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作者:艾素说健康

早晨,在楼下巧遇晨练的文清姐,说起我发起的“好书漂流”,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鼓励。我很在意文清姐的鼓励,因为,她曾在我生命最“崩溃”的时候鼓励过我。

很多年前,我曾在《空军报》发表过一篇小报告文学《文清的微笑》,那时,文清姐刚创建了曾经的空军总医院涉外病区并担任主任,她对事业的敬重和对人类的关怀,难分仲伯。几十年过去了,她一直在医学道路上前行,用自己深爱的医学专业为人类谋福。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我很喜欢文清姐这张照片,并不单纯因为背景那颗活力四射的大心脏,而是我读懂了文清姐发自内心的职业自豪。一位行医几十年的医生,能如此热爱自己的专业,可谓行稳致远,深耕不辍。

文清姐是谁?她是军队知名心血管内科专家王文清。笑起来倾国倾城的文清姐,早在1989年便考入当年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攻读硕士学位,毕业时,她谢绝了学校挽留,毅然选择到曾经的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从陆军变成了空军军医。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那时的空军总医院可以用百废待兴来形容,人才青黄不接,各学科都处于待发展阶段。文清姐和当时选择建设空军总医院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到来,为这所医院带来了勃勃生机。当时医院工作人员并不多,没有招聘人员,没有物业,没有护工,所有事情都由穿军装的医生护士们自己干。自己搞营院和病区卫生,自己去食堂给患者打饭,甚至给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那时候没有医德医风办公室,医患关系格外融洽。

文清姐一进医院,她的聪慧和美丽,她的善良和职业,她的直率和温厚,​就令她在这所医院很瞩目,几十年来从未改变。她从医学硕士,到心血管内科知名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又成为医院中西医结合代谢病中心首席专家,空军保健办主任医师,空军首批高层次人才……一步步扎扎实实走出特有的精彩。她作为中国军队知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勇敢善良,爱憎分明。

她曾数十次参加部队巡诊,多次参加韩红的志愿救助活动和中国志愿医生扶贫义诊活动。祖国的高原海岛,大漠戈壁到处都留下过她服务的身影。作为军队医务人员中的志愿者,她的义举受到国家和军队高层次表彰,2017年12月,全国各大媒体以“健康扶贫惠边民,军队医务人员成中国志愿医生亮丽名片”为内容,对她以及她所进行的中国志愿医生服务进行了大规模宣传报道。

我记得当年在医院每周例会上,医院领导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志愿医生和文清姐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令我特别佩服。她在边远贫困地区为百姓热情服务的身影直击人心,那么醒目和温暖。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文清姐被沈阳军区后勤部批准穿着军装参加了全国高考。当年,沈阳军区96位军人角逐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入学名额,共有5人被录取,文清姐以总分第一名,于1978年3月14日正式成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学生,身穿军装开始了5年的学医之路。198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她又以当时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考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心血管内科的硕士研究生(总分391分,高出录取线100分)。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上面这张照片很有时代感,是当时文清姐穿着军装在白求恩医科大学读书时,和同学们的合影。图片中这些人大多都成为祖国医学界的栋梁。文清姐曾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段《白求恩医科大学的骄傲》的圈文,并配发了上面这张照片,照片中有她的大学同学赵玉沛,他是外科医学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长,是中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照片中的文清姐也是国内心血管界赫赫有名的好医生。

在这张照片上,我还看到了曾经在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过的医生刘巍,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时神经外科给病人做脑血管造影的往事。

那时候没有核磁和CT,也没有数字减影,医生给病人做脑血管造影,需要到放射科我们业内称做“750毫安”的地方,医生把50毫升泛影葡胺抽吸到注射器里,然后,站在患者身旁,向患者静脉推注药液的同时,朝着在外面配合者大喊一声“照!”配合者闻声迅速按下拍照按钮,一张脑血管造影图就这样生成。那时候,医生为了患者“吃”了太多的X射线,根本无法考虑X射线对健康的影响。说起来这也就是三十年前的事情,现在,这种检查方式早已淘汰,就连现在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未曾见过或者知道。那时我还在麻醉科,经常和刘巍医生搭班子。

书归正传,还是说文清姐。

在我心里,文清姐就是心血管专业的领军人之一,她甘心情愿地扑下身子,用自己扎实的专业尽心尽力地服务众生。

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年轻,因为莫名其妙的心脏“问题”而和文清姐熟悉。那个时候,文清姐已经是心血管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并不是我的主管医生。

记得当时,我对这场“疾病”诊断还是很在意并稍微有些紧张,住在心脏重症监护室里,感觉心脏的跳动忽快忽慢,心脏监护器发出的毫无规律的滴滴声,让医生也让我自己感觉一种死亡的威胁。

当时,专家会诊后认为,我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心肌炎导致“病窦”,也就是心脏发起冲动的窦房结生病了。这个病的严重性我是知道的,当年曾亲眼看到一位和我同龄的人,去一趟卫生间就再也没回来。有一天,医院院长带着领导们到病房看望我,领导们在门口时说了一句话,让我既感动又崩溃。“用最好的药,如果上起搏器就用进口的,她太年轻了!”

检查紧锣密鼓,一项接着一项,我的心脏每天都像跳不动一样,稍微动一下都能有悬空的感觉,令我心生绝望。文清姐虽然不主管我,但她每天都来看我,一见面就笑着说:“小妹,你不用怕,还没给咱定性呢,踏踏实实检查,一定会好的!”

我发现文清姐值夜班的时候,经常会在半夜悄悄走近我的床边,安安静静地查看心电和呼吸,她进门我是知道的,只是她并不知道,在夜深人静的病房,她在看着病床上的我,而我也在悄悄用心看着她。

我记得最后一项检查是“食道调博”,这是心脏电生理检查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方法是:将食道电极安置于心房后部的食道内,通过发出调整或程序刺激来描记心电活动。根据多种参数来诊断或治疗某些心脏病。

这项检查主要以测定心脏窦房结及窦房传导功能、房室传导功能,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如心脏电消融术、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终止室上速发作及通过超速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

一次次检查真把我吓得不轻,加上我本人也是学医出身,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疾病转归,于是,脑子里每天都在出现各种与死亡相关的结果。勇敢的时候我甚至像刘胡兰当年牺牲时那样问病魔:“我咋个死法!”而更多时候,我内心是沮丧的。文清姐当时和魏璇大夫轮流照顾着我的情绪,还和魏璇一起为我做食道调博。

记得做食道调博的那天上午,文清姐和魏璇站在我面前,帮我从鼻腔把电极导管放进食道。因为害怕,我坚持自己慢慢放,哪里放得进去呀,那根电极导管在鼻子里探来探去,我把自己整得泪流满面。最后,也不知是文清姐还是魏璇,一把拿过导管,让我仰起头,一下子就把导管放了进去。

很幸运,最终检查结果,我的窦房结没有问题,就是心肌炎,总算是一颗石头落了地。

之后,我的治疗重点围绕保护心肌进行,院长特批的价值3万元的进口心脏起搏器也没用上。文清姐说:“你年轻,没问题,一定能恢复得结结实实!”果然,我的心脏恢复得像钢筋铁打一样,壮实而健康,后来各种军事行动,我一次都没有落下。直到现在,我那颗强大的心脏也无需吃药,砰砰跳着很有力量。我始终认为,这一切与文清姐的科学鼓励有关。

前几天的一个周末,文清姐出门诊,遇见了一位原空总老同志,诊疗中她发现,这位老同志突发劳力性心绞痛,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只说实在不行可以做个冠脉CT检查。文清姐从专业角度发现了危险,坚持让这位老同志立即住院做冠脉造影,并抓紧为他联系了床位。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老同志住院后开始出现剧烈心绞痛,痛到泪流满面难以忍受。田建伟主任为他急诊进行冠脉造影,结果是冠脉多支病变,其中前降支99%堵塞。马上行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60秒后冠脉狭窄消失,TIMI血流3级,避免了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发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老同志手术后,文清姐去病房看他,老同志再三表示感谢,反反复复说着“幸亏有你!幸亏有你!”而文清姐轻松地告诉他,好好治疗,继续健康快乐地生活。文清姐的轻松犹如将士赢得战场的胜利一般,坦然而自豪。

作为医生,文清姐总是在安慰着每一个生命,她的目光所及永远带着爱,她的专业素养融入了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和深爱。

1990年,文清姐值班,抢救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0年来,这位病人听从了文清姐的建议,认真维护着自身健康,目前,已经86岁的他,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每当在院子里遇见文清姐,他都会发自肺腑地说:“王主任,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您给的,我一辈子都感恩不尽”。

40年的行医之路,文清姐从心脏内科到急诊科,再到涉外病区和保健办,16年的科主任,每天的节奏看似普通,但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在帮助病人的战场上,与病魔展开较量。她常说:“能从死亡的边缘救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虽然辛苦但很快乐!这就是爱。”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昨天早晨,就在我写完这篇稿子,准备请文清姐再审核一遍然后就校对推送的时候,收到文清姐微信回复,获悉,前一天晚上,她为了抢救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家,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三点。

老人是文清姐的老患者,半夜被120急救送到医院急诊部。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肺结核空洞(不除外肺肿瘤)、胸腔积液、心脏功能不全,还安装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等,疾病诊断多达20多项。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老人没做核酸检查,不能马上住院。文清姐半夜三更陪着老人一科科会诊,一项项检查。文清姐说:“我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科学谨慎为老人做决策。”为了患者,文清姐承担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风险,甘愿忙得通宵达旦。

想起清代吴鞠通《医医病书》中有句话:“夫医为仁术,重于救人。名利两途,弗暇计也。”

​仅以此文,感受医者文清姐的美好。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有大爱的文清姐还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她在朋友圈中发的一篇《滑翔伞记》,有张她在蓝天飞翔的照片霸屏了。我想,就用她的原文来做今天“好书漂流记”的结尾。

《滑翔伞记》

王文清

亲爱的朋友,你有过翱翔蓝天的梦想吗?你当过勇敢者体验过滑翔伞吗?那就请你来尼泊尔吧—-飞掠喜马拉雅山脉,一个属于天空的天堂。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飞翔的梦,这个梦虽然不会贯穿一生,但在孩童时期,你一定会梦想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在天空,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天地间只属于你一个人。你可以自由飞翔到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没有束缚和羁绊。

做为军人,一名空军,我曾坐过很多机型的飞机,尽管已年过6旬,但对飞翔的渴望及对蓝天的酷爱让我无法却步在滑翔伞面前,而博卡拉就是那个送你飞翔的城市,就是那个让你实现心中翱翔梦想的天堂。

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是最富盛名的的风景胜地,有着“东方小瑞士”之称。这里海拔827米,坐落于加德满都峡谷的西部,历来以“尼泊尔的历险中心”闻名。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走进博卡拉,你第一眼看到的不仅是波光粼粼的湖水,热情洋溢的尼泊尔人,还有尼泊尔标志之一的雪山和遍布于空中、正在翱翔的伞群,好像美丽的蝴蝶一般,围绕着远处的山间盘旋。静静流淌的湖水,喜马拉雅山拔地而起,构成了一幅时而静谧、时而动感十足的壮丽画面。

这是个接触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滑翔伞,好像人类从骨子里对于双脚离地的事情心存恐惧。滑翔伞号称勇敢者的运动,是最刺激的户外训练,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和可怕,因为滑翔伞是借助风力飞行的。

在尼泊尔的山谷中,风无处不在;作为尝试者,每个伞都由专业教练和你一起飞翔,所有的操作全部由教练完成,你所需要的就是放松自己的身心,尽情享受飞翔的畅快,体验速度与激情。

尼泊尔坐滑翔伞,一般都会选在博卡拉北侧一个叫做Sarangkot的山头。随着汽车一路颠簸,到达山顶或者山肩,在一片相对开阔的草地上,把伞打开,穿好装备,和教练一起协作,跑步冲向悬崖,冲出去你就飞翔在天空了。当然,在起飞前,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等风来,就像电影里面说的那样“静静地等风来”。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滑翔在天际的感觉很真实,因为滑翔伞是没有动力的,它只能借助风势在天空翱翔。熟练的掌握风向,在天空中找到盘旋的气流上升,在平缓的气流中飞行及下降。虽然我们不能像鸟儿一样飞行,但可以借助伞来做我们的翅膀,真正体验一下飞翔的快感。

在适应了刚开始的紧张和不适后,博卡拉的天地便张开了一双臂膀,把你拥入自己的怀抱。脚下是一片绿色的原野,山峦好像原野上的褶皱,不时的拥挤到了一起;一条河流仿佛一条玉带,束住了绿色的衣衫;城市的房子好像一个个小的火柴盒,路上的汽车也就变成奔跑的小甲虫;碧绿色的占据了半个视野的就是费瓦湖,映着雪山,映着天空,随着时间变幻着色彩。远处和白云融到一起的是连绵不断的雪山,形状各异的雪峰,映射着正午的阳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而此时天地间,变幻的就只有披着不同颜色的、纵横穿梭的滑翔伞了。人们在空中盘旋和颠簸震荡时会有头晕目眩和恶心欲吐的感觉,其他并没有太多的不适。

大约飞行30分钟左右,我们就在费瓦湖边的一块湿地上降落了。这时的我们,便融入进了这片翡翠之中。当夜晚的华灯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望着逐渐被黑色覆盖的雪峰,不禁让我思考起来。也许,我们的生活就是一次飞翔,在看不见气流中努力寻找着上升的气流,在峰回路转的时候学会调转方向。我们要有着冲出悬崖的勇敢,同样也需要学会静静地、静静地等风来。

感受文清姐的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