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规范开展血吸虫病风险监测工作,提高风险监测的质量,韶关市曲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省、市疾控中心专家的指导下,于2021年5月25—26日在樟市镇群星村、东约村开展钉螺监测,调查10个原有螺环境。

曲江区疾控中心技术人员与省、市疾控中心专家共同将捡获的牛粪用尼龙兜淘洗孵化法进行清洗,同时将血吸虫虫卵的质控参照样品一起加入盛于水的长颈平底烧瓶中,将所有烧瓶放于20—25℃室温中,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孵育,在孵育1、3、5小时后各观察一次,在孵育3小时后质控参照样品长颈平底烧瓶瓶口水面下看到较多数量已孵化的毛蚴,而其他牛粪长颈平底烧瓶都未发现血吸虫毛蚴。
据了解,“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此次曲江区血吸虫病风险监测工作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下一步曲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降持续开展防控血吸虫病工作,为曲江区人民生命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任程亮 刘琴
【作者】 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