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九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作者:真实的历史故事

【题记:本文为作者系列文章「前秦风云」第四篇「邺宫人物」第九节】

【导读】

◇上节内容回顾:石勒、石虎在灭亡前赵时,将其宗室斩尽杀绝。唯一存活的安定公主,后来成了石虎的嫔妃。当年救她一命的吏部尚书张豺,如今自己也遇上了为难事,来向她求助。

◆本节内容简介:石虎的养子石瞻在高候之战阵亡,他年幼的儿子石闵由石虎抚养成人,封为修成侯。在石瞻的忌日,司空李农、金紫光禄大夫逯明和侍中韦謏,相邀来到修成侯府,石闵对此颇感意外。

★故事发生时间:公元344年八月。地点:邺城、石虎养孙修成侯石闵府邸。

今天对于天王石虎的养孙修成侯石闵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十六年前的今日,他的父亲石瞻在与前赵的高候之战中阵亡。每年的这一天,他都要在家中祭奠父亲。为此,昨天特地从外面匆匆赶回邺城。

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成家立业后,这位天王养孙就搬出了邺宫,在外面另起府第。不过,由于石虎安排他在宫中宿卫,因此他在邺宫内仍有一处寓所。

从昨天开始,石闵用的就是素餐。今天早起,他先去沐浴,然后将准备好的祭品,亲手供奉到祖父和父亲的灵位前,在蒲团上长跪不起。妻子董氏带着儿子石智跪在他的身后。

祭拜完毕,他独自来到书房,但并未看书,而是坐在案前沉思。当年父亲的遗体抬回来时,遍身创伤,血肉模糊,那场景已如刀刻一般,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记忆当中。因此,每逢父亲的忌日,他都变得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没过多时,宫中来了两位宦官,他们奉刘妃之命送来了祭品。于是,石闵又陪着他们来到父祖的灵位前祭拜。刘妃不仅记得石闵父亲的忌日,而且每年的今日都会派人前来祭奠。

祭奠完毕,两位宦官跟石闵寒暄了几句,带着他备下的礼品,高高兴兴地离开。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九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石虎养孙、修成侯石闵

记得石瞻忌日的,还有后赵侍中韦謏。不过,他没有像刘妃那样礼祭,每年只是选择这个日子来修成侯府里坐上一会,陪着石闵说说话。

韦謏出身于世家大族京兆韦氏,他的经历也十分坎坷:先是入仕前赵,担任黄门郎,高候之战时他就在刘曜的身边,所以清楚石瞻阵亡的事情。前赵灭亡他转仕后赵,一开始担任散骑常侍,后历任七郡太守,任上都以清化著称,被擢升为廷尉,现在担任侍中。

让石闵感到意外的是,韦謏今年居然还邀上了司空李农和金紫光禄大夫逯明二位朝廷重臣。他更不敢怠慢,亲自倒茶、摆放果品,忙碌了好一阵才坐下来,笑言:“三位大人大驾光临,令石闵蓬荜生辉!”

“应该的,应该的。”韦謏说。

“大人们请喝茶。”石闵又笑着说。

座中四人,除了逯明,都是汉人。论性格脾气,韦謏和逯明都称得上是直臣,近年来对天王多有规劝的谏言,石虎虽然难以一一采纳,但也还能包容。身居三公高位的司空李农,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在天王跟前从来都是唯唯诺诺。

种族不同、秉性相异的几个人凑到一起,说些什么话才算合适呢?石闵觉得这韦謏行事有些欠思量,大可不必在他需要静下心来追思先人的日子里,带这么些热闹来。他暗暗提醒自己,说话应当留神。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九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后赵司空李农(意想形象)

“修成侯,陛下近来又频频外出狩猎,此事你知否?”韦謏全然不理解石闵的心事,一开口就涉及到敏感的事项。

“我才回来,一无所知。”石闵敷衍了一句。

石虎狩猎无度,有时甚至晨出夜归,微服出行,韦謏曾就此进过谏言。石虎虽然奖赏了他,可就是改不了。

“陛下前些日子偶感微恙,如今算是大好了。”李农委婉地为石虎辩解了一句,显然是要将这个话题岔开。

“如此忽天下之重,轻行于刀斧之间,倘若遇上狂夫生变,那该如何应对呢?近年来朝廷兴役无时,废民耘获,吁嗟之声盈路,此非仁圣之君所为啊!”韦謏却越发较真。

倘若任由这位侍中说下去,就难免议论朝政的嫌疑。这可是在自己家里!石闵决定不再客套,主动换了个话题:“李司空,我听说江左的荆州刺史庾翼,将州治由武昌移到了襄阳,他此举莫非又有北犯的图谋?”武将谈兵,不会犯忌。

“是有这么回事!我也刚知晓。比起兄长庾亮,这小庾行事倒是有些章法,也更有手段。王导死后,琅邪王氏难免走下坡。此前庾氏已从王氏手中夺得了江州,由庾冰都督荆、江等七州以及豫州四郡军事,自领江州刺史,出镇武昌。有兄长做后援,这小庾也就有恃无恐了。此举当下可壮大庾氏在大江上游的势力,日后又可进图关中和河洛,可谓一举多得呢!”李农答道。庾翼是庾冰的小弟,被人称作小庾。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九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东晋王权旁落,继“王与马共天下”后,又出现了外戚庾氏专权

“只是委曲了那位桓宣!此人从我朝手中夺走襄阳,已在那里镇守了十年。去年庾氏兄弟让他督刺梁州,上月被我朝李罴挫败,听说已被贬为建威将军呢。只不过想得好未必能做好。他要胆敢轻举妄动,那就让他也领教一下李司空铁骑的厉害!”石闵笑着插言。

看得出来,他知道的情况,并不比李农少。那年他跟随李农一道征战江汉,取得大胜,李农的将才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兵者险事。人君竞逐之时崇尚武力,在所难免;然则一旦君临天下,则不可轻言战事。陛下如今总想着四面出击、齐头并进,恨不能于旦夕之间就将九州全都拿下。当下朝廷为营建洛阳、长安二宫,诸州为征战之备,役民多达百万。如此兵革屡兴,劳役繁重,殊非国家之福。今年虽采纳群言罢伐晋之举,却又枉杀了王波,实在令人痛惜!”金紫光禄大夫逯明却唉声叹气地说。

这位“八骑”出身、身经百战的羯族老将,如今怠言兵事,事出有因。

石虎建武八年,青州官员上书宣称:济南平陵(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地带)城北的一尊石虎雕像,突然于夜间自行挪至城东南,后面还有千余只狼狐尾随。石虎听后龙颜大悦:“那尊石虎不就是朕么?自西北挪至东南,这不就是要朕荡平江南吗?此乃天意!赶紧令诸州之兵集合,朕将亲帅六师以奉天命!”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九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一尊石虎雕像差点成为南北大战的引信

马上就有文武官员跟着凑热闹,一百零七人上《皇德颂》。石虎随即颁布诏令:“应征之士五人出车一辆,牛二头,米十五斛,绢十匹,不办者斩。”为凑足军需,百姓卖儿卖女,不少人因此自杀。经过一年多准备,后赵扩军至百万。

今年正月,石虎在太武殿宴请群臣,殿外的马道上突然飞来上百只白雁。石虎令龙腾卫士箭射,结果无一人命中。事后太史令赵揽悄悄进言,说此乃不祥之兆,建议取消伐晋之举。石虎信了这话,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后,便宣布偃旗息鼓。

此举尽管将军国大事视同儿戏,但息兵罢战终归是好事。不过接下来,这位太史令却干了件伤天害理的事情,让中书监王波遭受飞来横祸。

当时,太子石宣在隆冬季节动用兵卒数万,砍伐树木用作营建,领军将军王朗请求石虎予以制止。石宣怀恨在心,便令赵揽编造天象,声言需要杀一位姓王的贵臣,方能消除天灾。石虎又信以为真,让赵揽提出人选。赵揽便顺势将王朗推了出来。谁知石虎爱惜王朗,要求另选他人。赵揽只好临时换人,说王波也可算作一个。石虎将建武六年“楛矢石砮”贡品的旧账一起清算,下令将王波和他的四个儿子腰斩,投尸漳水。

逯明的这番话,简直就是在谤议朝政。石闵心中暗暗叫苦,但此人是开国元勋,又是后赵的国族,他不好失礼打岔,便借着给客人续水的机会,求援地瞟了李农一眼。

「前秦风云」4邺宫人物︳第九节:今天是天王养孙石闵父亲的忌日

石闵

李农先喝了口水,然后替石闵解难:“陛下已知王中书的冤屈,心生悔意,拟追赠他为司空,封其孙为侯。”

逯明却更加愤愤不平,呛道:“人都死了,这顶个屁用!”

“蒲洪这个人,算得上一个治世的能臣。”韦謏突然冒出来一句。

石闵正急于转换话题,赶紧饶有兴趣地追问:“韦大人缘何发此感慨?”

“陛下不是让我去巡视大河的水情么?我顺道去了枋头。如今那里可是物阜民安,一派兴盛的景象呢!”韦謏答道。

逯明赞同地点点头,他正打算接下话头,李农已经先开了口:“二位大人,修成侯府中今日有事,我们是不是该告辞了呢?”

石闵对东迁的氐、羌部落一向很留意,觉得韦謏这一点倒是看得很准,本想问个详细,看出司空李农有意中止今天的谈话,便只好作罢。

送走三位贵客,石闵又陷入了沉思。他陡然生出一个联想:我与李农无甚往来,他今日缘何登门造访?莫非跟我上白城之行有关?

上节:昔日救人命,今日求人救

下节:修成侯石闵悄悄去了趟上白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