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泊至微山湖

泊至微山湖

泊至微山湖,就像一下子扑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满目都是烟波浩渺,放眼则有水鸟成翔,置身于这天然的氧吧,顿感神清气爽茅塞顿开,不经意间,只觉历史的脉动由弱变强,自下而上,从脚入心。

微山湖的形成是由于四亿年前华北地区整体下降为前海和湖沼,七百万年以来,地壳强烈运动,出现大面积凹陷,鲁中山西形成涝洼区,为微山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后又由赤山、吕蒙、武家、黄山、张庄、塔具、满家、阳城诸小湖聚流而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黄河不断决溢的淤积抬高泗水西岸的高地,导致黄河水长期占据此处形成了大面积湿地,现在的微山湖就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黄河决口,可以说微山湖是黄河的杰作。

微山湖是南四湖的别称,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湖组成,属淮河流域泗河水系。微山湖盆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120公里,宽6至25公里。中部称为湖腰,在湖腰修建二级坝,将微山湖一分为二,坝北为上级湖,坝南为下级湖,上级湖长64公里,下级湖长54公里。

泊至微山湖

眼下正值盛夏时节,广袤的微山湖已经成了荷的天堂,万亩荷塘迎风摇曳,一朵朵芙蓉身姿绰约,舞动着花样年华,舞动了湖光湖色。荷花是大湖的新娘,每年都如约相伴,荷花以盛装出嫁,荷叶送亲,莲蓬作礼,在百鸟齐鸣声中拜堂成亲,邀请鱼虾鸭蛙坐席同欢。大湖爱荷宠荷,给了她最肥沃的水土生活,给了她最闪亮的舞台婆娑……如果说,荷与湖在夏天缠绵,那么秋日则有厮守,冬时还有相濡以沫。

一望无垠的微山湖从古至今都是船的栖息地,旧时樯桅林立,如今百舸争流。微山湖上的船只很多,小到七尺余长的“木划子”,大到载货上千吨的铁壳船,中间还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商船客船。追着滚滚浪涛,有船直挂云帆,有船乘风破浪,每每这时,大湖的波涛便更加汹涌澎湃,涛声也更为洪亮震耳。置身湖心眺望,辽阔的湖面俨然成了大草原,一叶叶帆化身一匹匹骏马,以风为鞭,策马奔腾,那真叫一个酣畅淋漓啊!

泊至微山湖

日出斗金的微山湖物产极为丰富,鱼类现有78种,经济鱼类有鲫鱼、黄鱼、乌鳢、红鳍鲌、长春鳊和鲤鱼6种,其资源总量高达十万吨,浮游植物共116种,其中优势种14种,浮游动物248种,优势种共32种,水生维管束植物74种,全湖现存为三百多万吨。说到微山湖的鲤鱼,就要说湖中特有的四个鼻孔鲤鱼,对此还有一段不老的传说。据说当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遭遇湖霸的逼婚,姑娘宁死不从,用剪刀在自己头上刺了两个血口子,可仍然被湖霸步步相逼,最后饮恨跳湖自杀,化身成了红尾青背黄鳞片的“四鼻孔鲤鱼”。那耳熟能详的歌谣中唱到,“微山湖喂,阳光闪耀......”闪耀的不仅是阳光,也有富饶的物产,当然还有这美丽动人的传说!

泊至微山湖

在人杰地灵的微山湖上,时不时就能碰到渔家人的湖上婚礼,大花轿红盖头,船上的乐手吹奏着一段段喜庆的曲子,久久地在大湖的上空盘旋回荡,不是东岸的姑娘嫁到了西岸,就是南庄的小伙去北庄接亲。渔家人吃水用水懂水信水,微山湖里有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有他们的期待与信仰,他们把心头的热情和挚爱都交给了大湖,也把毕生的辛勤与汗水都交给了大湖......

微山湖的水绿得发亮,绿得透彻,绿得清清楚楚,绿得明明白白,是自然的绿、生态的绿、新时代的绿,是湖区儿女世世代代守望与传承的绿!绿水长流,岁月静好,大美微山湖,怎一个“美”字了得!

泊至微山湖

作者简介:马加强,济宁微山县人,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走上写作发表的快乐之路已经有十多年了。曾先后几次参加市运会和省运会,现定居在微山县城,工作于微山县公安局。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诗潮”、“西北文艺”、“现代诗美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