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的《红楼梦文化展》当年错过了,没想到会被广东省博物馆借展,得以在广州弥补遗憾。粤博用了两个展厅呈现,多处使用镜子,如同置身太虚幻境,整个展览看完真能体会几分“镜花水月、梦幻泡影”。好玩的是广东省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像个“月光宝盒”,在这里做一次石头梦的穿越之旅再适合不过了。

清,改琦《红楼梦图册》
这套册页共60图,展览中只展了4开,且分布在不同区域。以上分别是通灵宝石和绛珠仙草、宝玉、黛玉、妙玉。这个宝玉真是一言难尽。因为《红楼梦》是清代小说,文物当然也不可能多古,绝大部分来自国博,就只标注其他来源的好了。
明,《陈章侯绣像楚辞述注》
展览用了许多古籍说明《红楼梦》一书的思想来源,这本是陈洪绶参与配图的《楚辞》,其他古籍就不一一看了。
清,戴鹤《洛神图》
明拓《苏轼书醉翁亭记碑》
这些古代文学的精华,其实关联性都不是很强。
清,郑簋《题破山寺后禅院诗》
“曲径通幽”在红楼中有用到。
清,西厢记人物青花圆盒
宝黛共读西厢是红楼名场面。
清,佚名《通惠河漕运图卷》(局部)
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曹雪芹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官,经常要通过大运河往来两京。
明,佚名《货郎图》
我很喜欢这件,有宋画遗风,细节很丰富。用以表现古代的物质丰富。台北故宫还专门举办过货郎图的特展。
清,佚名《得胜图》
描绘的是清兵占领南京的画面,骑马者即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跪拜者是明降将赵之龙。画的品质很高,是一流宫廷画师所为。南京与红楼梦的关系自不待言,曹雪芹也是在南京出生的。
清,《叶衍兰历代名人像传册》
这套册页在国博的肖像画展也见过几开。这次展的分别是柳如是、袁枚、王士祯。
清,佚名《倦绣图》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但我完全不能接受清人的女性审美。
清,周亮工《行书诗卷》
周亮工是明末清初南京文化领袖之一,当时许多画家都是经他推荐才成名。据曹寅记载,他10岁时曾被周亮工抱在膝上指导读书,算是曹雪芹的曾祖辈。
清,曹寅书残碑拓片
原碑藏扬州博物馆。
清,《李煦暨配韩氏画像》,昌邑博物馆藏
李煦生母文氏与曹寅嫡母孙氏都是康熙的保姆,曹寅夫人李氏是煦的嫡亲妹妹,两人是好友又是内亲。几年前曾有一卷《李煦行乐图》上拍,内有曹寅等人题跋,引发了红学界的关注。
清,毛奇龄《书词册》
毛也是曹寅好友,清初经学家。
清,张问陶、汪士鋐《书画合装轴》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命曹寅率汪士鋐等十余人校订增补《御制全唐诗》。
清,董邦达等《九家集锦册》
清,《西游记图册》
这里展示的是其他几部“四大名著”。
清,《聊斋图说》
画皮的名场面。
清,《仿陈老莲水浒人物图卷》
学陈洪绶水浒叶子的风格。
清,《画溪女史等书画册》
这部分是表现如林黛玉般的才女。
清,顾昭《仕女团扇》
清,梅岩居士《仕女图》
清,发簪
清代的服饰也很多,但我不喜欢,想象中的红楼梦也不是穿清装的。
清,青玉子冈款仕女牌子
清,周璕《墨龙册》
清代的龙太囧了。
清,玻璃彩绘仕女挂屏
清,卢葵生《山水扇面》
清,刘墉(款)《书法扇面》
清,画牡丹团扇
清,银鎏金镶玉炉
清,黑地描彩漆暗八仙八瓣攒盒,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象牙诗酒令
《红楼梦》中多有玩饮酒赋诗的游戏。
清,黄缎彩绣凤穿牡丹案垫
清,水晶山形笔架
清,百华诗笺谱
明,张鸣岐制镂空金钱纹铜手炉,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雕漆松人图小圆盒,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程伟元《指画罗汉册》
程伟元对搜集整理《红楼梦》有贡献。
清,己卯本《红楼梦》
展览中有多种古老的《红楼梦》版本,一般不是研究红学的人也搞不清楚。
清,程乙本《红楼梦》
清,佚名《大观园图卷》
非常大的画卷,平铺且光线不好,只能拍些局部。
清,佚名《怡红夜宴图卷》(局部)
清,石头记故事方形披肩锦盒,广东省博物馆藏
画面是“晴雯撕扇”。
现代,惠山泥人《读西厢》
展览中还有许多近现代的展品及涉及红学的文献资料,就不一一看了,总的来说这个展内容非常丰富,熟悉《红楼梦》的人可以看门道,而完全没读过小说的人,也可以从众多文物中看看热闹,是广州今年比较重要的一个大展。
●《红楼梦文化展》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1月9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