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年左右,有两支印欧语系民族移居地广人稀的伊朗高原,一支叫米底,一支叫波斯。米底人居住在里海以南,而波斯人则住在米底人以南。在两个民族中,米底人原始社会组织首先解体,建立起王国,定都阿克巴塔纳。由于亚述帝国四处兴兵,米底于公元前9世纪起遭到亚述侵略,并被征服。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米底王国复兴,征服了波斯。再后来又埋葬了亚述帝国。到了国王阿斯提亚格斯当政时,米底的国王平安传了四代,统治着伊朗高原和亚述。
有一天夜里,第四代米底国王阿斯提亚格斯梦见自己的女儿曼丹妮撒尿淹没了阿克巴塔纳城,而且泛滥亚洲。宫中专门负责解梦的人听后大惊失色,连忙告诉国王说公主将来的儿子将会取代他成为米底国王。于是国王禁止女儿与米底贵族青年来往,而是把她嫁给了一个波斯贵族,以为把女儿嫁给外族就能够避免灾祸。
没有多久,曼丹妮果然就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小居鲁士。阿斯提亚格斯便命令管家哈尔帕哥斯将小居鲁士带回家处死。哈尔帕哥斯久居宫廷,精通世故。他不愿干这件缺德事,而是打算让阿斯提亚格斯自己手下的人来干。
他找到了国王庄园里的一个叫米特拉达铁斯的奴隶牧人。哈尔帕哥斯假传圣旨:“国王命你把这孩子抛到山里最荒僻的地方。若不杀死这孩子,你就会被国王处死,知道吗!”
米特拉达铁斯打听到这孩子的母亲原来是公主曼丹妮,而下令杀他的是国王阿斯提亚格斯。恰好米特拉达铁斯的孩子刚刚出生,生病死掉了。他老婆见了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居鲁士,十分喜爱,想出了狸猫换太子的计策,用死了的孩子去交差,把曼丹妮公主的孩子留下来由自己扶养。米特拉达铁斯也觉得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去山里给死婴换上曼丹妮孩子的衣饰,再把他放到带孩子来时用的篮子里。办妥之后,他直奔哈尔帕哥斯家,要他派人去检验孩子的尸体。哈尔帕哥斯便令几个亲信前去验证,他们回来说孩子确实是死了,这下哈尔帕哥斯才放下心来。小居鲁士就这么活了下来。
不知不觉小居鲁士已长到10岁,成了个淘气的孩子王。他与村里的孩子们游戏,被孩子们推为国王,真的发号施令起来。其中有个孩子是米底破落贵族的孩子,不服气奴隶的儿子做国王,同小居鲁士作对。小居鲁士大怒,竟命“卫兵”狠揍了他一顿。他哭着回家告状,其父十分恼火,但小居鲁士是国王的奴隶,别人奈何不得,只好赶往京城求国王做主。阿斯提亚格斯叫来米特拉达铁斯和他的养子居鲁士怒斥道:“你这贱人的儿子好大胆,竟敢打贵人的儿子,该当何罪?”谁知居鲁士年龄虽小,却敢作敢为,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地说:“陛下,他是罪有应得。我们村的孩子选我做国王,可他不听我的话,不把我放在眼里,所以我让他受到应得的处分。难道不应该吗?如果因为这个受罚的话,我请陛下随意处置我。”
阿斯提亚格斯听这孩子说话的口气很大,相貌和自己相像。再问孩子的年龄,刚好和自己死去的外孙相同。于是严厉地质问米特拉达铁斯,米特拉达铁斯见情况不妙,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一清二楚。国王听后对自己的奴隶倒不是十分介意,只是对哈尔帕哥斯的不忠实十分恼火,就命人把哈尔帕哥斯找来。
哈尔帕哥斯入得宫来,一见那老牧奴在场,就知道涉及国王外孙之事,忙交待事情经过。等到听牧人说完掉包计后,他吓得目瞪口呆。但阿斯提亚格斯未露声色,宽慰他说:“对这孩子的处置我感到很痛苦,我女儿一直在责怪我。现在命运既然让他有了一个好的转机,那么你回家去吧,让你的儿子来这儿,和这个孩子一道同我进餐。”
回家后,哈尔帕哥斯把独生子叫到跟前,告他进宫去要听话。他哪知这孩子一入宫就被国王命人一刀杀死,切成碎块,头、脚、手放到篮子里,肉被烤了制成菜肴。
晚宴上哈尔帕哥斯吃的是他儿子的肉。酒足饭饱之后,阿斯提亚格斯才告诉哈尔帕哥斯真相,并命他揭开篮子看他儿子血淋淋的头和脚。哈尔帕哥斯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忍痛照办之后,国王问道:“你已经看过篮子里的东西,你对刚才的菜满意吗?”哈尔帕哥斯冷静地回答:“陛下让我做的任何事我都满意。”宴席散了,他将剩下的肉块收拾起来带回家中,痛哭失声,咬牙切齿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国王惩罚了哈尔帕哥斯,又叫来占梦的僧侣,问他该如何处置居鲁士。那僧侣说:“如果这孩子做了一次国王,就不会第二次成为国王了。陛下尽可放心。”国王一听大喜,忙将居鲁士送还给了曼丹妮家,公主和她的丈夫非常高兴。
哈尔帕哥斯要报国王杀子之仇,积极联系,组织复仇计划,于是和居鲁士交往甚密,他积极怂恿居鲁士造反,而居鲁士也对米底压迫波斯人不满。二人一拍即合,秘密商量起义的计划。
居鲁士凭自己波斯贵族的身分将波斯部落的青壮年召集起来,波斯青年早就对米底国王的统治心怀怨恨,因此绝大多数都愿跟居鲁士铤而走险。居鲁士起义造反的事使阿斯提亚格斯非常恼火,后悔当初没有杀了居鲁士。他调集军队,派哈尔帕哥斯为统帅,阻挡居鲁士的进军。谁知,哈尔帕哥斯在阵前倒戈,与居鲁士里应外合,攻打阿斯提亚格斯。阿斯提亚格斯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亲自带兵出城迎战。结果大败,自己也做了俘虏。居鲁士真的成为了米底国王。由于他属于阿黑门尼德族,所以他的王朝又称阿黑门尼德王朝。对于自己的外祖父阿斯提亚格斯,居鲁士并未加害,而是奉养在宫中。
居鲁士推翻了米底统治后,惹恼了雄踞小亚细亚的强国吕底亚。吕底亚国王克诺伊索斯既是阿斯提亚格斯的连襟,又是米底的同盟,对居鲁士推翻米底统治极端不满。且他久已垂涎米底的领土,于是便伺机出兵,希图借居鲁士立足未稳之机进攻波斯。居鲁士闻讯,驱兵出伊朗高原,直入小亚细亚半岛。两军在普铁里亚相遇,打了个平手。克诺伊索斯见波斯军队人数众多,便回师小亚细亚,欲邀请新巴比伦王国和希腊人助阵,来年再战。
居鲁士起初并未追赶。克诺伊索斯以为双方既然打了个平手,波斯军也该回去休整了,竟把大批军队解散回乡。居鲁士获知消息,出其不意,驱军杀进小亚细亚,兵临靠近地中海的吕底亚首都撤尔迪斯。
克诺伊索斯虽无思想准备,但吕底亚人能征擅战,他迅速集合起数千骑兵出城迎战。依山而建的撒尔迪斯城前面是一处平原,便于用骑兵作战。吕底亚的骑兵都是多年的驭手,善于纵马横枪,在马上作战。
居鲁士见吕底亚的严整阵势,心里有些发虚,不知自己的步兵能否顶住,哈尔帕哥斯献策急令部下把随军驭运粮草和拉行李的骆驼集中到阵前,命骑手携带武器骑了上去,组成前锋,步兵组成第二梯队,骑兵在后。克诺伊索斯在阵前任凭波斯军队临时调整,白白失去进攻的良机。
波斯军队部署完毕,居鲁士一声令下,骆驼队蜂拥而出。因为马害怕骆驼,吕底亚人还未打马迎战,座下的马匹便撤蹄子向后逃了。克诺伊索斯也不是怯懦之辈,下令死战。双方厮杀成一团。毕竟波斯军人多势众,吕底亚军被击溃,退入城内。于是波斯人将撤尔迪斯围得水泄不通。
居鲁士13天的围攻毫无建树,部将希洛伊阿德献计从敌军后方偷袭。晚上,波斯军营寨内大排宴席,猜拳喝令,热闹非凡。城上的吕底亚哨兵见状,以为平安无事,便大意起来。14天没有睡安稳觉的士兵们哈欠连天,留下几个继续盯着敌营,其余的靠着城墙打起盹来。
希洛伊阿德率领500精兵轻装出发,直奔吕底亚军队后方悬崖之下。随即搭起人梯,攀上悬崖。施展攀岩绝技,到达城墙顶端。居鲁士则率大队步兵伏在侧面开阔地上,只等得手的信号发出,便向城口冲去。
希洛伊阿德在城头和守军发生战斗,一面令信号兵点火,一面直冲向城门。居鲁士见城头火起,下令进攻。一时杀声四起。由于吕底亚人十分疲惫,又出乎意料,城内乱做一团。城门最终被偷袭的波斯军打开。激战之后克诺伊索斯束手就擒。居鲁士不忍杀死这位英雄,于是放了克诺伊索斯,以朋友相待,并张榜安民,禁止士兵洗劫。居鲁士征服吕底亚王国之后,又收纳了小亚细亚沿海各希腊城邦,允许各邦自治。其后挥师东进,深入中亚,并在今塔吉克共和国境内修筑了边境要塞“居鲁士城”。
居鲁士实在是能征善战,只用十几年时间便灭掉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三大王国,降服了犹太、腓尼基,把地中海东岸至中亚锡尔河流域的广阔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由此改变了西亚和欧洲、北非的历史格局。
居鲁士是古代外国少有的有口皆碑的国王。他对败者不加凌辱,对一国之君都采取奉养的政策,对被征服的城市不烧杀掳掠。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其他民族也十分尊重,还能向当地的神灵表示尊敬,按当地习俗行事,利用宗教收买民心。因此,波斯人、犹太人都感激他,称他是“涂圣油的王”。
居鲁士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又计划收服在当时大名鼎鼎、勇武悍战的马萨革泰人。
马萨革泰是一个游牧的部落国家,由一个叫托米丽丝的女王统治。人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精骑善射,骁勇善战。为师出有名,居鲁士先遣使臣向托米丽丝求婚。女王丈夫已死,她知居鲁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打她王国的主意,便干脆连使臣都拒绝接见。
于是居鲁士便驱军进逼双方界河阿拉克斯河。双方约定波斯军后退三天的路程,等对方渡河作战。波斯军按计划,先行了一日路程。留下部分老弱残兵,备好大批酒肉佳肴作为诱饵,然后大队人马绕到敌军后方。马萨革泰人,缴获了美酒佳肴。马萨革泰人生活清苦,忍不住大吃大喝起来,酒足饭饱后哈欠连天,个个埋头大睡。波斯军趁夜杀回,连托米丽丝的儿子也被活捉。他醒后乘人不备自戕而死。
托米丽丝大怒,誓与波斯人决一死战。双方先是互相放箭,箭射完后,展开了肉搏。居鲁士不幸被砍翻落马。几天后,一代天骄就这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了。但是,他建立的波斯帝国却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