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川义则,男爵,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陆军大将,曾参加过甲午战争,后担任过关东军总司令,陆军大臣,被誉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生中三杰之一。
01、下图:日军大将白川义则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闸北,威胁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与日军预的期不同,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没有奉行“不抵抗主义“,而是在中央军张治中将军所部第五军和宋子文税警总团的支援下奋起抵抗。
这场局部战争持续了三十余日,由于孤立无援,十九路军最终被迫撤退。
由于前线战势始终不明朗,为了加强指挥,1932年2月下旬,日军正式成立上海派遣军,时任日本军事参议官的白川义则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27日,从东京出发前往上海。29日到达上海,3月1日就任司令官职务。
02、下图:从东京出发的白川义则及其幕僚。
此时的十九路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弹尽粮绝,已经开始被迫后撤。3月3日,十九路军宣布撤退到真如-嘉定线,上海的战斗实际已经终止,白川到上海并没有真的发挥什么作用。日军也无力发动更深入的攻击,双方在列强的“调停“下开始谈判。白川的日常事务,就是为此战中被击毙的日军办理后事。
白川义则有个癖好,酷爱阅兵,属于一有机会就举行一次阅兵的患者。
03、下图:白川义则到达上海后,立刻组织公大纱厂阅兵式。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即所谓的天长节。白川决定,在上海日本租界虹口公园举行一次庆典,以炫耀武力和表达对中国谈判代表的压力。按照他的计划,这次仪式分为两部分,庆祝天皇生日和带有阅兵仪式的祝捷大会。
04、下图:在上海虹口公园准备阅兵的日军
白川义则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个叫做陈铭枢的中国广东人,准备在这次阅兵中要他的性命。
05、下图:陈铭枢和粤军将领黄琪翔,张发奎,叶挺以及郭沫若合影,陈铭枢是左起第二人,他是十九路军的精神领袖。
广东人陈铭枢只负责提供此次活动所需的资金和物资,真正负责制定具体计划的是上海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06、下图:上海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暗杀行动策划人,曾筹划过对包括常申凯在内的多名政要的刺杀行动。王亚樵充分调查了白川义则的行动模式,并根据其警卫方式策划了这次暗杀行动,计划在虹口公园阅兵式之后的天长节庆祝仪式上袭杀在上海的日军高级军政人员。
日军阅兵的虹口公园,在当时属于日租界,只有日本人和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的公民能够入内,王的部下没有符合这样条件的。于是,王亚樵找到了在上海的朝鲜流亡政府高层安昌浩,通过他联络勇士尹奉吉,尹奉吉慨然应允执行这一任务。
07、下图:出发执行任务前照相留念的尹奉吉。
08、下图:攻击发生前一瞬的检阅台,从左到右为日本在沪侨领河端真次,驻上海公使重光葵,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大将,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大将,第九师团师团长植村谦吉中将。
当虹口公园的仪式进行到一半时,白川大将等日本军官走上检阅台。这时把炸弹藏在水壶和饭盒中的尹奉吉也悄然地接近了他们。就在这些日本军政两界的大员肃立高唱《君之代》时,尹奉吉将炸弹投上了检阅台,正落在河端的脚前。因为一个月前有一次被刺杀经历,野村吉三郎大将首先反应过来,但刚刚发出警报,炸弹就爆炸了,画面中的五人无一幸免。拍摄这张照片的上海侨团书记长友野盛也被炸成重伤。
炸弹爆炸后,台上五个人中有四个人被炸飞,只有白川义则还站在台上,但是被炸成重伤。
09、下图:卫兵正在营救台上仅剩的白川义则
随后,尹奉吉被捕。
10、下图:尹奉吉被捕
尹奉吉被日军抓获后坚强不屈,曾试图自杀,但未遂。尹奉吉被押到日本,枪杀于神户。
被炸的白川义则被紧急送医,尽管日本动用了最好的医疗力量,但白川义则除了胸腹部的重伤外,其全身还有若干细小弹片,有些嵌入内脏,手术后情况好转。一个月后,5月23日,白川义则死。
11、下图:日军展示白川义则被炸后的血衣
12、下图:白川义则在病床上,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张照片。
白川义则死后,尸体被运回日本。
13、下图:白川义则的尸体被用龙田号巡洋舰运送回日本
14、下图:尸体达到日本后,车队将其运送至他的住宅
15、下图:日本天皇和皇后送来花圈祭奠白川义则。
狗死了,主人象征性地表达一下惋惜。
16、下图:日本媒体报道白川义则死了的新闻
这次由十九路军的精神领袖广东人陈铭枢出资、上海斧头帮主王亚樵制定计划,朝鲜人尹奉吉实际执行的刺杀行动十分成功。尹奉吉被捕后,日军对其恨之入骨,将其杀害后埋葬在金泽陆军墓地的路面下。1945年日本战败后,韩国政府在他的埋葬地修建了纪念碑,并把他称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壮哉,陈铭枢! 壮哉,王亚樵! 壮哉,尹奉吉!
本文完,感谢您阅读。
更多侵华日军资料,请关注@谢烟客X,更优质的文章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