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探索绿色发展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亩出效益超十万元

秋收季节,新稻飘香。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水稻每公斤在2.8元左右,而在江苏盐城盐都区学富镇的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这里收获的水稻每公斤30元都不够卖。据了解,这是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带来的高效益。

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探索绿色发展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亩出效益超十万元

客商现场察看生态稻。

该农场是由当地残疾人戚思田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多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创办的,地点选在远离村民居住集中区的地方,水稻田里养殖黑斑蛙和金线宽体水蛭,长出的水稻受到市场青睐。农场由三年前的6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亩,经济效益节节攀升。因采用标准化稻蛙共养模式,加上今年使用“盐粳16”新品种,今年生产纯天然优质水稻7万多公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农场的打谷场上,前来订购水稻的客商有10多位。由于品质优良且总产有限,这里的水稻价格曾飙升至每公斤37元。徐晓鹏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一位粮食经纪人,千里迢迢先后三次来到这里考察稻米生产。他发现蛙田用水都是通过净化的,稻田里不能用一点点化肥和农药,否则青蛙和水蛭就会很快死亡。他说:“我下手比较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预交了100万元的定金,并签订了每公斤30元的收购合同,购买这里的水稻5万公斤。”据了解,该农场亩产水稻400公斤,按与徐晓鹏的合同价销售,每亩收入高达1.2万元。

除了水稻收入,稻田里每亩产出青蛙1500公斤,每公斤按40元计算,亩收入高达6万元。上海闸北区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的陈爱国是该农场青蛙的老经营户。他说:“我也是盐城人,长期在闸北做鱼虾生意。后来我发现闸北地区的老苏北人有不少人爱吃青蛙肉,我就带着田盛源农场的青蛙养殖销售许可证等证明,开始贩卖这里的青蛙。仅今年被我运往上海的青蛙就有30多吨,在这里批发价每公斤40块钱,到了上海每公斤60元都不够卖。”

水蛭养殖收入也是重头戏。农场在稻田边建起了50多个大棚水蛭养殖池。金线宽体水蛭俗称蚂蟥,是一味临床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蓄血、跌打损伤等症,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备受市场追捧。眼下,该农场50多亩水蛭基本销售结束,今年亩产干货100多公斤,每公斤干货卖出1600多元的好价钱。戚思田说,今年农场已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亩产值突破10万元,除去已付给周边农户的土地流转费以及70多位农民工工资等费用外,农场今年亩平纯收入8万多元。

提到下一步打算,戚思田说:“明年农场面积将增加到300多亩,吸收更多周边群众,特别是残疾人到农场就业,实现共同走绿色生态致富的道路”。(撰稿 | 张兆领 查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