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考13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戴少甫

戴少甫,生于1912年,回族,北京人。
戴少甫祖上是開杠房的,于是就有“杠房戴家”稱呼。凡是有紅白事兒,大概都要用到花轎之類,一般都要找戴家。這種生意做的人不多,但利潤不小,是以戴家家境較好,于是孩子們也都上學讀書。戴少甫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自然也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
和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是,戴少甫打小愛好曲藝,就學彈單弦、唱太平歌詞、說相聲。有時候,他還上台票一把相聲,或者彈奏一段單弦。
終于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戴少甫“下海”了,和于俊波在北京南市“玉壺春”一起搭檔說相聲,兩人合演過《八扇屏》《打白朗》《大上壽》《數來寶》等。有材料說戴少甫和于俊波都屬于“西單市場”“笑林五傑”,另外三人是高德明、緒德貴、湯金澄。也有材料說“笑林五傑”中沒有于俊波,替代他的是朱闊泉。
1939年,戴少甫拜張壽臣為師。
1940年,于俊波與戴少甫受天津燕樂戲院邀請,專門到天津說相聲,與京韻大鼓名家白雲鵬等同台演出。這兩人在天津一炮而紅。兩人加工整理了傳統相聲《八扇屏》《戲迷藥方》《數來寶》《打白朗》等。于俊波、戴少甫組合可是那個時期天津最火組合之一,位列天津“五檔相聲”。(另外四組搭檔是張壽臣侯一塵、馬三立劉寶瑞、常寶堃趙佩茹、侯寶林郭啟儒)戴少甫于俊波組合那時候可是由中場很快升到攢底,厲害!
也正是《打白朗》這個段子,讓當時的天津青幫頭子袁文會對号入座,認為是諷刺他,于是帶人到背景把戴少甫毆打了一頓,也正是這頓毆打,讓戴少甫從此一病不起。侯寶林、馬三立都說戴少甫被打是在1940年,但劉立福說是1943年被打。戴少甫被打後,于俊波“逃”回了北京,在啟明茶社演出。
1944年,戴少甫去世,享年隻有32歲。一個相聲天才,就這樣走了,含恨離去。如果戴少甫不是這麼年輕輕地就去世,他肯定會成長為一代大師。西單“笑林五傑”有戴少甫,天津“五檔相聲”也有戴少甫,足見戴少甫的牛叉。
可能是家境好,又讀過書的原因,戴少甫的相聲沒有江湖氣和生意口,風格清新文雅,人們稱他的風格為“風雅派”、“維新派”、“時代藝人”。仔細考量,他是常用文雅幽默的笑料,對傳統段子在語言上加工整理。
因為有文化,戴少甫還創作了《戒嫖賭》《戒鴉片》《醒世新詞》《青年鑒》等針砭時弊的新相聲。但戴少甫最受歡迎的還是《數來寶》,有人評論道:“一段數來寶紅遍沽上,蘑菇(即常寶堃)也常退避三舍”。
也有材料說戴少甫由于出身和環境的關系染上了鴉片嗜好,在生活上也不嚴肅,由燕樂轉到群英後即江河日下,精神氣力大不如前,後來他的夥伴于俊波被别人拉走,他在一氣之下又兼貧病交加,便病倒在南市珍泰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情況相當凄慘,不久就含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