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响彻云天,吹芦笙的苗家阿哥在村寨门口跟随着节奏摇摆,红色拦门布后,五六岁的苗家小孩盛装在那守候,手中端着牛角杯,嘴里唱着苗家歌曲。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只要有游客到来,都会在靖州三锹乡大山深处,离县城约40 公里的地笋苗寨上演,这里因村中山坡形如春笋而得名。“芦笙迎宾,牛角敬酒”,伴随着动听的苗歌,满满的一牛角杯酒下肚,全身顿时暖呼呼的。10 月26 日中午,记者一到这里,就感受到苗寨人民的热情。

拦门酒
迎接“新人”
喝完满杯的米酒,还在酒香里回味孩子们的纯真带来的快乐,寨子里早就准备好的“油茶”已出现在眼前。据说来到地笋苗寨进门得喝拦门酒,入席得喝三碗茶。此“茶”即是苗家款待宾朋的佳品“油茶”。接过“油茶”,递到手里却只有一根筷子,第一次来地笋的陈女士很是不解,“这怎么吃?”看着旁边的人,一边摇晃着碗一边将里面的豆子等喝下肚,她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当地阿哥说,“一根筷子能喝干净谓之入门,不用筷子则可称之入道了。”听闻有此说法,陈女士举起喝得一滴茶都不剩的碗说:“我也算是入门级 ‘油茶’爱好者了!”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听不懂的歌词里,带有一种悠长而缓慢的节奏。来不及放下手中的碗筷,我们追随着歌声,来到一口水井处。只见远处着盛装的新娘在亲人的陪伴下缓慢地向水井走来,肩上挑着水桶,不急不慢。到水井边,四周的亲人分散站开,新娘想举起水桶挑水,旁边的青年开始使坏,不让新娘顺利地将水挑出来。经过几番折腾,在娘家人的帮助下,新娘才将水桶装满,并返回家中。看着如此的场景,大家很感兴趣,纷纷拿出相机留下这难得的一幕,但心中也有些许疑惑。
当地阿哥看出我们的疑惑,解释道:当地村民对古井依旧钟爱,因为花苗婚俗中有一个很隆重的礼节,叫做:新娘担水。在苗家新婚后的第二天新娘去担水。为什么一定要在婚礼的第二天新娘去担水呢?一是男方为了打糍粑给新娘带回家作为酬谢,请新娘担水泡米;二是意味着夫妻感情鱼水合欢、细水长流。
寻找童趣
带着遇到新娘挑水的好运,我们继续在苗寨里寻访着快乐。上完一陡坡,眼前是一块开阔地,上面摆满了石桌石凳,这是苗家的棋局阵,里面的石桌上雕有“牛角棋”、“三三棋”、“打子棋”、“猪娘棋”等棋局,一群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着这些从古相传至今的棋局。旁边的竹子上雕刻有说明,这些棋,无需特定棋子,遍地的石头,木棍都是棋子。“将两子排成一排后,就能将对面的棋子打掉”,这就是稍微简单点的打子棋,看懂规则后,我们在这棋局上跟孩子们一起玩耍起来。喜欢孩子的樊女士在跟孩子们玩上几把后,满脸挂着笑容。
下棋
在不远处的山坡下,是地笋苗寨的村口,一阵孩子们的欢呼声从空地上传来,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只见空地上摆满了稻草做成的各种样式的动物、房屋和人,虽然做工略显生涩,但在这里看到如此土乡土气的艺术,也让人很是惊叹。快步冲下山坡,在这些土乡气息浓烈并且难得一见的稻草模型面前合影。“这不是草泥马么,还有这么前卫的动物模型呀。”陈女士冲下来一看,惊叹声不断。
斗高脚马(陈薇 摄)
旁边的孩子们拿出自家制作的高脚马在稻草模型前赛跑,不时有孩子在奔跑中摔倒。我和小韦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童趣,拿起高脚马寻找着童年的回忆。在开始的几次不适应摔倒后,渐渐找到感觉,能够顺利地骑着高脚马在空地上奔跑。旁边的陈女士,看得起劲,要求我们高脚马对战。我们面对面的骑着高脚马,用身体相互碰撞着,一边碰撞,一边高兴大笑。脚下,不稳当的高脚马在不停摇晃,要不时的调整着平衡维持不倒。但坚持不了一会,身材肥胖的我就被挤下马,看来胖了还是无法驾驭如此灵巧的东西。“没看出来,小韦这么瘦小还能够赢啊,老杨你这么一身的肥肉都撞不赢他,白长了。”看热闹的陈女士嬉笑着。我们也不顾她的玩笑,继续着我们的游戏。
欢度良宵
跟孩子们玩耍的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夜幕已经悄悄降临。村头合拢宴已经准备就绪,经过开场的敬酒歌后,一场热闹盛宴在地笋苗寨开席了。相互之间认识的、不认识的推杯换盏,眼前的美食令人眼花缭乱。正喝得兴起时,鼻中突然传来一阵竹香,还伴随着一股鸡香味。旁边的吃货于婧文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这里的特色美食竹筒鸡要上菜啦,我可是期待了很久的,不许跟我抢。” 不一会,在竹筒里被炭火熏了两个小时的鸡肉被端了上来,当地的土鸡在竹筒里,经过小火的熏烤,整个肉质细腻滑润,还带有淡淡的竹香味,一口吃下去,让人回味无穷。
文艺表演
竹筒鸡的香味还留在嘴里,旁边空地上就上演了一出抢媳妇的好戏。原来是当地的村民在进行民俗文艺表演。篝火,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升起,我们将手中的竹筒当做乐器,跟随着节拍围绕着篝火一起呐喊和欢呼着。“好开心、好欢乐的氛围,我喜欢这里。” 怀化游客樊盈盈, 敲打着竹筒,由衷地感慨着。兴奋之余,将手里的竹筒在欢快的气氛中丢入篝火中,成为熊熊烈火中的一份子。整个地笋苗寨,在夜幕下,成为一片欢乐的乐园。歌声,笑声、呐喊声,声声不停,带来的是无尽的欢乐。
在欢笑声中,地笋苗寨的纯真之旅就此结束,这里不需要多的言语去表达,只要你敞开心门,就能寻到你儿时的乐趣,寻找到属于你的纯真时刻。(文/图 本报记者 杨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