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泊至微山湖

泊至微山湖

泊至微山湖,就像一下子撲進了大自然的懷抱,滿目都是煙波浩渺,放眼則有水鳥成翔,置身于這天然的氧吧,頓感神清氣爽茅塞頓開,不經意間,隻覺曆史的脈動由弱變強,自下而上,從腳入心。

微山湖的形成是由于四億年前華北地區整體下降為前海和湖沼,七百萬年以來,地殼強烈運動,出現大面積凹陷,魯中山西形成澇窪區,為微山湖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後又由赤山、呂蒙、武家、黃山、張莊、塔具、滿家、陽城諸小湖聚流而成。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黃河不斷決溢的淤積擡高泗水西岸的高地,導緻黃河水長期占據此處形成了大面積濕地,現在的微山湖就形成于明代萬曆年間的黃河決口,可以說微山湖是黃河的傑作。

微山湖是南四湖的别稱,由微山、昭陽、獨山、南陽湖組成,屬淮河流域泗河水系。微山湖盆狹長,呈西北東南走向,長120公裡,寬6至25公裡。中部稱為湖腰,在湖腰修建二級壩,将微山湖一分為二,壩北為上級湖,壩南為下級湖,上級湖長64公裡,下級湖長54公裡。

泊至微山湖

眼下正值盛夏時節,廣袤的微山湖已經成了荷的天堂,萬畝荷塘迎風搖曳,一朵朵芙蓉身姿綽約,舞動着花樣年華,舞動了湖光湖色。荷花是大湖的新娘,每年都如約相伴,荷花以盛裝出嫁,荷葉送親,蓮蓬作禮,在百鳥齊鳴聲中拜堂成親,邀請魚蝦鴨蛙坐席同歡。大湖愛荷寵荷,給了她最肥沃的水土生活,給了她最閃亮的舞台婆娑……如果說,荷與湖在夏天纏綿,那麼秋日則有厮守,冬時還有相濡以沫。

一望無垠的微山湖從古至今都是船的栖息地,舊時樯桅林立,如今百舸争流。微山湖上的船隻很多,小到七尺餘長的“木劃子”,大到載貨上千噸的鐵殼船,中間還有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商船客船。追着滾滾浪濤,有船直挂雲帆,有船乘風破浪,每每這時,大湖的波濤便更加洶湧澎湃,濤聲也更為洪亮震耳。置身湖心眺望,遼闊的湖面俨然成了大草原,一葉葉帆化身一匹匹駿馬,以風為鞭,策馬奔騰,那真叫一個酣暢淋漓啊!

泊至微山湖

日出鬥金的微山湖物産極為豐富,魚類現有78種,經濟魚類有鲫魚、黃魚、烏鳢、紅鳍鲌、長春鳊和鯉魚6種,其資源總量高達十萬噸,浮遊植物共116種,其中優勢種14種,浮遊動物248種,優勢種共32種,水生維管束植物74種,全湖現存為三百多萬噸。說到微山湖的鯉魚,就要說湖中特有的四個鼻孔鯉魚,對此還有一段不老的傳說。據說當年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遭遇湖霸的逼婚,姑娘甯死不從,用剪刀在自己頭上刺了兩個血口子,可仍然被湖霸步步相逼,最後飲恨跳湖自殺,化身成了紅尾青背黃鱗片的“四鼻孔鯉魚”。那耳熟能詳的歌謠中唱到,“微山湖喂,陽光閃耀......”閃耀的不僅是陽光,也有富饒的物産,當然還有這美麗動人的傳說!

泊至微山湖

在人傑地靈的微山湖上,時不時就能碰到漁家人的湖上婚禮,大花轎紅蓋頭,船上的樂手吹奏着一段段喜慶的曲子,久久地在大湖的上空盤旋回蕩,不是東岸的姑娘嫁到了西岸,就是南莊的小夥去北莊接親。漁家人吃水用水懂水信水,微山湖裡有他們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有他們的期待與信仰,他們把心頭的熱情和摯愛都交給了大湖,也把畢生的辛勤與汗水都交給了大湖......

微山湖的水綠得發亮,綠得透徹,綠得清清楚楚,綠得明明白白,是自然的綠、生态的綠、新時代的綠,是湖區兒女世世代代守望與傳承的綠!綠水長流,歲月靜好,大美微山湖,怎一個“美”字了得!

泊至微山湖

作者簡介:馬加強,濟甯微山縣人,濟甯市作家協會會員、微山縣作家協會理事、任城區作家協會理事、濟甯市散文學會會員,走上寫作發表的快樂之路已經有十多年了。曾先後幾次參加市運會和省運會,現定居在微山縣城,工作于微山縣警察局。擅長于散文、詩歌的創作,陸續有作品在“詩潮”、“西北文藝”、“現代詩美學”、“今日微山”、“濟甯日報”、“濟甯晚報”、“微山湖文學”等報紙刊物上發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國殘障人士雜志及各個省市的殘障人士文學雜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