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记者在他的采访回忆录中写道:“当记者这二十多年,我采访过68起命案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大多数还是有惧怕和悔意的,但有3个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后面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每每想起我都心生恐惧,刁福滨就是其中之一。”
案件受到关注之后,央视曾出了一期节目,专门记录了警方在刁福滨犯下滔天罪行后的20年中,矢志不渝坚持缉拿凶手的故事;

20年前刁福滨犯罪后究竟是如何逃脱警方追捕的?为何案件会在20年间悬而未决?最后警方又是如何找到凶犯将他绳之以法的?让我们一起回顾这起曲折离奇的母女灭门惨案;
一、县城突发命案,现场惨不忍睹
葛女士是黑龙江呼玛县人,34岁,与丈夫离异多年,独自抚养着11岁的女儿,即使年过三旬,她身上的美人气质也不减当年;在邻居眼里,她是个善良而又坚强的人,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不容易,邻居们没少给她介绍对象,单位上司也对她情有独钟,可是她都没有答应;
1995年8月8日下午5点半,葛女士下班后和往常一样骑车回家,想起前不久邻居给他介绍对象,她嘴角泛出淡淡的微笑;因为急着给回家给女儿做饭,于是加快了骑车的速度,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不久之后将会降临在她和女儿身上;
说来也巧,刁福滨那天赌牌输了个精光,便跑到二姐家串门,想跟她要二百块钱。在姐姐家二楼的阳台上,刁福滨无意中看到穿着裙子的葛女士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这个女人刁福滨之前见过几面,长得很漂亮,听人说她离了婚,就想着趁此机会去骚扰一番;
当晚8点,刁福滨在二姐家中吃罢晚饭,便悄悄来到葛女士母女所住的院子,当时葛女士正在厨房做晚饭,见一陌生男子登门,便警觉地问他有什么事。刁福滨一脸痞相,流里流气地说道:“我下午看到你骑车,长得挺漂亮。姐,听他们说你离婚了,咱俩在一起呗。”
葛女士虽然离异多年,但一直守身如玉,刁福滨的轻薄言语,让她愤怒异常,于是对着他一顿破口大骂;刁福滨本就带着目的来的,不仅没有一丝收敛,还一把搂住了葛女士,并当场提出想和她发生关系,说完便开始对葛女士进行猥亵,葛女士拼命反抗,情急之下一脚踢中男人要害;
彻底被激怒的刁福滨,露出凶狠的眼神,从包里抽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尖刀,狠狠捅向了葛女士的胸膛,此时葛女士身受重伤气息微弱,但还未死亡。
听到打斗声之后,在里屋写作业的女儿赶紧出来查探情况,看到歹徒一刀一刀捅向母亲的画面,女孩顿时吓得瘫坐在地上,嘴里不断叫着救命。
刁福滨大喝一声,用带着鲜血的尖刀威胁女儿闭嘴,随后脱掉孩子的衣裤,紧紧捆绑住葛女士,又用浸过油的麻绳绑住孩子,使两人无法动弹,小女孩害怕极了,用近乎哀求的声音一遍遍的说到:“叔叔,求你不要杀我,叔叔,求你不要杀我。”
然而,刁福滨这个毫无人性的恶魔,不仅强奸了母女俩,为了避免被警方追查,他还抄起厨房的菜刀朝着女孩脖子连砍两刀,柔弱的母女俩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随后,刁福滨将孩子的尸体扔进葛女士家菜窖里,还故意翻乱家里的物品,伪造成入室盗窃杀人的假象;
母女俩被害后,很快被人发现,人们震惊之余立马打了110报案,呼玛县警方收到警情迅速出动,在案发现场,办案民警看到了衣不蔽体的被害人葛女士,她身上几处明显的刀伤十分刺眼,血腥味充满了整个厨房,在院里的地窖中的,民警发现了另一个被害人葛女士的女儿,女孩头身几乎分离,现场惨不忍睹;
一位女警察看到这个画面,失声痛哭起来,凶手的残忍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在场的民警一脸肃穆,他们知道,唯有尽快破案缉拿凶手,才是告慰死去母女的最好方式;
只可惜凶手极为狡猾,将作案证据清理得干干净净,唯一的物证便是民警在葛女士女儿身体里找到的生物检材,因为当时还没有DNA检测技术,也没有密不透风的天网监控,只能确定凶手是A型血。然而仅凭血型想要找出凶犯,在当时那个办案条件极其有限的年代根本不现实,警方调查了邻居、上司等相关人员之后,依然毫无收获,案件因此陷入停滞;
二、案件突破
三年之后,就在大家对母女灭门案感到绝望时,另一桩看似毫无关联的火灾失踪案件却给民警们带来了破案的希望;
1996年,呼玛县发生了一起火灾失踪案件,报案人的妻子张某在火灾发生后凭空失踪,诡异的是警方并未在案发现场找到张某的遗体。三年后,也就是1998年,附近的农民在离张某家不远的一口废弃地窖内发现一具骸骨,死者身穿红色镂空蕾丝内衣,身边有一双掉落的红色高跟鞋,警方据此断定此案件可能为情杀。联想到三年前的火灾失踪案,警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张某丈夫来辨认尸体,一到现场,张某丈夫便泣不成声,确认死者就是妻子张某;
随后,警方将骸骨移交法医检验,法医发现被害人张某同样是双手被捆,红色内衣的左胸心脏部位,有3道被利刃刺破的创口,通过尸体上的刀口法医发现,该凶手作案时使用的凶器大小、形状和杀害葛女士母女的凶器极为相似,捆绑麻绳的手法也与母女灭门案如出一辙!警方由此推断,杀害张某的凶手极有可能就是母女灭门案凶手。
找到突破口之后,民警立即对张某丈夫展开询问,张某丈夫说道:“我们两夫妻从来都不没有结过仇家,即使是生意上有些矛盾,但也都是些小纠纷。”不过他还向民警提供了一个信息,“几年前我们在办厂那会儿,有个打工的好像叫刁福滨,他骚扰过我老婆两次,我看他平时爱贪小便宜,感觉这人人品不行,就把他开除了。”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正是张某丈夫这一无心之说,让整个案件有了彻底的转变;
通过调查民警发现,这名叫刁福滨的男子,当时居住的地方距离抛尸张某的那口地窖只有一街之隔;得到这条重要线索之后,民警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刁福滨展开抓捕计划,警方兵分几路蹲守在他可能出现的地方,然而此时刁福滨早已不知所踪,蹲点守候只是徒劳;
1998年,要想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从十几亿人口中找出一个刻意躲藏起来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于是案件又一次陷入绝境;
三、接连作案
1998年12月8日,几乎是在母女灭门案陷入绝境的同一时间,在一个广州城乡结合部的小卖部里,一个名叫做刘世杰的人要求小卖部谢某夫妇“赊”一些烟和食物给他,谢某夫妇一看这人面生且不是本地人,便当场拒绝了赊账的请求。谁也没想到,这一次拒绝,却给夫妇俩带来了杀身之祸。
心胸狭窄的刘世杰认为谢某夫妇歧视他的外地口音,并且表现出瞧不起他的神情,便记恨在心。当晚,他拉着几个逃亡过程中结识的“朋友”对小卖部实施了抢劫,所有值钱的烟酒全部被几人搜刮一空。在一伙人抢劫结束准备离开时,刘世杰对同伙几人说:“反正到时候这两个报警我们也逃不了,干脆直接把他们做掉。”还没等同伙反应过来,刘世杰拿起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刺刀将60多岁的店主夫妇杀害,场面血腥不已,行凶之后一伙人快速逃离现场,在20世纪接近尾声之际又留下了一个悬案;
多年之后被抓时,在审讯室里,刁福滨曾为了减轻罪刑供述了杀害小卖部老年夫妇的事实,然而对待这样一个恶魔,最好的下场只有一个;
四、再遇绝境
另一边,母女灭门案虽然再次陷入绝境,但是呼玛的办案民警们一直没有放弃,21世纪之初,随着科技的发展,DNA技术突飞猛进,不过当时只有公安部能够提供DNA鉴定,为了能够尽快抓到凶手,呼玛民警一有时间就往北京跑,希望能够通过生物检测技术为案件提供突破,可是一切仍然没有进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呼玛警方又遇到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当年采集的生物检材随着一次次的检测,已经所剩无几,为了保留最后的关键证据,民警们决定封存材料,等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十几年过去,当年负责母女灭门案的民警们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离休的离休,换岗的换岗,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这起残忍至极的凶杀案,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关注着刁福滨这个大魔头,然而此人就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既不与家人联系,也不曾出现在监控的视野;
在呼玛民警们的心里,刁福滨这样的恶魔只要还在人间逍遥法外一天,民警们悬着的心就不敢放下;
五、科技进步,迎来曙光
直到2015年,DNA对比技术开始在全国普及,呼玛民警们意识到为母女灭门案翻盘的时机终于到了,当时负责此案的民警马云飞,忐忑的拿着最后所剩无几的生物检材来到北京,他明白这一次如果不能成功,一切的线索可能就此失去;
幸运的是,刁福滨的DNA数据被成功检测出来,通过全国DNA联网信息比对,警方找到了他的踪迹,一个叫刘世杰的男子出现在民警们的视野;
是的,这个叫刘世杰的人就是上文提到过的残杀小卖部老年夫妻的凶手,刁福滨在呼玛犯案之后,便化名刘世杰逃到广东,在那里逍遥法外十几年;很快,警方在广州一个城中村将潜逃20年的犯罪嫌疑人刁福滨捉拿归案;
2016年,黑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刁福滨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数罪并罚,执行死刑并立即执行。
至此这场持续了整整21年的杀人案终于告一段落,受害者们的冤情,在警方持续20年的努力下终于得以告慰;
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刁福滨在执行死刑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我一共杀了5个人,刚开始还有点害怕,后来想到自己迟早会被警察抓住,反正也是死路一条,我就不怕了。那两个女人确实长得漂亮,我一时起了色心,我也没有办法。她们不答应我,我肯定要弄死她们。本来那个葛某我以为她会答应的,离了婚的女人私底下都寂寞,只是表面装装正经,谁想到她居然还想跟我动手,我怕事情败露,一时气愤就这样了。”
顿了一会儿,刁福滨继续说道:“那两个广州人倒是该死,我从小就没人瞧得起,兄弟姐妹都没给过我好脸色看,谁让他们瞧不起一个外地人,他们确实是活该。”
记者又问:“那个孩子呢?你自己也有孩子,你怎么下得去手?”
刁福滨说:“我本来不想杀她的,但当时顾不了那么多,她活我就必须死。”他吞了下口水,望向远处,眼神处流出对死亡的恐惧;
采访快结束后,他对记者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确实犯了错,也没法祈求原谅,希望我下辈子能做个好人吧。”
采访刁福滨的记者曾在日记中写道:“在那次采访中,我本来想问些问题戳中他内心致使他懊悔,但我好像错了。采访到中间我表现出了许多愤怒的情绪,他根本就是一个杀人魔。 我从未感知或感受到人性的卑劣技竟能达到如此地步,在以往的所有采访中,所有命案的犯罪嫌疑人都会留下眼泪,或许是因为悔恨,也或许是因为害怕执行死刑。但对生命毫无畏惧之心的,我只见过他一个人。”
记者又说:“或许这世界上本来就有一些人不该活下去,他们天生就是为了搅乱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制造黑暗的,他们也没有任何怜悯之心。我不建议用冗长的刑期来让这些人忏悔,因为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苟活,也不会用一丁点牢狱中的时间来忏悔。”
回顾这起跨越21年的特大杀人案件,民警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最值得赞扬的,如果不是他们矢志不渝地坚持付出,呼玛母女灭门案可能永远都找不到真凶;
当然这也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如今有了天网的监控,有了指纹、基因检测等数据的留存对比,任何人只要犯罪都无处遁形,这是社会进步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也极大的减少了恶性犯罪的数量,感谢守卫了社会正义的警察同志们,感谢那些为了正义而付出努力的警察同志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