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里归乡遇大爱!宁夏一入境小伙写信感谢工作人员

  “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亲切关怀与温暖,正是有你们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严防死守和付出,才有海原至今没有一人被感染的‘战绩’,谢谢你们……”10月30日,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当天,归国回到家乡海原县的小伙子闵虎,将一封饱含真情的感谢信发给海原县三河宾馆医学观察点负责人,字字饱含浓浓感激之情,也深深鼓舞着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闵虎在感谢信中说:“在我到达银川时已是深夜,你们没有任何怨言,派出车辆和人员披星戴月将我接回海原。14天里,你们每天几次测量体温和询问身体状况,每天准时提供三餐,顿顿都不重样,提醒我及时用餐,还嘘寒问暖,尽最大努力满足我的生活需求。”

万里归乡遇大爱!宁夏一入境小伙写信感谢工作人员

感谢信让工作人员深受鼓舞。

  9月30日,闵虎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起程回国。他在一家中资钻井企业工作,因工作忙碌,离开祖国已整整一年。当天入境广州后,他按规定履行国内疫情防控要求。10月15日20时许,闵虎飞抵银川河东机场。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后,23时许,已在此等候三四个小时的海原县疫情防控人员将他接上了负压救护车,载往海原。

  “回来咧!累坏了吧?”防疫人员一句熟悉的乡音,像一阵暖流顿时袭遍闵虎全身。到达海原县三河宾馆医学观察点时,已是次日凌晨2时15分。适逢降雨降温时期,衣着单薄的闵虎一下车就被冻得浑身发抖,观察点工作人员立即让闵虎穿上已准备好的大棉衣。10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闵虎说:“那一刻,半个月跨国车马劳顿的疲惫,似乎瞬间就褪去了一半。”

  经过登记、流行病学调查、核实信息等疫情防控程序后,医疗观察组姬鹏等工作人员将闵虎带到3楼房间入住。工作人员早已对房间进行了消杀,换上了崭新的床单、被套,准备了日常用品,还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和满格的Wi-Fi,一切让人“宾至如归”。

万里归乡遇大爱!宁夏一入境小伙写信感谢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为负压救护车消毒。

  一觉睡醒,工作人员为闵虎测量体温、进行医学观察,仔细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又收拾垃圾、消毒。并送来早餐,葱花饼、鸡蛋、泡菜、小米粥,虽然简简单单,但这次归乡不易,这久违的家乡味道让这位七尺男儿热泪盈眶。

  “从入住登记、体温检测、核酸采集、心理疏导、伙食供应等你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我都能感受到你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隔离人员的关心照顾。虽然你们身着防护服看不到你们美丽的容颜,但为你们平凡而伟大的背影点赞。”闵虎在感谢信中情真意切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医疗观察组组长姬鹏,自今年8月7日进入三河宾馆医学观察点开展工作以来,一直坚守一线,至今已86天没有调休过。“我们对每一个防控环节和每一个服务细节,都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姬鹏说,包括每顿饭菜,都与入住者提前进行沟通,争取做到让每个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万里归乡遇大爱!宁夏一入境小伙写信感谢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医学观察点连夜开展工作。

  工作人员的付出,入住者都看在眼里。疫情虽无情,但人间有大爱,闵虎写道:“你们也有权利留在家里照料自己的家人,但你们却选择勇敢逆行到最危险的防控‘疫’线。希望你们注意个人安全,也祝你们永远平安健康,早日与家人团聚,再次向做出奉献与牺牲的你们说一声谢谢!”

  闵虎告诉记者,因工作关系,他已往返国内外不同国家13年了,“当疫情结束,当春暖花开,我一定把我的这段经历,告诉国内外的所有朋友,告诉他们,我们的国家有多么强大,这些逆行者有多么伟大和可爱。”

  据了解,海原县共有海兴开发区大转盘、三河宾馆、红宝宾馆等5个医学观察点,共有房间900余间。目前启用的大转盘和三河宾馆2个医学观察点,自疫情发生以来共入住过医学观察人员3000余人。(宁夏日报记者 王文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