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作者:名著茶话会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本故事纯属虚构。

传说古时候,东海旁边的崂山上住着一个道士,因为据说他有很高明的法术,能够做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叫他崂山道士。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崂山脚下几百里外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个人叫王七的人。这家伙生平最羡慕一些特异功能,听说崂山道士的大名,便带着干粮来崂山拜师学艺。

崂山道士打量了王七很久,认为他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但挨不过王七苦苦哀求,便答应暂时收他为徒。

第二天天刚刚亮,王七就来到师傅的房门口,恭敬地询问师傅,什么时候开始教自己学法术。

谁知道,崂山道士却给了王七一把斧头,让他跟着别的师兄弟们三山砍柴去。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王七心里非常郁闷,心想,要是为了学砍柴,我干嘛跑这么远来您这里?但师傅的话也不敢不听,只得跟着大伙上山了。

谁知道崂山山上到处是荆棘乱石,不到半天,王七的手上、脚上都磨起了血泡。

日子就这么过,一转眼,王七来到崂山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除了砍柴就是挑水做饭,双手都磨起了厚厚的老茧。于是,王七便起了回去的念头。

晚上回到家,看到师父和两个客人正在谈笑风生地喝酒酒。天很快就黑了,房间里还没有点灯。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王七看见师父拿起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镜模样,往墙上一贴。刹那间,墙上的那张纸就像月亮一样放出光芒,照得满屋通明。

只听得其中一位客人说:“这么美妙的夜晚,如此欢乐的酒席,应该大家同乐才对”。崂山道士拿起一壶酒出来,让徒弟尽情地喝。

王七心想,师傅这么小气,我们师兄弟如此多人,这么一小壶酒,如何够大伙喝?

大家半信半疑地拿起酒壶倒酒。说来也真怪,那么一个小酒壶,几十个师兄弟每人倒了一碗,而酒壶还是原来的重量。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又过了一阵,另一个客人对道士说:“虽有明月,也有美酒,但美中不足的是没人伴舞”。

崂山道士笑着拿起一根筷子,对着白纸点了一下。就看见月光里走出一个一尺长短的女子。她一落地,就变得和普通人一样高大,苗条的腰身,洁白的肌肤,衣带飘扬,唱歌跳舞起来。

歌罢舞歇,女子凌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随即就在大家的注视中变回了一根筷子。

王七和师兄弟看得目瞪口呆。又听到一个客人说:“夜深了,我们该告辞回去了”。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于是道士和两个客人移动酒席,挪进了月亮。月亮渐渐暗了下去,徒弟们点上蜡烛,只有崂山道士一个人坐在那里,客人也已不知去向,但桌子上的剩酒剩菜还在。

王七这才确信师傅是真有本事在身,于是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又过了一个月,师父还是不传授一点法术,王七实在熬不住了,就去找师父讨个说法。

王七说:“弟子远道而来,即使学不了长生不老的法术,也该教给我一些小法术做安慰吧”。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崂山道士便问王七:“你想学什么法术?”王七说:“徒弟常见师父走路,墙壁都挡不住,就学这个好了。”

没想到,崂山道士答应了王七的要求,带他来到一堵墙前,并告诉了他几句穿墙的咒语,让他自己念着背下来。

王七刚念完,崂山道士就用手一指,喊了一声“过墙去”。

王七面对墙壁,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不知不觉就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墙的另一面。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王七别了师傅回到家,对妻子夸口说:“我遇到了神仙,学会了法术,连墙壁都挡不住我。”

妻子当然不信,王七于是念起咒语,朝墙冲去。只听得砰的一声响,王七的脑袋撞在墙上,跌倒在地。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妻子赶紧把他扶起来,只见他额头上起了老大一个疙瘩。而王七则低着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妻子又好气又好笑:“这世上有法术不错,但像你这样的人,两三个月是学不会的”。

聊斋志异 ¥28.9 购买

但王七清楚记得自己那天晚上真的穿过了墙壁,为什么现在却做不到了呢?难道是崂山道士骗自己吗?

于是,王七心里就再也没有师傅这个概念了,甚至子啊恼羞成怒之下,把崂山道士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聊斋志异》:徒弟学会了崂山道士的“穿墙术”,回家却又不行?

​​

自从此以后,王七依然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这也说明,世界上的某些事情,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也不能过于高调。崂山道士确实把咒语教给了王七,但他却并没有记住师傅“不能张扬”的嘱咐,于是才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