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考132:相声世家“焦家门”之戴少甫

戴少甫,生于1912年,回族,北京人。
戴少甫祖上是开杠房的,于是就有“杠房戴家”称呼。凡是有红白事儿,大概都要用到花轿之类,一般都要找戴家。这种生意做的人不多,但利润不小,所以戴家家境较好,于是孩子们也都上学读书。戴少甫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也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
和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是,戴少甫打小爱好曲艺,就学弹单弦、唱太平歌词、说相声。有时候,他还上台票一把相声,或者弹奏一段单弦。
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戴少甫“下海”了,和于俊波在北京南市“玉壶春”一起搭档说相声,两人合演过《八扇屏》《打白朗》《大上寿》《数来宝》等。有材料说戴少甫和于俊波都属于“西单市场”“笑林五杰”,另外三人是高德明、绪德贵、汤金澄。也有材料说“笑林五杰”中没有于俊波,替代他的是朱阔泉。
1939年,戴少甫拜张寿臣为师。
1940年,于俊波与戴少甫受天津燕乐戏院邀请,专门到天津说相声,与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等同台演出。这两人在天津一炮而红。两人加工整理了传统相声《八扇屏》《戏迷药方》《数来宝》《打白朗》等。于俊波、戴少甫组合可是那个时期天津最火组合之一,位列天津“五档相声”。(另外四组搭档是张寿臣侯一尘、马三立刘宝瑞、常宝堃赵佩茹、侯宝林郭启儒)戴少甫于俊波组合那时候可是由中场很快升到攒底,厉害!
也正是《打白朗》这个段子,让当时的天津青帮头子袁文会对号入座,认为是讽刺他,于是带人到后台把戴少甫殴打了一顿,也正是这顿殴打,让戴少甫从此一病不起。侯宝林、马三立都说戴少甫被打是在1940年,但刘立福说是1943年被打。戴少甫被打后,于俊波“逃”回了北京,在启明茶社演出。
1944年,戴少甫去世,享年只有32岁。一个相声天才,就这样走了,含恨离去。如果戴少甫不是这么年轻轻地就去世,他肯定会成长为一代大师。西单“笑林五杰”有戴少甫,天津“五档相声”也有戴少甫,足见戴少甫的牛叉。
可能是家境好,又读过书的原因,戴少甫的相声没有江湖气和生意口,风格清新文雅,人们称他的风格为“风雅派”、“维新派”、“时代艺人”。仔细考量,他是常用文雅幽默的笑料,对传统段子在语言上加工整理。
因为有文化,戴少甫还创作了《戒嫖赌》《戒鸦片》《醒世新词》《青年鉴》等针砭时弊的新相声。但戴少甫最受欢迎的还是《数来宝》,有人评论道:“一段数来宝红遍沽上,蘑菇(即常宝堃)也常退避三舍”。
也有材料说戴少甫由于出身和环境的关系染上了鸦片嗜好,在生活上也不严肃,由燕乐转到群英后即江河日下,精神气力大不如前,后来他的伙伴于俊波被别人拉走,他在一气之下又兼贫病交加,便病倒在南市珍泰公寓,情况相当凄惨,不久就含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