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散文:看海

作者:用户千重浪

对于我们山里人来说,海是神秘的,充满着梦幻。最早对海的认知是在小学课本上,有一句“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的诗句,后来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了解了老人以老弱之躯在海里勇敢的与马林鱼、鲨鱼搏斗的生动情景;再后来读了李白的诗《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浩浩荡荡向大海;《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句子,海的朦胧与扑朔迷离时常在我心中萦绕。很想去看一下真实的大海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梦想。

30年前的夏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县教育工会组织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去杭州和厦门参观,我是成员之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厦门,因为我要了却魂牵梦绕的看海梦!在三明火车站乘上火车,火车在鹰厦铁路上穿行,那时是绿皮车,时速60,谈不上风驰电掣,头次去厦门,有点好奇,隔着车窗,欣赏着沿途风景。永安、漳平、龙岩、漳州等城市风貌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约8小时,火车徐徐开进厦门火车站,随着人流下车、出站。

久闻闻名遐迩的鼓浪屿就在眼前,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赶往轮渡,乘上开往鼓浪屿的轮船。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海风迎面吹拂,激动的心仿佛要跳出来,第一次和大海这样亲密接触,心潮澎湃,大海的湛蓝、深邃、开阔,都超乎我的想象。此时真正理解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含意。同时也情不自禁想起歌曲《军港之夜》中那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作者把大海、海浪写得是那样的浪漫、美妙、神奇,那样的富有诗意!缓过神来,已到了鼓浪屿。

漫步在鼓浪屿步行街上,欣赏着一栋栋风格独特的欧式建筑,倾听着那悠扬的钢琴声,还有那日光岩、菽庄花园、林语堂故居、美国领事馆等景点都会让你流连忘返。但看海的兴致意犹未尽,匆匆走了一圈,又买上一张票去看金门岛。轮船在浩淼的海面上航行,站在甲板上,戴起配来的望远镜,遥望着海的前方,认认真真地看,生怕错过一景一物。突然,导游说道,大家看,前面就是金门岛。不错,我看见了,福建省政府几个大字清晰可见。看着金门岛,我的眼前不断浮现出1949年10月24至26日,解放军登金门岛3个团共9000余人不幸全军覆没的惨烈情景;耳边也仿佛响起58年我军对金门岛万炮齐发的隆隆炮声。我心中不禁感慨,是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无数的解放军战士负重前行、奋勇牺牲才换来的!望着苍茫大海,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短短20分钟,我仿佛已脱胎换骨,大海的博大、大海的宽广、大海的波涛汹涌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15年秋,有机会到泉州崇武一游,到崇武除了看古城,那就是看海了。受不了海的诱惑,匆匆游完古城,直奔海边。一眼望去,远处大大小小的岛屿摄入眼帘,海上千帆点点、百舸争流,好一派繁忙的景象。遥想400多年以前,倭寇如那波涛,汹涌而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我英勇的戚家军奋不顾身,击溃来犯之敌,还这海上宁静。如今,倭寇早已消遁,但那伟岸的戚将军石雕像,永远迎着海风,威武地矗立着,仿佛在呐喊:犯我中华者,来者必诛!1965年,还是这片海域,我英勇的人民海军在周总理的亲自指挥下,以牺牲2人的代价,打死国民党兵200余人,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光辉战例。岁月如烟波消散,但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仍然历历在目。夕阳西下,海水退潮,海滩上露出了细细的柔软的海沙,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捡拾贝壳、花蛤等,我们兴高采烈地行走在沙滩上,踩出一行行清晰的足印,望着这足印,回顾这一路走来,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深深地感悟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奋然前行,才能踩出人生阳光的诗行!

夜幕降临,一轮如玉如盘的明月在海那边慢慢升起,水银色的月光倾泻在海岸边的礁石上,我不禁想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丽情景。海风吹拂着我们的面颊,海浪拍打着我们的耳膜,沐浴在这姣洁的月色之中,倾听海风、海浪构成的优美交响乐,真的令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

二次看海,二次感受,海的神秘面纱已然揭开。亲近大海,感受不积小流无以至大海的坚守、感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感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亲近大海,会提升你的认识,改变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朋友,看海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