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靖州地筍:苗寨裡的純真之旅

鞭炮聲響徹雲天,吹蘆笙的苗家阿哥在村寨門口跟随着節奏搖擺,紅色攔門布後,五六歲的苗家小孩盛裝在那守候,手中端着牛角杯,嘴裡唱着苗家歌曲。如此盛大的歡迎儀式,隻要有遊客到來,都會在靖州三鍬鄉大山深處,離縣城約40 公裡的地筍苗寨上演,這裡因村中山坡形如春筍而得名。“蘆笙迎賓,牛角敬酒”,伴随着動聽的苗歌,滿滿的一牛角杯酒下肚,全身頓時暖呼呼的。10 月26 日中午,記者一到這裡,就感受到苗寨人民的熱情。

靖州地筍:苗寨裡的純真之旅

攔門酒

迎接“新人”

喝完滿杯的米酒,還在酒香裡回味孩子們的純真帶來的快樂,寨子裡早就準備好的“油茶”已出現在眼前。據說來到地筍苗寨進門得喝攔門酒,入席得喝三碗茶。此“茶”即是苗家款待賓朋的佳品“油茶”。接過“油茶”,遞到手裡卻隻有一根筷子,第一次來地筍的陳女士很是不解,“這怎麼吃?”看着旁邊的人,一邊搖晃着碗一邊将裡面的豆子等喝下肚,她也有模有樣地學着。當地阿哥說,“一根筷子能喝幹淨謂之入門,不用筷子則可稱之入道了。”聽聞有此說法,陳女士舉起喝得一滴茶都不剩的碗說:“我也算是入門級 ‘油茶’愛好者了!”

忽然耳邊傳來一陣悅耳的歌聲,聽不懂的歌詞裡,帶有一種悠長而緩慢的節奏。來不及放下手中的碗筷,我們追随着歌聲,來到一口水井處。隻見遠處着盛裝的新娘在親人的陪伴下緩慢地向水井走來,肩上挑着水桶,不急不慢。到水井邊,四周的親人分散站開,新娘想舉起水桶挑水,旁邊的青年開始使壞,不讓新娘順利地将水挑出來。經過幾番折騰,在娘家人的幫助下,新娘才将水桶裝滿,并傳回家中。看着如此的場景,大家很感興趣,紛紛拿出相機留下這難得的一幕,但心中也有些許疑惑。

當地阿哥看出我們的疑惑,解釋道:當地村民對古井依舊鐘愛,因為花苗婚俗中有一個很隆重的禮節,叫做:新娘擔水。在苗家新婚後的第二天新娘去擔水。為什麼一定要在婚禮的第二天新娘去擔水呢?一是男方為了打糍粑給新娘帶回家作為酬謝,請新娘擔水泡米;二是意味着夫妻感情魚水合歡、細水長流。

尋找童趣

帶着遇到新娘挑水的好運,我們繼續在苗寨裡尋訪着快樂。上完一陡坡,眼前是一塊開闊地,上面擺滿了石桌石凳,這是苗家的棋局陣,裡面的石桌上雕有“牛角棋”、“三三棋”、“打子棋”、“豬娘棋”等棋局,一群孩子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着這些從古相傳至今的棋局。旁邊的竹子上雕刻有說明,這些棋,無需特定棋子,遍地的石頭,木棍都是棋子。“将兩子排成一排後,就能将對面的棋子打掉”,這就是稍微簡單點的打子棋,看懂規則後,我們在這棋局上跟孩子們一起玩耍起來。喜歡孩子的樊女士在跟孩子們玩上幾把後,滿臉挂着笑容。

靖州地筍:苗寨裡的純真之旅

下棋

在不遠處的山坡下,是地筍苗寨的村口,一陣孩子們的歡呼聲從空地上傳來,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隻見空地上擺滿了稻草做成的各種樣式的動物、房屋和人,雖然做工略顯生澀,但在這裡看到如此土鄉土氣的藝術,也讓人很是驚歎。快步沖下山坡,在這些土鄉氣息濃烈并且難得一見的稻草模型面前合影。“這不是草泥馬麼,還有這麼前衛的動物模型呀。”陳女士沖下來一看,驚歎聲不斷。

靖州地筍:苗寨裡的純真之旅

鬥高腳馬(陳薇 攝)

旁邊的孩子們拿出自家制作的高腳馬在稻草模型前賽跑,不時有孩子在奔跑中摔倒。我和小韋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童趣,拿起高腳馬尋找着童年的回憶。在開始的幾次不适應摔倒後,漸漸找到感覺,能夠順利地騎着高腳馬在空地上奔跑。旁邊的陳女士,看得起勁,要求我們高腳馬對戰。我們面對面的騎着高腳馬,用身體互相碰撞着,一邊碰撞,一邊高興大笑。腳下,不穩當的高腳馬在不停搖晃,要不時的調整着平衡維持不倒。但堅持不了一會,身材肥胖的我就被擠下馬,看來胖了還是無法駕馭如此靈巧的東西。“沒看出來,小韋這麼瘦小還能夠赢啊,老楊你這麼一身的肥肉都撞不赢他,白長了。”看熱鬧的陳女士嬉笑着。我們也不顧她的玩笑,繼續着我們的遊戲。

歡度良宵

跟孩子們玩耍的歡樂時光,總是短暫的,夜幕已經悄悄降臨。村頭合攏宴已經準備就緒,經過開場的敬酒歌後,一場熱鬧盛宴在地筍苗寨開席了。互相之間認識的、不認識的推杯換盞,眼前的美食令人眼花缭亂。正喝得興起時,鼻中突然傳來一陣竹香,還伴随着一股雞香味。旁邊的吃貨于婧文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們:“這裡的特色美食竹筒雞要上菜啦,我可是期待了很久的,不許跟我搶。” 不一會,在竹筒裡被炭火熏了兩個小時的雞肉被端了上來,當地的土雞在竹筒裡,經過小火的熏烤,整個肉質細膩滑潤,還帶有淡淡的竹香味,一口吃下去,讓人回味無窮。

靖州地筍:苗寨裡的純真之旅

文藝表演

竹筒雞的香味還留在嘴裡,旁邊空地上就上演了一出搶媳婦的好戲。原來是當地的村民在進行民俗文藝表演。篝火,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升起,我們将手中的竹筒當做樂器,跟随着節拍圍繞着篝火一起呐喊和歡呼着。“好開心、好歡樂的氛圍,我喜歡這裡。” 懷化遊客樊盈盈, 敲打着竹筒,由衷地感慨着。興奮之餘,将手裡的竹筒在歡快的氣氛中丢入篝火中,成為熊熊烈火中的一份子。整個地筍苗寨,在夜幕下,成為一片歡樂的樂園。歌聲,笑聲、呐喊聲,聲聲不停,帶來的是無盡的歡樂。

在歡笑聲中,地筍苗寨的純真之旅就此結束,這裡不需要多的言語去表達,隻要你敞開心門,就能尋到你兒時的樂趣,尋找到屬于你的純真時刻。(文/圖 本報記者 楊智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