡的美食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