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枕边夜话

在开始本篇文章之前,我想先向大家抛出几个小问题:
从“后金”到“大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什么频频更改国号?
从“女真族”到“满族”,皇太极为什么更改族名,是努尔哈赤认了“伪祖宗”,还是,皇太极一心求变。
从“无圈点满文”到“有圈点满文”,自称女真族的努尔哈赤为什么不继承“金文”,偏要化“蒙古文”为自己的“满文”呢?
<h1 class="pgc-h-center-line">努尔哈赤的神操作</h1>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一代豪雄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后金”。
努尔哈赤剧照
可是,姓爱新觉罗的努尔哈赤,可和完颜阿骨打创立的“金朝”一点关系都没有。不信,你且看下面金朝简短的消亡史: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很快攻占辽国,随后侵占宋朝。可是没多久,1234年前后,蒙古人攻打金国,在蒙古人的铁骑之下,金国很快被灭,这时候有个奇怪的现象,当时已经定都上京(北京)的金国后裔,居然没有选择回到自己的北方老巢,反而选择南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金国从辽东来到南方以后,原来的老巢空虚,逐渐被更北方的通古斯原始部落群占领,也就是后来的努尔哈赤一族。
因此,努尔哈赤一族其实是满-通古斯一族,而非金国后裔的“女真族”,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做么做呢?
刘邦剧照
刘邦斩蛇起义的时候,称自己是“赤帝的儿子”。
卖草鞋的刘备自称汉景帝之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其真伪难以辨别,也许只是恰好姓刘罢了。
唐高宗李渊称帝的时候,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
可见认“伪祖宗”,对于自己统治地位的合法性至关重要,努尔哈赤选择“女真族”和“后金”伪装自己,只是为了在自己脸上贴金。为什么选择权“女真”和“后金”呢,一来同一地区发源地,第二,金国灭了宋国,建立政权,自己称作后金,可以一呼百应。
完颜阿骨打剧照
后续的,努尔哈赤仿照完颜阿骨打创造自己的文字,也是如出一辙。
可是,“金文”只不过仿效了“汉字”,“满文”不过照搬了“蒙古文”,他们所组织创造的文字,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个纺织品罢了。
<h1 class="pgc-h-center-line">皇太极打了一手好太极</h1>
皇太极剧照
努尔哈赤可以说是“后金”,也就是后来的“大清”的开国皇帝,甚至到处宣扬他们的姓氏“爱新觉罗”在女真语当中就是金子的意思。可是,努尔哈赤辛辛苦苦创立的品牌形象,为什么转眼就被他儿子皇太极改的面目全非呢?
1、更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族”
1635-1636年,皇太极先后更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族”,从此,撇清了和“女真族”的所有关系。
这是打了一手好牌呢,还是一手烂牌呢?
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之处,民族矛盾异常激烈,汉人,蒙古人都不承认清政府的合法性,而这个现象的根源,除了家国主义精神之外,还有汉族和蒙古族对于女真族的民族仇恨。铁木真有先祖死于金国木驴之上,宋朝有靖康之耻,两族对于女真人有彻骨之恨。因此,皇太极不如改回自己的民族,更改自己的国号,淡化民族矛盾。
2、优化满文,改“无圈点满文”到“有圈点满文”
这我就不多说了,关于满文,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相关文章,也许你就会对雍正传位之谜有所领悟了。
<h1 class="pgc-h-center-line">“伪祖宗”奠定清朝二百六十八年国祚</h1>
实话说,努尔哈赤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虽然昧着良心认下“女真完颜阿骨打”为伪祖宗,但是这一举动确实让汗国建立,清军入关有了合法意义。
这就和许多北京人称自己祖上在旗是一个道理,就像说相声的于谦说自己祖上是正黄旗的。二百亿影帝吴京自称是多尔衮的后裔,可我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什么原姓氏是叶赫那拉,多尔衮也不姓叶赫那拉啊,他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姓爱新觉罗才对啊,吴京不应该叫叶赫那拉·京,而是爱新觉罗·京。
传说多尔衮后裔爱新觉罗·京
随后,努尔哈赤征战南北,为大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清朝建都北京,先后传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
最后,爱新觉罗·溥仪,将大清国带回东三省,清朝随后灭亡。
清最后一帝爱新觉罗·溥仪
结语:如果说努尔哈赤是一个棋手,拿他制胜的关键,就是认“伪祖宗”这一步虽耻辱,但是又非常明智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