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These Football Times
作者:Gary Thacker
有时候你很难判断一对球场搭档应该拥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比如,身处于阿森纳全盛时期的维埃拉与佩蒂特,两人都是那支球队中场的重要成员,但究竟又重要到何种程度呢?毕竟在那段时期里,博格坎普、亨利、希曼、迪克森、亚当斯等人也都是那台胜利机器中的重要部件……
另外,需要如何评价曼联全盛时期的罗伊-基恩与斯科尔斯?他们为球队做出的贡献是否多于C罗、鲁尼、吉格斯或贝克汉姆?
但在球场上的某些位置——尤其在进攻端或防守端,想要甄别出一对“黄金搭档”并颂扬他们的历史地位倒不算特别困难,毕竟,你总能利用相对客观的数据统计得到想要的答案。
穆里尼奥第一次执教切尔西俱乐部时期所倚重的两大中卫,约翰-特里(John Terry)与里卡多-卡瓦略(Ricardo Carvalho)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在穆里尼奥入主斯坦福桥之前,特里就已经是切尔西的重要一员,俱乐部的前任主帅也已把其视为了后防基石。然而,精明的葡萄牙人在认可特里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发现其身旁还缺少一位可靠的助手,如果他能为特里找到一个能力互补的新队友,切尔西的防线就等于直接安装了两道门栓。
2003-04赛季,穆里尼奥曾在欧冠赛场上带领波尔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提前就计划奔赴西伦敦发展的主教练一样,那支球队中的很多主力球员也都计划着在2004年夏天离开巨龙球场。
在这些炙手可热的球员中,卡瓦略就是最受欧洲各大豪门俱乐部追捧的一位。
追随波尔图取得了俱乐部的极致荣誉之后,身为葡萄牙国脚的卡瓦略又在2004年的欧洲杯中大放异彩,成功跻身进入了赛事的最佳阵容。如此杰出的表现,也让他在得到了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国际米兰、曼联等顶级豪门的疯狂追求。
而穆里尼奥也相信昔日爱徒必定能跟特里在切尔西擦出火花,于是借助更便利的途径,他说服了切尔西老板掏出了促成这笔转会的2500万英镑。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肯定要算是一笔性价比极高的超值交易。
然而,葡萄牙人在斯坦福桥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却不算美好——与许多第一次闯荡英超联赛的外籍球员一样,两眼一抹黑的卡瓦略也曾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
在卡瓦略还没有找到比赛节奏的那段日子里,不少记者都对他的表现留下了许多恶毒的评论,比如“引进这样一个水货是不可接受的”、“卡瓦略似乎存在理解障碍,他或许应该测一测智商”……
穆里尼奥曾处罚过卡瓦略,甚至还一度把他排除出了参赛大名单。这种“适当的敲打”后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从2004年9月份开始,我们就见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卡瓦略。
随着竞技状态的恢复,卡瓦略自然又成为了特里身旁的头号搭档,而切尔西的防线也开始变得趋于完美了。
从许多成功球队的案例中我们能发现:一对优秀中后卫的成功秘诀其实是“互补”而不是“相似”。
除了切尔西之外,在21世纪初期英超联赛中的另一对成功中卫搭档——曼联的维迪奇与费迪南德也属于这种范畴。冷酷无情的塞尔维亚壮汉维迪奇,在比赛中会充当拦截者的角色,这类球员擅长于在地面和空战进行身体对抗,属于老式足球中的硬汉角色;费迪南德的身体素质虽然也非常优秀,但相较维迪奇,他更擅长阅读分析比赛,补位和协防是他的拿手好戏。
而在切尔西阵中,扮演维迪奇角色的自然是队长特里。
悬挂在斯坦福桥的标语“队长、领袖和传奇”就高度概括了特里在俱乐部历史中的地位。在球场上,特里展现出的霸气犹如一头雄狮。我们发现他的敬业态度其实源自于内心——他真的非常享受防守。
另外,他与维迪奇都是那种“让本方球迷爱得要死、让对方球迷恨得要命”的球员。
虽然从高度与身型上,卡瓦略与费迪南德相比较都处于劣势。但卡瓦略却总能利用自己积累到的“街头智慧”、“黑暗艺术”来限制住对位前锋们的表现。
而且葡萄牙人的动作速率也明显更快,总能赶在对方前锋身前抢走皮球,甚至还能在第一时间从后场策划出快速反击。在2005-06赛季主场3-0击败曼联奠定联赛夺冠大局的那场比赛中,卡瓦略所打进的第三粒进球就极具代表性。
另外,两名中卫球员能否彼此合拍、擦出默契火花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卡瓦略在接受俱乐部官方杂志采访时就谈到了自己刚加盟切尔西时的初印象,“在我效力的第一年里,我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我来到了一家全新的俱乐部、一个全新的国度和一个全新的联赛,这里的激烈程度远超我曾适应的葡萄牙联赛,”他坦言道,“而JT(特里的简称)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无论在球场内外,他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他让我感觉更自在了。他不仅是我共事过的最佳球员之一,也是一名伟大的领袖。”
卡瓦略随后又谈到了他与特里之间彼此优势互补的重要性。
“他比我更强壮,他更擅长于空战,而我则更喜欢把皮球控制在地面上。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对优秀的防守搭档。身为中后卫,无论你与哪位队友成为搭档,你都得对他非常熟悉,能够很好地理解彼此。我会本能地预知他的下一步动作,他对我也是如此。这种默契是非常关键的。”
事实上,在当时那支切尔西队内,卡瓦略并不是特里能所找到的唯一中卫搭档。法国人加拉在斯坦福桥初期的表现也曾得到过外界的高度评价,但伴随着卡瓦略的崛起,加拉就不得不把位置挪到了边路。几年前当一家英国报纸要求特里列出他心目中的切尔西最佳阵容时,他就毫不犹豫地在中后卫的位置上写下了卡瓦略的名字。
如上文所示,在评价一对防守搭档时,统计数据往往都会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工具。特里与卡瓦略在巅峰时期所取得的数据,似乎也足以证明他们就是英超联赛历史上最成功的中卫搭档之一。2004-05赛季的所有38轮英超联赛中,切尔西在其中的25比赛中保住了“清白之身”;而在斯坦福桥进行的19场比赛里,切尔西总共才丢了6个球!
那个赛季,无论是曼联、热刺、利物浦还是曼城、阿森纳、埃弗顿,他们都不曾在斯坦福桥撕破过由特里、卡瓦略镇守的防线。
反倒是伯明翰、博尔顿、水晶宫和富勒姆这些中下游球队倒是在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意外收获,即便如此来自两人的馈赠也像“守财奴”一般吝啬。在他们的精打细算下,切尔西最终以创纪录的95分成绩摘得了久违的联赛冠军头衔。
接下来的2005-06赛季里,不甘心“好梦一日游”的切尔西继续在英超联赛中延续着自己的霸权统治。特里与卡瓦略踢得兴起的那段时期里,一家报纸甚至发出了价值1万英镑的悬赏令——奖励在那个赛季里第一位敲开切尔西城池的球员。
结果,从8月份开始一直到9月底,这笔钱都被安全地锁在了报社的保险柜内。但在9月份的最后一轮联赛中,阿斯顿维拉球员卢克-摩尔终于拿走了这笔奖金。但在此时,切尔西在05/06赛季的总比赛时间已经累计达到了10个小时。
当然,有人也会跳出来说这应该算是切尔西整条后防线,乃至整个团队的功劳,而不应该单独把特里和卡瓦略推上神坛。这自然也算是一个能够立得住的观点,毕竟有谁能够无视超级门将切赫的存在?费雷拉和加拉在两个边路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另外,我们哪能忘记在整条防线前还存在着一位叫做马克莱莱的球员?
没错,这支球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的。而你对此分析得越细致,往往就会陷入到一种循环里。
就如同本文在最开头讨论的内容,中场球员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一方面,所有前锋球员的工作都必须借助中场球员的扶持,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价值又需要比赛结果才能得到展现。
足球运动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争议性。
但在讨论特里和卡瓦略这对搭档的价值时,我们或许可以做得“简单粗暴”一些。除了拥有数据作为支持之外,我们用肉眼也能看出他们在巅峰期所具备的能力优势(相较于其他同行)究竟有多大。这些就足以让两人在切尔西的队史内建立起一个崇高的历史地位。
去年,利物浦名宿卡拉格在《每日邮报》专栏中也曾列举了自己心目中的“英超十大中后卫”,他不仅把特里放在了第一位,而且卡瓦略的名字也出现在了第五位。
来自高水平同行的承认,也算是这对防守悍将职业生涯一种最权威的认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