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2021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办特别活动:世界顶尖科学家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
在对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中科院学部科普教育委员会主任杨玉良在回答少年科学家的提问时说道:“社会学问题不要期望科学来解决。科学可以阻止某些问题,但最难解决且几乎没法解决的就是人性问题。”
对话会上,一名高中生提问,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同时研究显示微塑料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此背景下,微塑料的发展前景怎样?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面对高中生的提问,杨玉良回答道,科学有方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但乱扔塑料是一个社会行为,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社会学问题,这不是一个好办法。难道我们发展一个技术是让人能充分发挥坏习惯?
杨玉良说道:“现在很多海洋动物包括人类血液里似乎都能分离到一定量的塑料小片段,因为这样,人类希望开发生物可降解,在指定时间内降解成小分子。这是白色污染问题,科学上有办法解决,但乱扔塑料是一个社会行为,应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如果不乱扔,可以集中回收集中处理。
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办法。高分子塑料可以用很长时间本来是好事情,但现在又不要很长时间分解掉。你仔细想想,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我们发展一个技术就是让人能充分发挥坏习惯?我觉得不是。
社会学问题不要期望科学来解决。科学可以阻止某些问题,但最难解决且几乎没法解决的就是人性问题。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