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心理医生真的有用吗?

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经常做噩梦,你想了解一下心理医生是否真的能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自己走出来,是吗?

其实,大众对于“心理医生”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电影或电视剧里,影片中的“心理医生”,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是西方的说法,也是中国文化语境下一种通俗的叫法,它是是欧美范畴里的心理咨询师加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是“医生”,只有医院里,才有“心理医生”。

“三甲医院”和精神病院会有心理科门诊,里面的门诊医生,可以理解为”心理医生“,他们会谈时长比较短,通常是采取心理测评诊断和会谈,以西药或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针对心理不健康的人群,也可以针对心理异常的人群。

另外,很多医院的精神科,里面的医生也会接待心理异常的人群,是以开药治疗为主。

由于门诊时间比较短,医院里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时间并不多,通常是诊断后进行药物、仪器治疗,比较简单直接,可能会让“病人”感觉不够温暖。

而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心理正常的人群,其中包括做健康心理咨询和发展心理咨询的人,既可以面对心理不健康的人群,也可以面对心理健康、希望进一步自我发展的人。心理咨询师,是不开药的。心理异常的人,也不是心理咨询师的接待范围。

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

所以,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做心理疏导比较多的,是“心理咨询师”。

可以说,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是服务于不同机构、有着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的两种身份。

看心理医生真的有用吗?

那么,从你的描述中可以发现,你所说的进行心理疏导的“心理医生”,其实是指心理咨询师。而你的问题,其实是:心理咨询有用吗?

心理咨询是否有用,我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来访者的因素。

心理咨询是否成功,来访者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来访者有强烈的改变愿望,更容易成功。因为心理咨询并不是心理咨询师改变你什么,而是心理咨询师引导你去行动,去改变自己。自己的动力,是最重要的。

另外,如果来访者阻抗比较小,比较愿意配合心理咨询师,理解能力比较强,比较愿意行动,也是更容易成功的。

2、咨询师的因素

专业的、胜任的、与咨询者匹配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更有用。

如果咨询师不够专业,或者自身经历与来访者很像,容易掉入来访者的情绪中,这就需要去更换咨询师了。

3、时间的因素

如果只是想靠一次心理咨询来解决问题,这是比较难的。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及来访者的情况,咨询可分为短程、中程和长程的咨询。

心理咨询能不能起到效果,也和时间有关,如果达不到需要的次数,就未必会完全解决心理问题。

针对你本身的情况,需要先进行心理诊断,再去看采取何种手段进行治疗,因为如果已经出现了神经症,仅靠“心理疏导”,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