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先生家训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先生家训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汤一介先生的传家祖训,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不愧为是一句箴言。作为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哲学家汤一介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使人倍感崇拜!倍感敬仰!

我没有见过汤一介先生,更没读过他一本书。先生与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逝世,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一下使神州大地为之一振,悲恸之声响彻燕园,令人痛惜!一部《儒藏》矞矞皇皇耗尽了先生毕生心血,这是何等的气魄和睿智。先生桃李满门著作等身,执教燕园重振国学,把毕生心血凝聚成滋养华夏民族的精神食粮,这不能不说是令每一个研究学术、教书育人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既是硕果累累,可又向来没有表现得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仍然以“老师”自居,永远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接人待物传道授惑于人为善。他反对人们用“国学大师”称呼他。他认为,“大师”应该有一个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他自己只是中国哲学问题的一个思考者。

“君子坦坦荡荡,小人休戚戚。”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先生或许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他剖腹剜心深感自疚,大胆承认勇于担当,表现出了光明磊落的宽阔襟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一句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又让他时时不忘记一个‘人’做人标准和勇气。汤先生心中横着一杆秤,这杆秤一头是400年来儒家先哲的思想结晶,一头是中华文化的重新崛起,丝毫差错都要不得。他说:“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来配合。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儒藏》编好,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之后一百年内不会有人超越。”纵览古今中外历史,人类世代相传靠什么?一靠生产力发展,二靠文化传承。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严格按照自己地要求、做事、做人、研究国学的标准率先垂范,引领和带动一大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走在时代前列,为祖国和人民建立功勋。汤一介先生这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如果跟眼下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社会残孽、教痞、文痞、这大师那大师相比,真不知羞煞多少人?又不知能拯救多少颗肮脏的灵魂?我想:汤一介先生一定是功莫大焉!流芳百世。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今后如果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只为实,不为虚。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会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一个伟大的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将不是一句空话,就一定能实现,一定会实现!如此思来这就是对汤先生最好得感念与追怀!

2014年9月13日莱芜市郑为俊写于钢城区柳桥峪村柳茅书屋。