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王朝,王莽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不但没有收到效果,反而使天下百姓更加困苦,百姓没有活路了就只能起来造反,在造反的军队当中有一支叫做汉军的武装力量,是由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跟他的哥哥刘伯生领导的

王莽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这支起义军,直到这支队伍一路势如破竹,斩杀甄阜、梁丘赐,进围宛城,并且在军中立了皇帝之后,王莽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王莽召集了全国的精锐部队,号称百万,浩浩荡荡的出征,队伍当中不仅有士兵,还有很奇特的一点是还有野兽,后汉书中称这次出征为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可见声势之浩大
当时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伯生正在攻打宛城,主力部队都在宛城,刘秀所在的昆阳兵力薄弱,不到一万人,当听到王莽的百万大军即将来临之时,城中的将领都主张逃跑,这时候刘秀就说不能逃,现在本来人数都不多,一逃跑人就分得更散了,但是大家都不听他的,都认为守不住,都想逃,不过动作没人家快,很快王莽派来的大军就将昆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想逃都逃不了,这时候大家就又想到了刘秀,希望刘秀出来想办法,刘秀就对大家说出去搬救兵,于是刘秀就带着13骑突围而出去搬救兵
这边王莽的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已经把昆阳城围了个结结实实,城中的主帅王凤等人,本来就想逃跑的,只不过动作没人家那么快,没来得及逃,眼看现在被大军围困,刚开始还据城抵抗,后来实在不行了,就乞求投降,我们不打了,我们投降,但是奇葩的事发生了,按理说对方都不抵抗了,都主动投降了,总该是件好事,不仅兵不血刃地攻下城池,还可以早点到宛城剿灭汉军的主力部队,解宛城之围,但是作为主帅的王邑却断然拒绝了王凤的乞降,为什么呢?按王邑的话说就是“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
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部队,遇到一个小小的昆阳却不能把它攻打下来,这怎么可以,万一皇上怪罪下来怎么办,我的乖乖,王邑就因为这个奇葩的理由拒绝了王凤的投降,命令军队继续打,不准对方投降,这昆阳的守军一看,好家伙,我投降都不让我投降,反正都是死,那肯定是要拼死守城,万一等到刘秀搬来的救兵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奋勇作战,王邑的百万大军竟楞拿不下这小小的昆阳城。
而这时候的刘秀也成功地搬来了救兵,内外夹击,竟然打得王邑的军队大败,王邑本人带着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离战场,这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本来的大好局势,就这么荒唐的给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