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京剧只能听、只能看,
其实京剧也能沉浸式体验,
甚至还能穿上戏服现场学戏!
这个全新的京剧形式就在天乐园大戏楼
这座戏楼足有235年历史
他经历过战争硝烟的洗礼
在时代的烽烟中涅槃重生
它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
毛主席在此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气势恢宏的舞台效果让你身临其境
唱词多媒体呈现,不懂京剧也能听懂
古今结合时尚变身
满足各个年龄的欣赏需求
每一场节目之后
主持人“小丫鬟”会邀请小朋友们上台互动
专业演员们向小朋友们传授真功夫
你是想跟着班主学枪花
还是想跟着杨贵妃学兰花指
互动之后还能获得精美礼品呦!
而近年来,还有一种戏剧形式,
演员们没穿戏服,舞台也没有复杂的布景,
但是观众们对剧情和剧中人的感受,
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那就是“围读会”。
“围读会”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特色读书形式,
其概念来自于剧本围读,
朗读者们根据分配的角色或人物朗诵文学经典,
让参与的观众获得更有沉浸感、更有代入感的体验。
9月28日在郎园vintage举行的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魏晋风骨”北京专场,
邀请到了于丹、濮存昕、刘佩琦、陈小艺、鲍国安等
诸多文化演艺界名人,
精选了包含《出师表》、《短歌行》、
《五柳先生传》、《悲愤诗》等经典名篇。
各位文艺大腕围桌共读,
共同探讨魏晋精神,
又在舞台上以角色扮演的形式,
对名篇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演绎。
这场围读会中的舞台对话这一形式独具创意,
相隔百余年的陶渊明与诸葛亮,
渊源颇深的曹操与蔡文姬,
都在舞台上聊起了天,
在一问一答之间,
人物深层次的内心世界被挖掘出来。
这种匠心独具的舞台设计,
不止重现了名篇佳作的文采风流,
更让诸多古人的形象跃然眼前,
显得更为鲜活生动。
当朗诵《悲愤诗》之时,
陈小艺与人物的强烈共鸣也在感染带动着台下的观众。
这场围读会的参与者既有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
也有通过各种渠道报名的观众。
通过这场围读会,
更多人得以真切地感受到经典,
触摸到魏晋那个风流不羁却又仓惶悲凉的时代,
更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魏晋风骨是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的第一期内容,
后续还将有大唐、大宋等更多精彩内容,
如果您也希望用如此独特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关注相关内容,获取报名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