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作者:评读趣史

《寄嘉兴黄尉府》曾言:“固知岂弟为民福,却恐清廉博众嫌。”古往今来,清廉官员名垂于史,引世间百姓敬仰。时至今日,清官之名传扬于世,为国指明前进之路。

无论在古代或现代社会中,官员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若官员能够清廉为政,将更多精力放置于处理民生问题上,国家发展水平必然能够实现新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清廉官员都会成为世人学习榜样,他们的廉政故事也将流传于世,经久不衰。

清朝时期,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清官,在告老还乡之时,因多年以来未曾攒下太多积蓄,他便拉着十几箱砖头“撑场面”。当乾隆皇帝得知此事时,则将其箱中的砖头全部换成金银。这位得到乾隆皇帝嘉奖的清官究竟何许人也?在为官的过程中,他又有着何种成就呢?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这位得到乾隆皇帝嘉奖的清官便是孙嘉淦。幼年时期,孙嘉淦家境贫寒,这也使得他醉心学业,期望能够考中功名,改变命运。公元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

雍正帝在位期间,因其多疑性格,许多大臣皆不敢冒险直言进谏,可孙嘉淦却能做到直言上谏,对政治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当雍正帝了解过孙嘉淦的提议后,同样敬佩他的胆量,自此之后,孙嘉淦便升任为国子监司业,并得到雍正帝的重用。公元1735年,新帝乾隆登基。在乾隆皇帝了解过孙嘉淦的优秀事迹后,便将其升任为刑部尚书,希望孙嘉淦能够为大清国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升任刑部尚书后,孙嘉淦秉公断案,凡有冤假错案之人,皆会得到孙嘉淦的平反。基于孙嘉淦的帮助,许多百姓的冤屈得以洗清,在这种情况下,孙嘉淦便成为百姓心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官员。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公元1738年,孙家淦担任直隶总督一职。任职期间,孙嘉淦发现各地百姓因私酿获罪,致使社会发展受到相应阻碍。基于这一原因,孙嘉淦上书皇帝,希望能够解除对民间酿酒的禁令。在乾隆皇帝采纳孙嘉淦的建议后,民间手工业生产水平飞升,民众生活亦得到相应改善。

除以上功劳外,孙嘉淦在兴修水利工程方面,同样有着巨大贡献。公元1739年,孙嘉淦曾提出在金门闸上下兴建草坝,以此帮助河道恢复正常运转。此后,孙嘉淦对永定河、南运河等河流的水利工程修建事业同样做出巨大贡献。在他的努力下,永定河等河流抗灾能力稳定提升。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作为一位优秀的官员,在孙嘉淦任职期间,虽手握重权,却并未以手中权力为自己谋求利益。为官期间,孙嘉淦坚持清廉的为官原则,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在这种情况下,孙嘉淦一生都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这也与他的官位并不相符。

公元1747年孙嘉淦正式辞官回乡。对于孙嘉淦这样一位高官来说,在其告老还乡之时,应该有着非常风光的场景,可孙嘉淦却因过于贫困,对告老还乡一事惆怅不已。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为了保住自己为官的面子,孙嘉淦便找人拿来十几个箱子,并在箱子里装上沉甸甸的砖块,以此充当金银财宝,避免自己在衣锦还乡后,成为家乡父老耻笑的对象。按理来说,孙嘉淦的这一行为不过是好面子的体现,可在孙嘉淦回乡后,却有官员向乾隆暗中举报,孙嘉淦贪污的资产有着足足十几箱之多。

在乾隆看来,孙嘉淦一生为官清廉,断然不会做出如此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便派人对此事进行调查。当调查结果呈现于乾隆皇帝面前时,他才了解到孙嘉淦的苦衷。

感动不已的乾隆皇帝并未追责孙嘉淦,此后,乾隆皇帝命人将箱中的砖头全部换成金银,并将这些金银当做孙嘉淦多年为官清廉的奖励。

清官告老还乡,因太穷拉了十几箱砖头“撑场面”,乾隆:换成金银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结语</h1>

之所以清朝统治初期得以出现康乾盛世,也是因有着孙嘉淦等优秀官员的存在。对于那些优秀的清官来说,为官之际,他们并未将个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全心全意地为百姓服务。虽清官的生活质量无法与贪官相比,可他们为国家发展所做出贡献却不可磨灭。

时至今日,有关官场整顿问题仍为国家发展焦点所在,若清官当道,国家未来必将光明无比,可若贪官横行,国家发展势必陷入僵局。

参考资料:《清史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